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0篇
晶体学   5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构建了基于分子三维结构计算的原子电负性距离矢量(atomic electronegative space distance vector,AESDV),用以描述各芳香醚类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等价碳原子的化学微环境,并结合原子自身杂化状态指数(AHSI),建立了13C核磁共振定量结构波谱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复相关系数(R)为0.964,标准误差(SD)为8.673.经留一法交互检验的复相关系数(RCV)为0.948,标准误差(SDCV)为10.362.随机抽出样本进行外部检验,得到测试集的复相关系数(Rtest1及 Rtest2)分别为0.979和0.939,标准误差(SDtest1及 SDtest2)分别为6.400和10.162.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2.
王书勤  黄茜 《运筹与管理》2018,27(4):105-111
军事定向越野运动中存在点位多、分布散、时间紧、得分要求高等条件,为在规定时间内找到一条得分高的行进线路,找到衡量和分析运动成绩好坏的标准,文中对军事定向越野中的路径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了一种混合蚁群算法。算法中,首先由改进蚁群算法找到初始解,然后再利用选择、交叉和变异算子进行解的优化,通过仿真实验和算法对比验证了混合蚁群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3.
用热蒸发的方法制备了纳米Ag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纳米粒子进行了形貌的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得到Ag纳米粒子的透过谱,得到了Ag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峰值位置.以罗丹明6G为探针分子测定Ag纳米粒子衬底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通过拉曼散射光谱与透过谱研究了由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强极化场引起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结合透过谱与拉曼增益因子提出了一种描述表面等离子体光学和电学特性的方法,并结合扫描电镜的结果给出了不同结构的纳米Ag材料对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 热蒸发 纳米Ag材料 表面等离子体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相似文献   
34.
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基于优化表面形貌及光电特性的溅射后腐蚀ZnO:Al衬底, 将通过调控工艺参数获得的器件质量级高速微晶硅(μupc-Si:H )材料(沉积速率达10.57 Å/s)应用到微晶硅单结电池中, 获得了初始效率达7.49%的高速率超薄微晶硅单结太阳电池(本征层厚度为1.1 μm). 并提出插入n型微晶硅和p型微晶硅的隧穿复合结, 实现了非晶硅顶电池和微晶硅底电池之间的低损电连接, 由此获得了初始效率高达12.03% (Voc=1.48 eV, Jsc=11.67 mA/cm2, FF=69.59%)的非晶硅/微晶硅超薄双结叠层电池(总厚度为1.48 μm), 为实现低成本生产太阳电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3种不同结构的苯丙胺类药物(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与溶菌酶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了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并探讨了3种药物对溶菌酶构象的影响.研究发现,三者可对溶菌酶内源性荧光产生强烈的猝灭作用,其猝灭过程均为静态猝灭.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与溶菌酶均形...  相似文献   
36.
已有报导提高火花光源的重复率可以消除铸铁、铝及铝合金试样的组织结构影响,提高分析重复性。本文采用Carl Zeiss厂生产的HFI-1型高压高重复率火花光源中的不同重复率,对碳素钢及中低合金钢进行了比较试验。得出,在相同预燃时间内,提高火花重复率,可以改善工作曲线的线性关系,分析重复性及准确度。并且不同合金钢中的Si、Mn、Ni、Cr、Mo各自的工作曲线都能分别的重合在一起;碳素钢、中低合  相似文献   
37.
流变测试是与高分子加工和应用相关的重要表征手段.尤其在纺丝、发泡、吹膜、吹塑等以拉伸流场占主导的高分子加工工艺中,高分子的拉伸流变行为对材料聚集态结构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影响了产品最终的使役性能.本综述第一部分介绍了拉伸流场的定义、拉伸流场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征;第二部分概述了目前商业拉伸流变仪的种类,并围绕其基本原理、测试技巧以及优缺点等内容展开讲解;第三部分介绍了拉伸流变的测试模式,并举例说明了各个模式的优势;第四部分列出了在拉伸测试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最后对拉伸流变与其他表征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