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6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891篇
化学   1782篇
晶体学   86篇
力学   261篇
综合类   60篇
数学   411篇
物理学   12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应用真空蒸发法在泡沫铜基底上制备锡薄膜负极.XRD、SEM分析表征薄膜的物相结构及其微观形貌,并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泡沫铜基底的三维结构增强了活性物质与基底的结合力.在同一基底温度下,锡颗粒随蒸发时间延长逐渐增大,电池电化学性能降低;而在同一时间内,升高基底温度,颗粒无明显变化,电池循环寿命有了很大提高.样品A″电池(基底温度:200℃,蒸发时间:0.5 h)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仍达407.3 mAh·g-1.  相似文献   
982.
介孔分子筛W-SBA-15催化氧化乙苯制备苯乙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向向  沈健 《化学研究》2011,22(1):37-40,44
合成了W-SBA-15介孔分子筛,利用X射线衍射和BET测试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以质量分数30%的H2O2为氧化剂,丙酮为溶剂,研究了介孔分子筛W-SBA-15对乙苯氧化成苯乙酮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优化的反应条件为:温度120℃,时间8 h,催化剂用量10.0%(质量分数),n(乙苯):n(H2O2):n(丙酮)=1...  相似文献   
983.
 以二钛酸钾 (K2Ti2O5) 为前驱体, 通过离子交换和 800oC 焙烧制备了 TiO2晶须 (TiO2(800oC)), 并采用乙二醇胶体法, 在 TiO2(800oC) 样品上负载 1% Pt 纳米颗粒制成了 Pt/TiO2(800oC 催化剂. 采用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 荧光光谱和低温 N2 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该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及稳定性. 结果表明, TiO2(800oC)样品为结晶度较高的纯锐钛矿 TiO2, 载 Pt 后催化活性提高到原来的 2.3 倍, 具有很高的单位比表面积活性. 催化剂经 10 次重复使用后, Pt 流失量仅为 6%, 活性为新鲜催化剂的 91%. 而低结晶度的纯锐钛矿或混晶的 TiO2 负载 Pt 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不及 Pt/TiO2(800oC).  相似文献   
984.
在正常毛细管温度(200 ℃)下,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研究了NaNO3、KNO3、NaNO2和KNO2形成的新型簇合物离子,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n)研究了簇合物离子裂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NaNO3和KNO3溶液产生的簇合物离子及这些离子的裂解方式相似;NaNO2溶液产生的簇合物离子比NaNO3和KNO3溶液产生的复杂;KNO2溶液产生了含有Na+离子的簇合物离子,通过分析KNO2簇合物离子的裂解行为证明了Na+与NO-2的亲合势大于K+.此外,还研究了离子源金属毛细管温度和溶液浓度对簇合物离子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5.
苹果及土壤中的螺螨酯残留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并建立了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苹果和土壤中螺螨酯残留的分析方法.螺螨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11%~100.36%和79.27%~94.5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2%~6.84%和1.89%~8.57%.该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以及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6.
碳点(CDots)是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Cu2+可以有效猝灭其荧光;而当有生物巯基化合物存在时,碳点-Cu2+体系的荧光可以恢复.基于此原理,我们成功地构建了检测生物体内总巯基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常见氨基酸和金属离子对谷胱甘肽(GSH)、半胱氨酸(Cys)和高半胱氨酸(Hcy)的检测无影响.最佳实验条件下,谷胱甘肽、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的浓度在6.0×10-6mol/L~1.0×10-4mol/L与相对荧光强度呈线性,R>0.996,检出限为2.0×10-6mol/L.该体系成功用于血清样品中总巯基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987.
粒子群算法结合支持向量机回归法用于近红外光谱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LSSVM)应用于烟丝样品和小麦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建模,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LSSVM的参数。通过对烟草样品和小麦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建模和预测,并与常规的偏最小二乘法(PLS)比较发现,PSO-LSSVM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988.
以氨基酸(1a~1c)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3个N-酰基-D-苯甘氨酸甲酯(4a~4c);D-2-氯苯甘氨酸和3,5-二甲基苯甲酰氯或D-4-氯苯甘氨酸和3,5-二硝基苯甲酰氯分别经缩合反应合成了N-3,5-二甲基苯甲酰基-D-2-氯苯甘氨酸(6)或N-3,5-二硝基苯甲酰基-D-4-氯苯甘氨酸(7)。其中4b,4c,6和7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分别以胺-酯交换法和缩合反应将4a,4c,6和7固定在氨丙基硅胶表面,制得4种新型的"刷型"手性固定相4a',4c',6'和7'。研究结果表明,以缩合法制备的6'和7'的手性选择体负载量相对较高,分别为0.24 mmol·g-1和0.33 mmol·g-1。以胺-酯交换法制备的4a'和4c'的负载量分别为0.11 mmol·g-1和0.10 mmol·g-1。用4-二甲基氨基吡啶和1-羟基苯并三唑为催化剂能避免N-酰基-D-苯甘氨酸甲酯在固定化反应中的消旋化。初步评价了6'的分离性能,结果显示6'在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时有较好的对映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989.
质谱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中同时具备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分析速度快等特性的普适性方法,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验、环境监测、药物筛选、临床医学等众多领域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中。该文针对近年来低分辨质谱、高分辨质谱以及原位电离质谱技术在高通量快速检测,特别是小分子化合物的高通量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质谱技术用于高通量快速检测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0.
王玉  张莉静  王颖  白凤英  邢永恒 《应用化学》2018,35(10):1256-1263
以硝酸铕为金属源,2,6-二-[3-(5-苯基-1-氢-吡唑基)]吡啶(L)为配体,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配合物Eu(L)(MeOH)(NO3)3。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的中心金属为九配位,每个中心金属铕原子与L配体中的3个N原子和硝酸根离子和配位甲醇分子上的6个氧原子配位,形成轻微扭曲的三帽三角棱柱体的空间构型。 荧光性能研究发现,该配合物对金属离子铜和镍有较强的荧光猝灭效应。即使在其它竞争金属离子的存在下,配合物仍然可以选择性地检测Cu2+,但对选择性的检测Ni2+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