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46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测定了PET/30PHB和PET/60PHB共聚酯的高分辨~1H和~(13)C谱,并采用INEPT方法和部分弛豫FT技术确定了季碳吸收峰,对NMR谱进行了归属.应用我们先前提出的方法对共聚酯的序列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共聚酯的无规度B_q值均小于1,序列分布不象Jackson等认为的那样为完全无规的.此外,文中还指出,某些研究者套用Flory公式判别PET/PHB共聚酯是否为无规的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52.
本文报道了应用T_4RNA连接酶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tRNA_y~(Ala))5′-半分子中的三个寡核苷酸片段[—13(Ⅰ);14—22(Ⅱ);23—35(Ⅲ)]连接成5′-半分子的工作。由于寡核苦酸片段的纯度高,多核苷酸激酶和T_4RNA连接酶的质量好,采用连续反应的方法,简化了分离步骤,使产物的得率大大提高,二十二核苷酸的连接率是75%,三十五核苦酸的连接率是90%,以第一步反应原料为基数计算,最终产物的总得率是21%。经连接点和末端核苷酸分析,证明它的结构是正确的。将合成的5′-半分子与天然的3′-半分子在T_4RNA连接酶的催化下连接成人工半合成的完整tRNA_y~(Ala),具有接受[~3H]-丙氨酸和将[~3H]-丙氨酸转移到蛋白质中的生物活力。  相似文献   
53.
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聚硅氧烷类液晶侧链的结构异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近十多年来,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研究日益活跃。研究结果表明,这类聚合物将作为新的功能材料,在化合物分离、信息存储和显示装置上得到实际应用。聚硅氧烷类侧链型液晶是迄今研究得最多,很有潜在实用价值的一种侧链型高分子液晶。它通常是用含中介基团的烯烃与聚甲基氢硅氧烷通过硅氢化反应制得的。文献中给出的反应式都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54.
W_2~m空间中样条插值算子与最佳逼近算子的一致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新建  黄建华 《计算数学》2001,23(4):385-392
This paper discusses generalized interpolating splines which determined by n order linear differential operators, and the best operators of interpolating approximation in W_2~m spaces, The explicit constructive method for the reproducing kernel in W_2~m space is presented, and proves the uniformity of spline interpolating operators and the best operators of interpolating approximation W_2~m space by reproducing kernel. The explicit expression of approximation error on a bounded ball in W_2~m space, and error estimation of spline operator of approximation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55.
(2)操作①在下口瓶中加入水,水位不超过最高水位线。盖好瓶塞,瓶塞小孔与瓶颈小孔相对。  相似文献   
56.
57.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实验豚鼠心脏等组织中的金属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K、Mg是生物体所必须的常量元素,Zn、Fe、Cu是生物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它们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这些元素一旦在体内失去平衡将会引起生物体代谢紊乱和机体失调,所以测定生物体内这些元素含量以及评价生命活动质量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研究了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这些元素的实验条件,测定了豚鼠的心,脾、肺、肾、肝中所含有的K、Na、Mg、Fe、Zn、Cu 6种金属元素及其分布状况.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0%,平均回收率在96.4%-105.3%之间,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为研究Na、K、Mg、Zn、Fe、Cu在实验豚鼠组织中的含量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58.
单晶硅表面微结构对晶体硅光电转换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晶体硅表面微结构的调节技术一直是半导体、 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碱液与单晶硅异向腐蚀特性的刻蚀技术, 在单晶硅表面可以获得布满金字塔的绒面, 但普通碱液刻蚀的绒面, 其金字塔大小、 形貌和分布随机性大, 不利于提高硅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在普通的碱腐蚀液中加入不同量的特种添加剂, 然后在相同的温度、 时间下刻蚀单晶硅表面, 通过观察样品表面SEM图, 发现在普通碱液中加入适量添加剂后刻蚀的单晶硅表面能形成均匀密集分布金字塔, 金字塔大小在2—4μupm 之间, 棱边圆滑, 表面金字塔覆盖率高; 用积分反射仪测量了样品的反射率曲线, 发现样品平均反射率下降到12.51%.实验结果表明, 在普通碱液中加入特种添加剂, 能控制单晶硅表面金字塔的大小和分布.  相似文献   
59.
表面钝化对多晶硅绒面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晶硅表面制绒技术是太阳能光伏产业亟待突破的一个关键技术.本文根据多晶硅强酸制绒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表面活性剂钝化多晶硅表面以降低硅原子与酸反应速度从而改善多晶硅绒面形貌的方法.实验研究了不同含量的添加剂对酸液刻蚀多晶硅绒面形貌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对应的绒面结构,用积分反射仪测量其绒面的表面反射率.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活性剂后酸液能使多晶硅表面陷阱坑分布更加均匀,并且能有效消除产生漏电流的缺陷性深沟槽,样品表面反射率比较低,其表面反射率降低到21.5%.与传统酸液腐蚀的多晶硅绒面结构相比,陷阱坑密度明显增加,这种方法在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生产中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60.
为了判别嘉峪关戏台文物建筑彩画的胶料种类,采用皮胶、鱼鳔胶、蛋清、蛋黄、牛奶为参考样品,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采集了参考样品及三件文物样品胶料的红外吸收光谱,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线性判别分析(PCA-LDA)构建胶料种类判别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文物样品。发现参考样品红外光谱在1 800~1 000 cm-1区间包含了丰富的分子结构特征信息。该区间中蛋白类胶料的共同特征为1 650 cm-1附近的仲酰胺C═O键伸缩振动峰,1 542 cm-1附近的酰胺C-N键伸缩振动和N-H键弯曲振动峰,1 240 cm-1附近的酰胺C-N键伸缩振动峰。此外,蛋黄、皮胶和牛奶因其中含有较多脂类物质,在1 745 cm-1附近还存在饱和脂肪酸酯羰基C═O键伸缩振动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参考样品红外吸收光谱主成分得分散点图的分析,发现不同胶料参考样品的红外光谱类间差异显著。据此,使用参考样品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得分为训练集,添加类别变量拟合判别函数,绘制函数组质心图并进行交叉验证,得出方程的判别正确率为93.3%。发现因老化降解导致三件文物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与参考样品光谱有所不同,但仍具有蛋白类胶料的特征。利用PCA-LDA分析模型对文物胶料种类进行判别,结果均为皮胶。该胶料种类判别模型稳定、有效,用该模型判定嘉峪关建筑彩画胶料为动物胶中皮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