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72篇
化学   421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56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83篇
物理学   31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 C6H12N4Br4Ag4,Mr = 891.31, orthorhombic, Pnma, a = 8.778(2),b = 9.80.5(2), c = 16.906(3) A, V = 1455.1(4) A3, Z = 4, Dx = 4.069, Dm (displacement of H2O) = 4.03 g cm-3 , A(Mo-Ka) = 161.3 cm-1 , F(OOO) = 1615.77,T = 295°, final R = 0.052 arid Rw = 0.062 for 1472 observed reflections.All four lone pairs of each (CH2)6N4 molecule serve as ligand sites in a polymeric framework comprising octahedral AgBr5N, tetrahedral AgBr3N, and tetragonal pyramidal AgBr4N coordination polyhedra. The Ag-N and Ag-Br bond lengths lie in the ranges 2.366(12)-2.454(12) and 2.640(2)-3.178(2) A,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42.
设计合成了一个新型吡啶基二氮环配体L(N,N'-双(吡啶基-3-亚甲基)-1,5-二氮环辛烷)及其铜配位聚合物{[Cu(滋-H2L)(L)Cl](ClO4)3}∞(1),研究了此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光谱及磁性质。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5170(17)nm,b=1.0440(5)nm,c=1.1966(6)nm,V=4.394(4)nm3,Z=4。配体L以顺式螯合和反式桥联两种不同的配位形式将铜离子连接起来形成一维链状阳离子结构。  相似文献   
43.
La-Ba系氧化物催化剂用于甲烷氧化偶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a_2O_3为基础,碱土金属作为第二组分的二元氧化物催化剂均具有较高的生成C_2活性,特别是La-Ba-O系催化剂具有优良的甲烷氧化偶联活性和稳定性,当La/Ba原子比为2.5时,C_2收率可达20.3%。第三组分的添加有助于提高C_2选择性,特别是添加碱金属,可以抑制完全氧化反应,并提高乙烯/乙烷比。在La:Ba:Na=2.5:1:0.1的催化剂上进行了500/小时的寿命实验,在整个反应期间,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相当稳定。X-射线物相分析表明,新鲜催化剂除有少量的碳酸钡外,主要是氧化镧和氧化钡的混合物。500小时后的物相基本上是氧化镧和碳酸钡。使用前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表面La和Ba的分布均无改变。较高的CH_4/O_3比对提高C_2选择性有利,当CH_4:O_2=4:1时,C_2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65.1%和19.1%。  相似文献   
44.
A 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 (RLS) imaging method was proposed based on imaging and measuring the RLS features of single suprahelical species of DNA, and its appfication to DNA assay was also investigated. In acidic medium, porphine-5,10,15,20-tetrakis(p-phenyltlimethylaminium) (PTPTMA), could stack along the molecular surface of DNA with the mode of long-range assembly to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suprahelical species of DNA, resulting in strong RLS signals in the range of 450-510 nm. Under the excitation of 488 nm fight beam of argon ion laser source, single suprahelical species could be observed with the aid of a common microscope due to the strong scattered fight emitted by the suprahelical species. By capturing the RLS images of the single suprahelical species with a cooled 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 camera, and analyzing the RLS data, herein an RLS imaging method of DNA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ts of suprahelical species in the detection focus plan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DNA in nanograms. When 1.8 μmol/L PTPTMA was employed, both calf thymus DNA (ct DNA) and fish sperm DNA (fs DNA) in the range of 25-1100 ng/mL could be detected with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lower than 25 ng/mL (3a). Four synthetic samples were detected satisfactorily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less than 5.1%.  相似文献   
45.
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Ⅱ.催化膜反应器(CM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微孔结构均匀的“SiO_2/陶瓷”膜和“Mo-Co-·O/SiO_2/陶瓷”催化功能膜,并用XRD、SEM和孔径测定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在常压、500~700℃的条件下,在催化膜反应器(CMR)中考察了甲烷氧化制甲醇的反应。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转化率为1.0%),用CMR(甲醇选择性11.2%)可获得较固定床反应器(甲醇选择性4.5%)高得多的甲醇选择性。  相似文献   
46.
制备了对丙烯直接气相环氧化具有较好催化性能的Ag-MoO3催化剂, 采用原位FT-IR技术研究了丙烯、环氧丙烷及丙烯+氧气的混合气在Ag和Ag-MoO3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及反应行为. 研究表明, 丙烯在Ag和Ag-MoO3催化剂表面上吸附后, 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而环氧丙烷吸附后在较高温度下则发生开环和聚合反应直至产生积炭. 与Ag催化剂相比, 在Ag-MoO3催化剂上, MoO3的加入在降低催化剂活性的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物环氧丙烷的开环及深度反应, 使环氧丙烷的选择性提高. 另外, 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短的滞留时间下, 环氧丙烷发生深度反应的程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7.
本文用激光光散射和光学显微镜方法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醋酸乙烯酯共混体系不稳相分离过程最大散射强度I_m(t,T)和相应波矢q_m(t,T)随时间变化规律及相区的逾渗结构.实验结果表明:I_m(T,t)和q_m(t,T)与时间t满足简单的标度关系I_m(t,T)~t~β,q_m(t,T)~t~(-α),且标度关系β=3α成立.揭示了相态结构的分维特征.给出了计算相态结构分维数的简便方法,其分维数D值约为1.64±0.03.与逾渗模型给出的D值接近.  相似文献   
48.
利用CO2-TPD方法考察了Ti-La-Li系多元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碱性,实验发现:C2选择性与表面碱强度呈顺变关系,而CH4转化率与CO2的脱附峰面积呈顺变关系。同时,利用XPS,O2-TPD等方法对该体系催化剂的表面活性氧种进行了表征与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表面晶格氧与C2选择性有关,表面吸附氧与甲烷转化(包括偶联和深度氧化)有关。O2-TPD实验发现催化剂的表面存在三种氧。α(100℃≤t  相似文献   
49.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低热固相合成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提电话、便携式电脑、摄像机等设备中。其正极材料的研究是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重点。层状结构的LiCoO2、LiNiO2和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是仅有的三种能在3.5V以上电位可嵌入Li的正极材料[1~3]。目前市售的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LiCoO2作正极材料,但由于Co资源缺乏和价格相对昂贵,而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且无毒,对环境友好,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进行以LiMn2O4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实用化研究。LiMn2O4传统的制备方法是高温固相反应合成法[4~7],但由于Mn的变价多,与Li形成贫Li或…  相似文献   
50.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胶接强度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用的胶粘剂、涂料的固化剂、纸张湿强剂中。但是三聚氰胺的刚性三嗪环结构会导致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存在硬脆、力学性能差、强度低、拉伸和弯曲性能差等缺陷。上述缺陷限制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在某些领域中的应用。为了扩大其应用范围,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增韧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小分子增韧和高分子增韧两种主要方法,其中小分子增韧又包括异氰脲酸酯增韧、二元醇增韧、二元醛增韧、胺类增韧以及多种小分子协同增韧。高分子增韧包括聚多元醇增韧和聚氨酯增韧。此外,还介绍了生物质增韧、硅烷增韧等其他几种方法,并阐述了上述方法的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