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化学   112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44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88篇
物理学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刘布鸣  叶超 《分析化学》1994,22(4):355-358
报道从工业合成α-细辛醚重结晶母液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木质素类化合物,经UV,IR,NMR,MS测定,确证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命名为异二聚细辛醚,化学名1,3-二(2,4,5-三甲氧基)苯基-2-甲基-戊烯-1。对该化合物的光谱数据进行了归属研究,并以该母液为原料通过光化学反应合成此化合物,探讨其聚合生成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72.
373.
通过FIB-SEM观察了镀覆温度为850℃双阴极等离子溅射镀铬金刚石的表面形貌;利用TEM、XPS分析了镀层厚度、微观结构及表层元素价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酸洗后金刚石的镀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双阴极等离子溅射镀覆后的金刚石在其表层形成了厚度约为500 nm的柱状结构镀层,镀层晶粒尺寸约为10 nm;酸洗后镀层仅出现轻微脱落,说明金刚石铬镀层十分致密。  相似文献   
374.
结论 把圆x^2+y^2=a^2按b/a压缩成椭圆x^2/a^2+y^2/b^2=1,.则可得椭圆的面积S=nab.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375.
通过结构改造并结合活性基团的拼接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2-(2'-取代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类化合物, 所有的目标物的结构都经1H NMR, MS, IR和元素分析证实, 选择了其中5个化合物对7种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试, 并与市售农药20%三环唑、70%威尔达甲托的抑菌活性进行对比, 发现它们比市售农药有更为广泛的杀菌谱, 对照农药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而这些化合物则对所选择的七个菌种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其中化合物2-(对氟苯氧乙酰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4c)的杀菌谱很广, 它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杀活性都很好.  相似文献   
376.
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HaC4A)配体合成了三个同构化合物[Ln^Ⅲ6(μ4-O)2(C4A)2(N03)2(HCOO)2-(CH30)2(DMF)4(CH30H)4](Ln=Gd(1),Tb(2),Dy(3)),并对其晶体结构、磁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化合物结构中,两个尾对尾的杯芳烃分子和一个夹在中间的稀土八面体构成一个六核的三明治型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通过超分子堆积形成化合物的三维结构.磁性和荧光测试表明,含镝化合物表现为具有光致发光性能的单分子磁体.  相似文献   
377.
采用双阳极电化学氢化物发生与原子荧光在线联用测定土壤中的锑含量,其中氢化物发生通过以纯铅为阴极,2根钛丝作阳极的双阳极电解池实现.对电解池工作条件及原子荧光参数进行了优化,最佳工作条件为以0.5 mol·L-1硫酸作电解液,流速2.0 mL·min-1,阴极电解电流密度0.5 A·cm-2.同时以去离子水为进样载流,流速设定为1.5 mL· min-1,六通阀进样100 μL得到方法检出限为0.91 μg· L-1 (S/N=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8% (50 μg·L-1,n=11);线性范围为1 ~300 μg·L-1.  相似文献   
378.
鲜,作为五味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介绍了鲜味的概念和生理形成过程,主要鲜味化合物的分类及化学结构,以及鲜味分子呈鲜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并且着重从化学的角度对呈鲜化学成分及构效关系进行了梳理和剖析。  相似文献   
37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火棘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分析火棘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并以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火棘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0.52%,主要成分为(-)-b-杜松烯(22.62%)、植物醇(19.90%)、二环倍半水芹烯(5.95%)、β-桉叶醇(5.78%)、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2.78%)、表圆线藻烯(2.34%)等。  相似文献   
380.
两亲性超支化聚(酯-胺)在染料相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具有树枝状结构的大分子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大量的分子内空穴、可修饰的表面端基及良好的溶解性,已被用作主体分子与客体分子进行复合,并在药物释放、纤维染色、印刷、传感器等方面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长烷基链或氟碳链改性的两亲性树枝状分子可以将水溶性酸性染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