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65篇
力学   2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8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本实验测量了6.8MeV质子对Cr,Co,Ni,Cu和Zn的弹性散射角分布。在其微分截面σe(θ)与库仑散射微分截面σR(θ)之比对θ的作图中显示:这几种元素A相近,也有大体相似的角分布曲线;其极大极小位置可以用kR′sinθm/2=常数表之,显示出核的粗糙结构的特征。但在大角度处,这几种质量数A相近的核,其(σe(θ))/(σR(θ))值却有显著的差异,而且偶z核的(σe(  相似文献   
132.
一种 4 N阶幻方构造方法被发现 .本文阐明了 4 N阶幻方构造方法 ,介绍了 12阶幻方构造过程 .  相似文献   
133.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以去离子水为介质,研究水相循环对玉米秸秆水热液化成油特性的影响。循环过程中不额外添加去离子水,对循环前后的水相产物、生物原油和固体产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水相循环产生有机酸的富集效应,促进酮酚类的转化,两者共同作用提高生物原油和固体产物的产率和品质。具体表现为:水相循环对水相pH值影响较小(3. 62-3. 91),但可以使乙酸和丙酸等有机酸不断累积,同时使酮类、酚类化合物含量逐渐减少;水相循环可以使生物原油产率从20. 42%逐步提高至24. 31%,且可略提升油品质;水相循环可以使固体产物的碳含量由60. 94%提升至61. 74%。  相似文献   
134.
采用混浆法制备了一系列六方氮化硼掺杂的Na2WO4/Mn/BxSiy催化剂,并应用于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ODHE)。考察了Na2WO4/Mn/BxSiy催化剂的ODHE反应性能,并详细探讨了反应温度、稀释气比例等条件对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BN的掺杂发现显著提高了Na2WO4/Mn/BxSiy催化剂C2H4选择性。Na2WO4/Mn/B5.0Si95催化剂在700℃时,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活性并且CO2生成量极低(>70% 乙烯选择性,46.5%的乙烯收率,1.80%的CO2选择性)。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O2程序升温脱附(O2-TPD)和C2H6程序升温脱附(C2H6-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h-BN的加入对改变催化剂表面元素的化学状态,形成了更多具有低温活性的物相,对抑制深度氧化起到重要作用。同时,h-BN的掺杂也调变了催化剂的导热能力,避免床层热点的形成,提高了C2H4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5.
A novel hollow carbon derived from biomass lotus-root has been prepared by a one-step carbonization method. The carbon anode obtained at 900 ℃ showed the bes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corresponding to a high specific capacity of 445 mA∙h/g at 0.1 C, as well as excellent cycling stability after 500 cycl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exhibits that the lithium storage of hollow carbon involves Li+ adsorption in the defect sites and Li+ inser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rinsic structure of lotus root can inspire us to prepare biomass carbon with a hollow structure as an excellent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