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54篇
  免费   6049篇
  国内免费   11235篇
化学   21688篇
晶体学   1188篇
力学   2163篇
综合类   1492篇
数学   4981篇
物理学   1472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933篇
  2021年   972篇
  2020年   926篇
  2019年   887篇
  2018年   860篇
  2017年   1319篇
  2016年   942篇
  2015年   1414篇
  2014年   1695篇
  2013年   2297篇
  2012年   2140篇
  2011年   2516篇
  2010年   2464篇
  2009年   2786篇
  2008年   2926篇
  2007年   2671篇
  2006年   2757篇
  2005年   2391篇
  2004年   1903篇
  2003年   1335篇
  2002年   1344篇
  2001年   1545篇
  2000年   1657篇
  1999年   955篇
  1998年   465篇
  1997年   390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320篇
  1993年   334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237篇
  1988年   190篇
  1987年   156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113篇
  1983年   104篇
  1982年   72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61篇
  1979年   48篇
  1978年   30篇
  1977年   14篇
  1965年   21篇
  195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51.
CBS法合成光学活性二茂铁基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天然氨基酸合成的手性β-氨基醇(4a~4c)为催化剂,用于不对称硼烷还原反应来合成光学活性的二茂铁基醇(1a~1e),对映体过量值高达96%。  相似文献   
952.
用二步法合成了不同软段 (PPO ,PEG ,PEPA)聚氨酯 酰亚胺 (PUI)嵌段共聚物 ,FTIR光谱表征了所有合成PUI分子主链均含有酰亚胺链段 ,并研究了PUI嵌段共聚物的热性能受软段类型及长度的影响 .DSC研究表明聚酯型PUI的软硬段之间的相容性比聚醚型PUI好 ,随相同软段分子量的增加 ,PUI体系的软硬段兼容性变差 ,并显示了相分离的特征 ;热失重 (TGA)研究得出不同软段的PUI样品的热稳定性大小顺序为 :PEPA PUI >PEG PUI>PPO PUI ;动态力学 (DMTA)研究给出了所合成的PUI样品在 5 0~ 2 0 0℃范围内均出现了较长的模量平台显示出有较好的耐热性 ,且随硬段含量的升高其储能模量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953.
通过合成一系列同一分子中既含有给电子性荧光生色团又含缺电子性碳碳双键的烯类单体, 发现这类单体在相同生色团浓度下的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相应的饱和模型化合物或聚合物[1~3]. 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结构自猝灭效应(SSQE), 以区别于浓度自猝灭现象. 对于电子状态与之相反的单体, 即含受电子性荧光生色团的乙烯基醚类单体, 也观察到了SSQE[4,5]. 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SSQE是光照条件下分子内电子给受体之间电荷转移作用的结果, 分子中电子给受体间的间隔基长度和溶剂的性质等都对SSQE有显著的影响[6]. 以往合成的含给生色团的丙烯酰类单体, 其电子给受体间是通过饱和脂肪链相连, 当生色团和受电子性碳碳双键之间以β-二酮结构相连时, 这类单体的荧光性质如何, 是否发生SSQE是我们的关注所在. 另一方面, β-二酮类化合物在一定波长光照射条件下, 常发生烯醇式与酮式的互变异构化. 虽然已有许多文献报道有关烯醇式-酮式互变异构过程中各种光谱的变化以及用核磁、红外、紫外等光谱手段研究烯醇式-酮式互变异构动力学, 但有关β-二酮类化合物互变异构过程中荧光光谱的变化的报道却很少[7~11]. 本文合成了以β-二酮连接的含二甲氨基苯基生色团的烯类单体, 1-(4-二甲氨基苯基)-4-甲基-4-戊烯-1,3-二酮(DMPDK)及其饱和模型化合物1-(4-二甲氨基苯基)-1,3-丁二酮(DMBDK), 研究了其光谱性质及光致互变异构行为.  相似文献   
954.
建立了快速测定盐酸金霉素(CTC)的方法。通过NaBH4还原法制备纳米银(AgNPs)溶胶,并利用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表征。将制备好的AgNPs滴涂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修饰电极(AgNPs/GCE),研究了CTC在AgNP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伏安法测定,优化了缓冲溶液和pH等检测条件。结果表明,CTC在pH 3.3的柠檬酸-NaOH-HCl缓冲溶液中检测效果最佳。CTC在AgNPs/GCE上发生2个电子和2个质子的不可逆电化学氧化反应,且反应受吸附控制。最佳条件下,CTC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5~100μmol/L,检出限为0.14μmol/L。该修饰电极可用于河水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955.
三芳基膦配体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间溴苯酚出发, 利用新的合成方法经五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烷氧基的芳基膦配体. 改进后的方法可方便地通用于在苯环上具有各种不同基团基的膦配体衍生物的合成, 且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产率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56.
A one-pot procedure for the efficient synthesis of a small library of t-RNA inhibitor analogues was developed. Thus,Rh2(OAc)4 catalyzed three-component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reactions of carbonyl ylides derived from diazoindan-1,3-dione and aldehydes with other dipolarophiles in 1,1,2,2-tetrachloroethane at 80 ℃ gave ring fused tetrahydrofurans having three stereocenters in good yield.  相似文献   
957.
Ordered ZnS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s were in situ synthesized in metal halide perovskite organic/inorganic layered hybrids (CnH2n 1NH3)2ZnCl4 (n=10 and 12) by reaction of their spin-casting films with H2S ga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UV-vis spectroscopy and small-angle X-ray diffraction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y and the structure of formed nanoparticles.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 an effective way to incorporate functional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into structured organic matrices.  相似文献   
958.
During the last few years alkenyl(phenyl)iodonium salts have risen from mere chemical curiosities to valuable synthetic intermediates. [1] Because of an excellent leaving group ability of a phenyliodonyl moiety, alkenyl(phenyl) iodonium salts undergo nucleophilic vinyl substitutions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us providing a useful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various kinds of olefins. Recently, some of functionalized alkenyl iodonium salts have been prepared. [2]  相似文献   
959.
IntroductionStudies on reversible kinetic systems are consi-dered as a hotspot of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kineticresearches[1,2]. Of late, some researches have been fo-cused on the simultaneous optimization of the obverseand reverse rate constants[3,4].H…  相似文献   
960.
以取代的3-羧酸活化色酮、靛红与消旋脯氨酸为原料,乙腈为溶剂,依次经1,3-偶极子[3+2]环加成和脱羧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的二氢色原酮拼接多环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 (3a~3h),产率68%~87%, dr值15/1~20/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h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d,3f, 3g对K56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46.3~69.4 μmol·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