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49篇
化学   828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68篇
数学   81篇
物理学   40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雪颖  徐金宝  边亮  王磊  熊信谦  高博 《物理学报》2013,62(19):198104-198104
锰钴镍复合氧化物是一种具有半导体性质的热敏材料. 本文采用金属有机沉积技术于室温条件下、在Si衬底上沉积一定 厚度的Mn1.74Co0.72Ni0.54O4金属 有机化合物薄膜, 并通过醇热反应进行低温结晶化合成, 可得到Mn1.74Co0.72Ni0.54O4结晶薄膜. 通过X 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FESEM) 以及阻温特性等测试方法表征, 讨论了醇热反应对锰钴镍热敏薄膜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 X射线衍射图显示薄膜已出现尖晶石结构的特征峰. 电镜照片说明结晶薄膜的表面较为平整、孔隙率低. 阻温特性关系表明薄膜具有明显的负温度系数效应, 室温(≈27°) 电阻率约为303.13 Ω·cm. 关键词: 醇热反应 锰钴镍薄膜 热敏电阻 低温合成  相似文献   
82.
强激光冲击铝合金改性处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吴边  王声波  郭大浩  吴鸿兴 《光学学报》2005,25(10):352-1356
利用新型聚偏1.1-二氟乙烯(PVDF)压电传感器,实现了对激光引发的冲击波压力的实时测量,得到激光引发的冲击波峰压在铝中成指数型的衰减规律;观测了不同约束层材料在铝靶表面产生的激光冲击波,研究了不同约束层对冲击效果的影响;最后用激光冲击强化装置对7050-T7451航空铝合金结构材料进行了冲击强化处理,对试件激光冲击区存在的残余压应力及位错密度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经激光冲击处理的试件表面具有极高的残余压应力,可达-200MPa以上。激光冲击处理后铝合金的位错密度得到显著的提高,疲劳寿命提高到175%~428%。这些重要结果对激光冲击改性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83.
卞宝安  周宏余  张丰收 《物理学报》2007,56(3):1334-1338
基于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采用三种不同形式的对称势,研究了124Sn+124Sn和124Ba+124Ba对心碰撞时在三种不同对称势下的径向膨胀流,发现径向膨胀流阈能与所采用的对称能形式密切相关,表现出明显同位旋效应,预示着径向膨胀流阈能的同位旋相关性可作为对称能的灵敏探针. 关键词: 径向膨胀流阈能 同位旋效应 重离子碰撞 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4.
金属Zn液态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B模型给出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详细计算了不同温度下Zn的双体分布函数g(r),结果发现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液态金属Zn的g(r)第一峰变得高而尖,第二峰由弱变强,说明了液态金属Zn的有序度随温度降低而不断增强;利用键对分析技术统计了液态金属Zn在不同温度下的键取向序参数、键对数。键取向序参数及键对数随温度的变化,进一步证明了低温液态的有序度高于高温液态,从而充分说明液态金属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结构形式,而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杂乱无章。  相似文献   
85.
为提升量子点图像分割精度,降低特征识别误差,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的量子点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在预处理阶段,设计了以色彩通道为权值的灰度化算法,以提升后续分割效果.其次,在STM图像分割部分,在原始U-Net结构上引入中间过渡层以均衡网络各层特征.而后,建立数据集,并通过实验对比不同分割算法的精确度、召回率、F-measure.最后,将分割算法应用于量子点的特征识别,并测试了不同分割方式对应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灰度化方法保留细节信息丰富,明显提升了量子点分割精度;改进U-Net的平均精确率、召回率、F-measure相较原始网络分别提升了13.83%、2.16%、8.13%.同时,实验数据表明由于分割精度的提升,量子点数量、纵横比等特征参数的识别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86.
张相虎  边平勇 《经济数学》2007,24(2):130-133
将多险种风险模型推广到带干扰项的一种新模型,讨论了收益过程的性质,并利用鞅的方法得出了破产概率所满足的Lundberg不等式及其一般公式.  相似文献   
87.
探究了溶液中不同温度以及不同溶液成分(I-的引入)对金纳米四足体(GNTPs)重塑过程的影响,表明了GNTPs的重塑机制为Ostwald熟化,即弱结合的表面Au原子在高凸曲率区域溶解和在凹区域重新沉积。这种重塑过程可以随时通过镀银薄层在几秒内阻止,GNTPs的形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很好的稳定,从而也可以防止其光学性质的演变。在此基础上,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吸收光谱和基于同步辐射的小角X射线散射(SAXS)进一步研究了GNTPs/Ag的稳定性,并通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证实了GNTPs/Ag的光学响应。  相似文献   
88.
High-yield purity chain-like on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consisting of single crystal Fe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produced by using solution dispersion approach. Room temperature magnetic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e as-fabricated Fe nanochains are ferromagnetic with a high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203 emu/g) whereas the nanoparticles are single magnetic domains,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as-synthesized products have superparamagnetism behavior with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about 28 emu/g. Maybe this results from the directional alignment of the nanoparticles. The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 may have led to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pin filtering, high density magnetic recording, and nanosensors.  相似文献   
89.
90.
Bai JZ  Ban Y  Bian JG  Chen AD  Chen HF  Chen HS  Chen JC  Chen XD  Chen YB  Cheng BS  Chi SP  Chu YP  Choi JB  Cui XZ  Dai YS  Dong LY  Du ZZ  Dunwoodie W  Fu HY  Fu LP  Gao CS  Gu SD  Guo YN  Guo ZJ  Han SW  Han Y  Harris FA  He J  He JT  He KL  He M  He X  Hong T  Heng YK  Hu GY  Hu HM  Hu QH  Hu T  Huang GS  Huang XP  Huang YZ  Izen JM  Ji XB  Jiang CH  Jin Y  Jones BD  Kang JS  Ke ZJ  Kim HJ  Kim SK  Kim TY  Kong D  Lai YF  Li D  Li HB  Li HH  Li J  Li JC  Li PQ  Li QJ  Li RY  Li W  Li WG  Li XN  Li XQ  Liu B  Liu F  Liu F  Liu HM  Liu J  Liu JP  Liu TR 《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02,88(10):101802
We report values of R = sigma(e(+)e(-)-->hadrons)/sigma(e(+)e(-)-->mu(+)mu(-)) for 85 center-of-mass energies between 2 and 5 GeV measured with the upgraded Beijing Spectrometer at the Beijing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