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96篇
化学   665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97篇
物理学   3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前对非线性波动方程的研究大都仅限于静态波解,即所考虑的波解的波速、振幅、波宽都是不变的,考虑动态波解,以复合Ginzburg-Landau(CGLE)方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动力学行为.在假设示性函数的基础上,所研究的无穷维耗散系统转化为三维向量场,给出了简单分岔和Hopf分岔存在的条件,揭示了系统平衡点和极限环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参数平面的不同区域中系统的相图特性,得到系统存在两种不同频率的周期解,此外还数值模拟了系统由倍周期分岔导致混沌的过程,揭示了系统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2.
与协调有限元相比,非协调有限元常常给出本征值下界.这种现象已经由很多数值例子观察到.但是理论上的证明最近才做的更多.以Morley非协调元作为更简单的范例,来说明这种理论为何成功.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以钛酸四丁酯(Ti(OC4H9)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ITO导电玻璃基片表面制备了均匀透明的TiO2薄膜。使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薄膜的晶型结构。通过电化学方法对TiO2薄膜进行锂化,研究了TiO2薄膜的厚度、热处理温度和外加电压对薄膜锂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镀膜层数为4层,热处理温度为400℃时,TiO2薄膜Li+存储能力最强。当TiO2薄膜相对参比电极外加电压为±2V时,Li+可充分进入薄膜并与之结合形成蓝色化合物LixTiO2,变色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4.
以乙炔为碳源,镍粉为催化剂,噻吩作为助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微螺旋炭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元素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微螺旋炭纤维的制备工艺,考察了微螺旋炭纤维的形貌、微观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微螺旋炭纤维具有双螺旋结构,单根纤维存在左旋和右旋两种螺旋方向以及圆形和扁形两种纤维截面,同时也可以观察到一些特殊形状的微螺旋炭纤维.微螺旋炭纤维主要由C、Ni、S、H元素组成,且其纤维表面全部由碳元素组成.微观结构整体有序度较差,存在一定量的无定形碳和晶体缺陷.微螺旋炭纤维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25.
以氯化钴、 对叔丁基磺酰杯[4]芳烃(H4TC4A-SO2)和非对称性3-(1H-四唑-5-基)苯甲酸(H2L)为原料,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具有四面体配位笼结构的16核化合物[Co16(TC4A-SO2)4(OH)4(L)8]·[(C8H20N)(C4H12N)2(C2H8N)]·solvent(Co16-TC4A-SO2). 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 X射线粉末衍射、 热重分析、 红外光谱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将Co16-TC4A-SO2笼簇直接负载到碳纸上(Co16-TC4A-SO2/CP)用作工作电极, 其对析氧反应(OER)展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 在1 mol/L KOH中, Co16-TC4A-SO2/CP在343.8 mV的过电位下达到10.0 mA/cm 2电流密度, Tafel斜率为79.31 mV/dec, 并且在20.0 mA/cm 2电流密度下表现出长达48 h的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6.
研究了一种利用无荧光稀土配合物与同一受体材料形成的界面激基复合物的发射来大致估算其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能级简单方法.镥、钆、钪三种稀土配合物与星形爆炸物形成的激基复合物发射峰位分别在590,607和656 nm,与此相对应LUMO能级计算结果大致为3.0,3.06,3.21 eV.  相似文献   
127.
运用接触力学和圆环压溃强度理论对由V型槽固定的光子晶体光纤进行了受力分析。分别考虑了两种极限情况,以推导光纤中的应力分布。第一种情况假设光纤是完全由纯石英材料制成的内部均匀的实芯圆柱体;第二种情况是把光纤假设成一个空芯圆柱体。根据这两种极限情况推导出了光子晶体光纤受力后光纤内部的最大应力点位于平行于接触面的外层空气孔的附近。采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此结论,计算出了光子晶体光纤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并给出了光子晶体光纤在V型槽中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28.
L-MBE法生长ZnO薄膜的退火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杨晓东  张景文  王东  毕臻  侯洵 《光子学报》2008,37(5):996-1000
研究了空气退火对于激光分子束外延(L-MBE)法制备的ZnO薄膜光学及结构特性的影响,报道了采用小角度X射线分析(GIXA)技术对于ZnO薄膜退火前后的表面及界面状况的定量分析结果.RHEED衍射图样表明,薄膜经过380℃及600℃原位退火后,其表面仍然较为粗糙.而XRD在面(in-plane)Φ扫描结果显示出经过800℃空气退火之后,薄膜具有更好的外延取向性.GIXA分析结果表明,800℃退火后ZnO薄膜的表面方均根粗糙度从退火前的1.13 nm下降为0.37 nm;同时ZnO/Al2O3界面粗糙度从2.10 nm上升为2.59 nm.ZnO室温PL结果显示,退火后薄膜紫外近带边发光强度比退火前增大了40倍,并出现了源于电子-空穴等离子体(EHP)复合的N带受激发射峰,激发阈值约为200 kW/cm2.  相似文献   
129.
BiVO4,a promising visible-light responding photocatalyst,has aroused extensive research interest because of inexpensiveness and excellent chemical stability.However,its main drawback is the poor photoinduced charge-transfer dynamics.Building nanostructur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ackle this problem.Herein,we put forward a new method to prepare nanostructured BiVO4 from Bi-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Bi-MOF(CAU-17)]precursor.The as-prepared material has a rod-like morphology inherited from the Bi-MOF sacrificial template and consists of small nanoparticle as building blocks.Compared with its counterparts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MOF-derived nanostructured BiVO4 shows better light absorption ability,narrower bandgap,and improv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s well as reduced recombination.Consequently,BiVO4 nanostructure demonstrates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under visible light towards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Methylene blue can be degraded up to 90%within 30 min with a reaction rate constant of 0.058 min-1.Moreover,the cycling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is excellent to withstand unchanged degradation efficiency for at least 5 cycles.  相似文献   
130.
当前国际科学概念学习研究显示了从“概念转变”到“概念理解”的转向。通过分析概念转变教学研究的结果,得出影响概念转变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阐释了概念理解的内涵、特征,探讨了概念理解与高级思维的关系、概念理解水平、概念理解的教学和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