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35篇
化学   429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60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102篇
物理学   39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无烟煤单轴冲击动态强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无烟煤破坏以拉应力破坏、张应变破坏和卸载破坏等组合形式为主、压剪破坏出现的几率很 小的特征,提出了无烟煤的压缩膨胀拉伸破坏模型,并在能量平衡原理和断裂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该模型的 动态强度理论计算关系式,确定了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导出的强度公式,对无烟煤的抗压强度 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较好吻合。这表明,该公式能够用来预测无烟煤在单轴冲击载荷作 用下的极值强度,揭示无烟煤这种多孔隙介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942.
模型是建立在压力能量消耗率最小的原理上的,其基本原理是:在气-液两相流的流型中,环状流具有相当稳定的流动状态。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任何系统都趋向于处在能量最小的稳定状态,所以在环状流的稳定流动状态下具有的能量应该最小。提出了计算截面含气率的压力能量消耗率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943.
First-principle simulations have been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pper(Cu) or aluminum(Al) content on the ductility of Al_3Ti,AlTi,AlCu,and AlTiCu_2 alloys.The mechanical stable and elastic properties of Al-based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re research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ith the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DFT-GGA).The calculated lattice constants are in conformity with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data.The deduced elastic constants show that the investigated Al_3Ti,AlTi,AlCu,and AlTiCu_2 structures are mechanically stable.Shear modulus,Young's modulus,Poisson's ratio,and the ratio B/G have also been figured out by using reckoned elastic constants.A further analysis of Young's modulus and Poisson's ratio reveals that the third added element copper content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Al-Ti-based ICs ductile character.  相似文献   
944.
介绍BP神经网络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等分类模型的基本原理,并基于这两种方法对水质识别与分类的准确度进行实例比较研究,随机抽取了南昌市内2010-2013年水域水质的300组数据为样本,选取了pH,氨氮,Cl-,SO2-3,总硬度,硝酸盐氮为评价的主要特征。通过把训练后的模型在测试集中进行的检验对得到的模型进行评估,表明了BP神经网络和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均可以较好地解决水质识别与分类过程中存在的复杂性,多变量,非线性等问题,相比较而言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有较强的鲁棒性,预测结果更为精确稳定,将其应用到水质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45.
固体边界具有的微纳米结构将影响流体在近壁面处的流动行为,进而由于尺度效应改变流体在整个微间隙的流动或润滑规律.将壁面可渗透微纳米结构等效为多孔介质薄膜,采用Brinkman方程来描述流体在近壁面边界渗透层内的流动,并将其与自由流动区域的不可压缩流体Navier-Stokes控制方程耦合,在界面处的连续边界条件下求解和分析了速度分布规律和压力变化规律.针对恒定法向承载力的油膜润滑条件,进一步讨论了静止表面或运动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对近壁面流动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了考虑壁面微纳米结构的流体动压润滑的油膜厚度和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论文结果为具有可渗透微结构表面的微间隙流动与润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6.
熊鑫  孙冬梅  范文  徐海鹏 《应用光学》2015,36(5):784-790
针对光笔式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的标定问题,讨论了关于相机内参、双相机外参以及测量笔的相关标定理论,开发了一整套基于LabVIEW的标定系统。运用张氏平面标定法实现了相机内参标定。结合基于标准长度的外部参数标定方法,实现了双相机外参数标定。运用粒子群算法和LM算法相结合,加快了目标函数高维寻优速度。在测量笔标定环节,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现场校准方法。标定系统完成了后期开展相关测量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在测量系统标定结果基础上对直径25 mm标准陶瓷球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标准差达到0.019 mm。  相似文献   
947.
采用水热法制备SrTiO3∶Sm3+纳米粉体,将其作为下转换剂掺杂于纳米TiO2光阳极.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荧光光谱仪对SrTiO3∶Sm3+粉体进行表征,并探讨了SrTiO3∶Sm3+掺杂量对染料敏化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SrTiO3∶Sm3+纳米粉体具有下转换功能,将紫外光转换为592 nm处的黄光,拓宽了光谱响应范围;随着SrTiO3∶Sm3+掺杂量的增加,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显著增大,当其掺杂量为10wt;时,电池的暗电流密度最小,光电转换效率最大为4.38;,相对于纯TiO2效率提高了27;.  相似文献   
94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W/CeTi和W/CuCeTi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Cu的不同作用方式对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反应脱硝性能的影响。新鲜的CuW/CeTi和W/CuCeTi在低温下显示出优异的活性。经过800℃、10 h水热老化后,W/CuCeTi表现出比CuW/CeTi更优异的脱硝性能,证明W/CuCeTi具有更高的水热稳定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N2物理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表征,发现Cu的掺杂形成的Cu-O-Ce结构能够提高CeTi的抗烧结能力,同时削弱W-CeO2相互作用,抑制老化过程中Ce2(WO4)3物质的形成,使W/CuCeTi表现出更优异的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9.
采用电化学腐蚀法制备了不同多孔度的多孔硅(PS),再通过磁控溅射法在该PS衬底上沉积了一定厚度的Fe膜;并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的结构分析、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的表面形貌观察和磁光克尔效应的测量.发现在同一Fe膜厚度下,相对于参考样品硅上的Fe膜,多孔硅上Fe膜的矫顽力更大;同时观察到多孔硅基Fe膜随着PS多孔度的增加,矫顽力相应变大;而对于多孔度相同的多孔硅基样品,随着Fe膜厚度的增加矫顽力却逐步减小.得出了多孔硅特有的海绵状疏松结构能有效调节Fe膜矫顽力大小的结论. 关键词: 多孔硅 海绵状结构 Fe薄膜 矫顽力  相似文献   
950.
2006年重庆高考理综测试由重庆首次自主命题.纵观全卷物理试题,命题体现出“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平稳过渡,顺利衔接”的特点,坚持了“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命题原则.试题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引导师生关注课程改革方向,对平时物理教学和高考复习均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