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9篇 |
免费 | 92篇 |
国内免费 | 13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16篇 |
晶体学 | 14篇 |
力学 | 33篇 |
综合类 | 12篇 |
数学 | 94篇 |
物理学 | 1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1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种新型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新型胶联剂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noepentyl glycol diacrylate, NPGDA)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 PVDF-HFP), 液态电解液组成电解质混合溶液, 然后加入引发剂并加热引发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可以用于制备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 考察了不同PVDF-HFP/NPGDA质量比对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PVDF-HFP/NPGDA质量比可以影响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形貌、电化学特性以及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 研究发现, 当m(PVDF-HFP)/m(NPGDA)=1:1时制备的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窗口, 室温下分别为6.99×10-3 S•cm-1和4.8 V(vs Li+/Li), 以其为电解质制备的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2.
93.
1986年3月25日在新西兰John 山天文台拍摄的9张照片,显示出哈雷彗星的彗核分裂成相隔甚远的两个分立彗核。投影在天空切平面上的分离距离约为5×103km。主核和小伴核都呈现有它们自身的彗发。伴核有一个高达几千公里的突出喷流,而且伴核必定在数天以内即消失不见。结合陈培生等的光电观测结果,看来分裂与一个爆发事件相关。并对有些照片作了数字成像增强处理。 相似文献
94.
不同晶向金属纳米线拉伸力学性能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典等温分子动力学框架下,采用位移控制加载方式,准静态数值模拟常温金属纳米线单向拉伸,研究了面心立方晶格(FCC)单晶金属铜纳米线的弹塑性力学性能.研究发现,,不同晶向的纳米线拉伸呈现不同变形力学性能,具有不同的屈服性能和等效弹性刚度.晶向拉伸具有最高的屈服强度,晶向次之,晶向屈服强度最小.特别发现晶向屈服应变最大,而晶向和晶向的屈服应变相近,且比晶向屈服应变的一半还要小.不同晶向的等效弹性模量顺序为E>E>E.通过分析晶向不同纳米线对应不同表面情况、变形过程中位错局部结构具有不同的演化方式、位错发射相关的临界分解剪应力不同,解释了纳米线弹塑性变形的机理.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测定了3种氮氧自由基与环糊精相互作用的EPR波谱,计算了波谱参数,结果表明:与环糊精作用后,自由基的超精细分裂常数aN值及旋转相关时间τc都有规律变化,由此探讨了氮氧自由基与环糊精作用位点及作用力大小。 相似文献
99.
常用的合成植物刺激素有:β-吲哚乙酸(β-Indolacetic acid,Heteroauxin),可由人尿中分离。利用Fischer的吲哚环的合成法也可以制得,它是属于苯联胺与β-丁酸醛的缩合反应。2,4二氯苯酸乙酸(Z. A.Dichlorophenoxy acetic acid),最初知道它具有对植物生长刺激的作用;而在浓度较高时,它的除草作用(水田),效果更佳,所以现多用做除草剂,它是出2,4二氯酚淦与一氧乙酸作用而制得。合成植物刺激素现以α-萘乙酸应用较为广泛。其土法制备是利用氧化铁为催化剂在溴化钾存在下,一氯乙酸与萘作用而得。此外,比较有利还有Coles,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