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94篇
化学   154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71篇
物理学   1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制备了铬(Ⅲ)邻菲咯啉,8-羟基喹啉配合物/Y型分子筛,利用元素分析,SEM,UV-VisBET及XRD等方法确定了分子筛选笼中金属配合物的生在及其晶体结构,考察了实验参数对苯酚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三组份体系的原理及方法,前人已有论述。主体分析对象是有机物,工作波长对的确定方法是作图法。欲确定测a组份的波长对时,要求b、c两组份的吸收曲线有二个交点,交点所对应的波长即为工作波长对;测b、c时类推。但随着b、c组份的浓度变化,交点的位置也随着变化,产生一系列的波长对;也可能在某段浓度内变化,出现只有一个交点或没有交点的情况。这样,必然会引出两个问题:1.为了找到一对合适的  相似文献   
13.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研究——Ⅰ.用电子计算机选择波长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主要应用之一就是多组份体系的同时测定,目前国内外有一些综述和专著介绍了等吸收法和系数倍率法(K系数法)。然而如何确定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是这两个方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等吸收法是用待测组份的最大吸收峰作测定波长,以作图法确定干扰组份的等吸收波长,选出参比波长;或采用一波长固定,一波长扫描的方法。系数倍率法是根据条件试验,信噪比及某些经验来选择波长。但对于某些吸收曲线相似并且重迭的体系,选择波长就十分困难,即使选出“波长对”,也难于保证足够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多氮杂大环与许多金属离子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由于氮原子是三价的,因而多氮杂大环比冠醚具有更有利的结构;如果再导入羧基、膦酸基以及其他的亲水基团,则可得到一系列能形成水溶性金属络合物的配体。其中某些金属(如铜、钇等)的络合物在人体生理条件下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结合单原抗体技术的应用,这炎络合物在医疗、诊断方面有实用性。本文简单介绍某些代表性络合物的制备方法、物理性能和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6291型热变形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测试仪的温度校准和位移校准方法,对测试仪的一些常见故障,例如电源故障,主温度传感器故障,电加热系统控制单元故障及测试站的温度偏差较大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排除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取代茚基稀土配合物/添加剂体系催化丙烯腈聚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取代茚基稀土配合物 /添加剂体系对丙烯腈的聚合 ,发现季胺盐及芳氧钠是取代茚基二价稀土配合物催化丙烯腈聚合的有效添加剂 ,其中Me3NC1 6 H33Br效果最好 ,5种二价稀土配合物 (C5H9C9H6 ) 2 Yb (THF) 2 ,(C5H9C9H6 ) 2 Sm (THF) 2 ,KSm (C5H9C9H6 ) 3(THF) 3,(PhCH2 C9H6 ) 2 Sm(THF) 2 和 (CH3CH2 C9H6 ) 2 Sm (THF) 2 与Me3NC1 6 H33Br构成的催化体系对于丙烯腈聚合都显示出好的催化活性。对(C5H9C9H6 ) 2 Yb(THF) 2 /Me3NC1 6 H33Br体系而言 ,在丙烯腈中当催化剂用量为 2× 10 - 5mol·g - 1时 ,丙烯腈聚合的最大转化率为 61%。  相似文献   
17.
齐兴义  郭林  吴越 《催化学报》2002,23(2):101-102
 详尽介绍了通过分步法,在Y型分子筛超笼中制备铜(II)- 1,10菲咯啉和8-羟基喹啉配合物(简称CuPhen/Y,CuOx/Y)的过程;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同Cu/Y相比,以H2O2为氧化剂,CuPhen/Y,CuOx/Y具有特殊的催化苯酚羟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铁,钴,铜酞菁/Y型发子筛,利用元素分析,IR、UV-Vis,TG、BET及XRD确定了分子筛笼中铁,钴,铜酞菁化合物的生成及其晶体结构,考察了实验参数对苯酚的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有机溶剂中固定化Alcaligenes sp.脂肪酶催化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酯的对映体选择性转酯化反应,考察了不同性质的溶剂和酰基受体对酶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以及对产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弱极性溶剂如正己烷中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产物e.e.%值低,而且容易分解;在四氢呋喃等溶剂中酶催化活性相对低,但产物e.e.%值高,也较为稳定;但反应时间太长,会导致产物分解及纯度下降;不同酰基受体对酶反应无显著影响,甲醇为最佳酰基受体,太多醇会导致反应速率下降;溶剂水含量大于2.0%时对酶活性和产物稳定性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酶反应可得到(S)-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产率>48%,纯度>99%e.e.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Nd3 在不同诱导时间对番茄叶抗性指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细胞膜透性、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第3 d开始,Nd3 诱导提高番茄叶内PAL活性,第3d增幅也最大,达32.30%,维持时间为诱导后第3~5 d;Nd3 诱导后第1~2 d POD活性升高,第1 d增幅最大,维持时间是诱导后第1~2 d;Nd3 诱导后1~3 d,PPO活性升高,第1 d增幅最大,维持时间是诱导后第1~3 d;从诱导后第2 d开始,Nd3 降低细胞膜透性,第3 d时降幅最大,为54.33%,持续时间为诱导后第2~5 d;从第3 d开始,Nd3 诱导降低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第4 d降幅最大,第3 d氧自由基产生速率最低,持续时间为诱导后第3~5 d;从第4 d开始,Nd3 诱导提高木质素含量,5 d时有继续升高的趋势.从不同诱导时间番茄叶PAL活性、细胞膜透性、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变化来看,在Nd3 诱导的第3 d,番茄产生的抗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