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7篇
  免费   788篇
  国内免费   547篇
化学   3406篇
晶体学   47篇
力学   348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611篇
物理学   185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4年   2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In the present work, a controlled growth of ZnO nanostructures by manipulating Zn metal ion concentration by the chelating action of ethylene diaminetetra acetic acid in hydrothermal method is studied. EDTA produces metal–chelate complex by the formation of bidentate ligand with Zn2+ in the solution and diminishes the reactivity of Zn metal cations. Concentration of EDTA in the mother solution was varied in different ranges like 3, 5 and 10 mM while retaining the zinc metal salt and the NaOH concentration the same. Three different morphologies of wurtzite structured ZnO nanostructures such as nanorods-bunch, separate/discrete uniformly sized hexagonal nanorods and tapered flower petals like shapes are achieved by 3, 5 and 10 mM strengths of EDTA, respectively. The medium concentration 5 mM of EDTA is found to have moderate control over producing ZnO nanostructures of uniform diameter and a high aspect (length to diameter) ratio. An array of vertically aligned free standing ZnO nanorods with uniform spacing is successfully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5 mM of EDTA in the mother solution and the same is studied for its fluorescence property at an excitation of 325 nm and it has exhibited a characteristic UV emission of ZnO around 383 nm.  相似文献   
172.
An experiment for p(~(14)C,~(14)C~*→~(10)Be+α)p inelastic excitation and decay was performed in inverse kinematics at a beam energy of 25.3 Me V/u.A series of~(14)C excited states,including a new one at 18.3(1)Me V,were observed which decay to various states of the final nucleus of~(10)Be.A specially designed telescope system,installed around zero degrees,played an essential role in detecting the resonant states near theα-separation threshold.A state at 14.1(1)Me V is clearly identified,being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ed band-head of the molecular rotational band characterized by theπ-bond linear chain configuration.Further clarific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f this exotic state is suggested by using appropriate reaction tools.  相似文献   
173.
液体薄层中的超声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液体薄层中的超声空化,因其边界及所处空间的特殊性,而呈现出非常独特的空化结构和演化行为,在超声清洗、超声钎焊、表面处理、近场声悬浮、超声化学等领域都有所应用。该文梳理了近几年该课题组在液体薄层中的超声空化研究中的一些成果,力图揭示液体薄层内空泡、空化云、空化场的运动和分布规律,及其产生、发展和演化过程,以期对液体薄层中的超声空化行为有一个相对清晰和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4.
两原子间隔一定距离且两原子跃迁频率接近时,两原子之间可发生能量传递.理论研究了供能原子和受能原子两共振原子的能量传递.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出两原子共振能量传递效率.结果表明,供能原子在真空场中的激发态寿命在能量传递效率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能量传递效率与两原子间距离的负三次幂的正弦值的平方成正比,在一阶近似条件下,与两原子间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以供能原子处于激发态时为初始时刻,能量从初始时刻随时间由供能原子向受能原子传递,对受能原子的单次能量提取的最大值大约在供能原子寿命的2/3时刻;对受能原子的连续N次能量提取的最大值,每次提取时间大约在供能原子寿命的1/2时刻.  相似文献   
175.
李建欣  柏财勋  刘勤  沈燕  徐文辉  许逸轩 《物理学报》2017,66(19):190704-190704
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双折射横向剪切分束器的高光谱成像方法,采用的横向剪切分束器主要由Wollaston棱镜和角锥反射体组成.在分析双折射分束器的偏光结构和分光机理的基础上,利用光线追迹方法分析了光束在Wollaston棱镜中的传播特性,通过计算光束在双折射分束器中的传播方向及出射位置,推导出调制光程差的理论表达公式.根据理论推导结果,分别仿真分析了系统在不同扫描模式下光程差与入射光视场角以及角锥顶点偏移量的调制关系.基于理论分析结果搭建了实验装置,对光程差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匹配较好.所提方法可以提高剪切光束的平行性,保证干涉条纹的高调制度,降低了复原光谱准确度对光学装调精度和元件加工精度的依赖性,具有结构稳定、复杂度低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76.
阮逸润  老松杨  王竣德  白亮  侯绿林 《物理学报》2017,66(20):208901-208901
评价网络中节点的信息传播影响力对于理解网络结构与网络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基于最短路径的指标,如接近中心性、介数中心性以及半局部(SP)指标等相继用于评价节点传播影响力.最短路径表示节点间信息传播途径始终选择最优方式,然而实际上网络间的信息传播过程更类似于随机游走,信息的传播途径可以是节点间的任一可达路径,在集聚系数高的网络中,节点的局部高聚簇性有利于信息的有效扩散,若只考虑信息按最优传播方式即最短路径传播,则会低估节点信息传播的能力,从而降低节点影响力的排序精度.综合考虑节点与三步内邻居间的有效可达路径以及信息传播率,提出了一种SP指标的改进算法,即ASP算法.在多个经典的实际网络和人工网络上利用SIR模型对传播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ASP指标与度指标、核数指标、接近中心性指标、介数中心性指标以及SP指标相比,可以更精确地对节点传播影响力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177.
李慧  刘江凡  焦子涵  白光辉  高峰  席晓莉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11):113202-1-113202-6
采用混合矩阵法,分析了磁化分层等离子鞘套对斜入射电磁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分别计算了不同入射角以及外加磁场下电磁波透射系数和极化特性的变化。以GPS导航信号右旋圆极化波(RCP)为例,研究了磁场、电子密度对电磁波右旋圆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磁场能够使右旋圆极化波在等离子体中的阻带向高频方向移动,此外,外加磁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斜入射是圆极化波的极化特性,有利于GPS信号接收。  相似文献   
178.
REBa2Cu3O7-x (RE:钇、钆等稀土元素,REBCO)高温超导体因其具备较高的不可逆场和上临界场等优越性能,一经发现就备受关注。但由于材料本身固有的陶瓷性及弱连接等属性,导致其实际应用起来难度较大。目前,人们已经发展了诸多制备工艺来克服这些困难,实现了REBCO超导体的实际应用。按照前驱膜沉积方法可将REBCO超导薄膜的制备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本文综述了物理气相沉积(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法中多源共蒸发法制备REBCO超导薄膜的技术起源及演变历程,并与金属有机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脉冲激光沉积等不同方法生产的REBCO超导带材进行对比,突出多源共蒸发法制备的REBCO薄膜性能优异、在商业化生产效率上具有更大的优势。最后对多源共蒸发法制备REBCO超导薄膜进行总结及展望,解决多源共蒸发沉积制备REBCO薄膜的成相机理、提高薄膜的钉扎中心等问题对未来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9.
钱萍  刘九丽  胡耀文  白丽君  申江 《中国物理 B》2011,20(7):76104-076104
The effects of Fe substitution for Co on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the site preference of intermetallics Nd 2 Co 7-x Fe x with a hexagonal Ce 2 Ni 7-type structure are studied by using a series of interatomic pair potentials.In Nd 2 Co 7-x Fe x,Fe atoms are substituted for Co atoms with a strong preference for the 6h sites and the order of site preference is 6h,4e,4f,2a,and 12k.Calculated lattice parameters are fou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reported results in the literature.The variation behaviour of the Curie temperature of Nd 2 Co 7-x Fe x is explained qualitatively by the exchange interaction model.The properties related to lattice vibration,such as phonon density of states and Debye temperature,are first evaluated for the Nd 2 Co 7-x Fe x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80.
刘凤丽  蒋刚  白丽娜  孔凡杰 《物理学报》2011,60(3):37104-037104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分析了Bi2Te3-xSex体系中各原子自旋轨道耦合(SOI)的p1/2修正对体系性质的影响,并对Bi2Te3-xSex(x≤3)同晶化合物的电子特性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首次计算出Bi2S 关键词: 2Te3-xSex(x≤3)同晶化合物')" href="#">Bi2Te3-xSex(x≤3)同晶化合物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自旋轨道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