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8篇
  免费   2882篇
  国内免费   2707篇
化学   9908篇
晶体学   326篇
力学   854篇
综合类   282篇
数学   1646篇
物理学   576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631篇
  2020年   715篇
  2019年   674篇
  2018年   563篇
  2017年   571篇
  2016年   656篇
  2015年   803篇
  2014年   910篇
  2013年   1092篇
  2012年   1253篇
  2011年   1262篇
  2010年   999篇
  2009年   1013篇
  2008年   1083篇
  2007年   969篇
  2006年   974篇
  2005年   672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1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51.
乏燃料贮存格架是核电厂贮存乏燃料的重要设备,在满载条件下和地震/跌落事故中,都应保持稳定和安全状态.本文基于LS-DYNA对乏燃料贮存格架进行了跌落事故冲击分析,考虑了最重重物从可能最高处意外跌落的情况.分析时考虑了碰撞、几何大变形、材料非线性等非线性因素.分析发现,浅跌落情况下贮存格架变形较大,但为局部变形,冲击载荷不影响贮存格架的安全功能.深跌落情况下,组件跌落在支座上方时支座承受的载荷最大,并在许用载荷范围内.为确保核电厂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分析得到的现象,设计和开展了乏燃料贮存格架浅跌落和深跌落试验.试验采用了等比例贮存腔和真实燃料组件的管座.同时对试验件进行了跌落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分析技术的保守性和准确性.掌握的分析技术可应用于所有压水堆核电站乏燃料贮存格架的跌落事故分析.  相似文献   
852.
An  Hao  Wu  Qianqian 《Nonlinear dynamics》2019,98(1):463-476
Nonlinear Dynamics - Focusing on the large-envelope control problem of air-breathing hypersonic vehicles (AHVs), this paper employs a switched control-oriented model (SCOM) to describe vehicle...  相似文献   
853.
周孙基  程磊  王立伟  王鼎  郝圣旺 《力学学报》2019,51(5):1372-1380
响应量在临近破坏时呈现出临界幂律奇异性加速特征,是一种被广泛证实的灾变破坏前兆,并被火山、滑坡和岩石破坏实验等后验预测结果证实为一种对破坏时间进行短临期预测的可行方法.但是,奇异性指数测量值的较大分散性导致了对其具体取值的争议和预测效果的不确定性.因此,理解奇异性指数取值特征及其内在物理控制因素,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和材料时间相关失效特征,构建了刻画损伤加速发展通向破坏过程的力学模型.导出了恒名义应力蠕变加载和控制名义应力随时间线性增大两种典型加载方式下,损伤和应变率加速发展通向破坏的临界幂律奇异性前兆特征.阐明了临界幂律奇异性指数取值依赖于材料损伤与承受真应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这一内在物理根源,表明了实际测量中奇异性指数的分散性不完全归结于测量数据误差,而是有着内在物理控制因素.针对破坏前奇异性指数的不确定性,建议了在未知奇异性指数条件下预测破坏时间的方法,并基于花岗岩脆性蠕变破坏实验进行了验证和说明.   相似文献   
854.
HTPB复合底排药压缩屈服应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广泛应用于底排增程技术的 HTPB 复合底排药 (composite base bleed grain,CBBG) 是一种颗粒填充含能材料,战场环境中将承受冲击、温度等载荷作用. 为研究 HTPB CBBG 冲击压缩力学性能,进行了不同温度 (233$\sim$323 K) 和应变率 (1100$\sim$7900 s$^{-1}$) 下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应力应变曲线均呈现屈服-$\!$-应变硬化特征,HTPB CBBG 保持高韧性. 提高应变率和降低温度均导致相同应变下的应力幅值上升,但温度较应变率对HTPB CBBG 冲击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基于所研究温度范围高于 HTPB CBBG 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将水平、垂直移位因子与温度的关系表示为 WLF 方程的形式,将时温等效原理引入协同模型,并计及内应力的应变率增强效应,提出了一种新的屈服应力模型.选取参考温度,利用水平、垂直移位因子-$\!$-温度曲线和屈服应力主曲线拟合模型参数.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准确表征 233$\sim$323 K 时 HTPB CBBG 屈服应力的双线性应变率相关性,明确了较低和较高应变率时,应变率效应分别主要由内应力和驱动力贡献.   相似文献   
855.
含非贯通裂隙岩体是自然界中岩体的主要赋存形式,其裂隙几何特征对岩体的强度及变形均产生显著影响。应变率对岩体的损伤演化及黏滞效应也具有显著的率相关性。首先,运用模型元件的方法,将非贯通裂隙岩体动态破坏过程视为具复合损伤、静态弹性特性、动态黏滞特性的非均质点组成,对黏弹性响应的Maxwell体进行改进,将细观损伤体与裂隙损伤演化的宏观损伤体根据等效应变假设并联组成宏细观复合损伤体,构建综合考虑岩体宏细观缺陷的动态损伤模型;其次,基于断裂力学及应变能理论,对岩体宏观裂隙动态扩展的能量机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初始裂隙应变能、裂隙动态损伤演化过程应变能、裂隙闭合应变能,得到裂隙岩体宏观动态损伤变量计算公式;最后,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利用模型讨论了裂隙倾角、应变率、岩石性质对岩体变形特征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56.
The development of fluorescent nanocrystals based on organic small molecul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bioimaging due to the merits of easy modification,high brightness and excellent photostability,however suffering from the emission-detrimental 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effect.Herein,we successfully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n AIE-active di(N,N-dimethylaniline)-dibenzofulvene(named as NFTPE),which exhibits the crystallization-induced emission enhancement(CIEE)effect.Interestingly,two types of yellow-and orange-emissive crystals for NFTPE were obtained,exhibiting aggregation microenvironment-dependent emission tuning in the solid state.Single-crystal analysis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calculations reveal that different aggregation microenvironments result in the distinct molecular conformation for various emission.Excitingly,the crystallization of NFTPE in an aqueous solution under the assistance of amphiphilic PEG polymer matrices could be monitored in situ by the fluorescence changes,facilitating the preparation of NFTPE nanocrystals(NFTPE-NCs)by adjusting the aggregation microenvironment.The obtained NFTPE-NCs exhibit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cell imaging in respect to high brightness,photostability,and biocompatibility,thus demonstrating the potential in bioimag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857.
以武汉东湖为实验基地,通过对其水体的多次检测,获得了从2006年6月到9月4个月的东湖水体透射光谱,并与蒸馏水透射光谱进行比较,对东湖水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得到叶绿素a浓度与677 nm和703 nm处相对强度的差值和比值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建立了东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的准确定量检测模型,为实现对东湖水实时、快速、准确监测提供了基础,为高精度遥感水质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58.
胡寒梅  邓崇海 《合成化学》2007,15(2):208-211
通过分子设计,将带有-OH端基的钌(Ⅱ)联吡啶配合物[Ru(bpy)2L]PF6{L=希夫碱4-[(N甲-基-N羟-乙基)氨基]苯甲醛缩肼基硫代甲酸甲酯}与甲苯-2,4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发生共聚合反应,合成了新的侧链型聚氨酯高分子钌聚合物(4)。4的结构经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859.
曲栗  古淑青  张嘉麒  赵超敏  邓晓军 《色谱》2021,39(5):472-477
近年来羊奶粉和骆驼奶粉备受消费者青睐,它们具有潜在的低致敏性,因此成为牛乳不耐受人群尤其是婴幼儿的母乳替代品,其营养价值备受关注.牛奶粉、羊奶粉和骆驼奶粉中氨基酸含量的比较研究鲜有报道.利用酸水解得到游离氨基酸,选择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氨基甲酸酯(AQC)进行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并检测,外标法定量....  相似文献   
860.
本文重点评述了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气体/粒子分配理论,简要介绍了它的发展和可能的应用.在大气中,气体有机物种的氧化可以产生半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可以用气体/粒子分配的吸收模型来评估.气体/粒子分配过程决定于半挥发性化合物的成分、浓度和蒸气压,以及吸收性材料的浓度和成分.在气体/粒子分配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又研究和开发出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分子组分的气体/粒子分配的热力学模型,它可以用来预估气溶胶中液态水的含量、无机物的分布、亲水性和疏水性有机物的分布.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化学机理和气体/粒子分配的热力学模型与加利福尼亚工学院三维都市/区域性大气模型相结合,可以用于气相和气溶胶相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