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化学   6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介绍静态法测定液体蒸气压的新型等位计技术的优点。给出了仪器图形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给出了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并与文献值做比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自动测量控制系统在物化实验BZ震荡反应中的应用。与传统的BZ震荡反应实验相比 ,该系统具有使用方便、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urse of understanding vitamin C. From the "sea god" that sailors first encountered to the scurvy that caused the British Navy to suffer, understanding vitamin C is improved little by little. Until modern times, with the guidance of advanced theor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research, human beings finally got to known vitamin C and conquered scurvy. This marks the arrival of a new era.  相似文献   
14.
杨金月  朱静  高卫  淳远 《大学化学》2017,32(11):45-50
在希托夫法测定Cu~(2+)离子迁移数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目前常用直形和U形两种类型的迁移管,其中使用U形迁移管从阴极区溶液浓度变化算出的迁移数误差较大。以CuSO_4为电解质,Cu电极为电解电极,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通电后直形、U形和n形三种迁移管中CuSO_4溶液浓度随高度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迁移管的形状对中部区溶液的浓度有较大影响。对于U形和n形迁移管,由于阴极位于迁移管底部,主要受重力作用引起的对流因素的影响,通电后中部区浓度会发生明显改变,并影响到阴极区溶液浓度,导致误差较大;使用直形迁移管受该因素的影响很小,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正>1.宇宙线的发现与新问题19世纪初,物理学家们发现了空气电离的现象,并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测量,探究空气电离之谜[1]。物理学家通过测量电离率与海拔的关系,从而确定了这些神秘射线来自于外太空[2],继而有了“宇宙射线”的概念。宇宙射线的发现吸引了众多物理学家的兴趣,人们对于这一神秘射线的发现充满了好奇和怀疑。虽然奥地利物理学家维克多·赫斯的实验结果清晰表明电离率会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但是依然有很多物理学家对这一发现提出了质疑,其中就包括美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密立根于1909年设计了著名的“油滴实验”,  相似文献   
16.
孙素素  李晴  高卫  李晓天  陈来  张金林 《结构化学》2021,40(1):109-113,4
The target compound(Z)-4-[3-(4-methyl-1,2,3-thiadiazol-5-yl)-3-(4-trifluoromethylphenyl)acryloyl]morpholi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Horner-Emmons reaction,ester hydrolysis,and condensation.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NMR,H RMS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of the target compound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21 with a=11.5058(15),b=6.6626(10),c=23.184(3)?,V=1777.3(4)?3,Z=8,Dc=1.496 Mg/m3,F(000)=792 andμ=0.229 mm–1.X-ray analysis indicated C–H....O intermolecular H-bonds in this crystal structure.The target compound exhibited 53%curative activity against TMV.  相似文献   
17.
激光致盲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卫 《光学技术》2006,32(3):468-471
研究了激光致盲干扰设备对光电制导系统、光电成像系统和激光测距机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干扰效果评估准则。对于光电制导系统,可以根据实施激光致盲干扰后制导武器的脱靶量是否超出正常制导精度的三倍或杀伤半径判定干扰是否有效,并根据干扰成功率的大小划分干扰等级。对观瞄用光电成像系统的干扰效果,可以按照致盲激光对成像功能的损伤、破坏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对跟踪用光电成像系统的干扰效果可以根据实施干扰后成像系统能否输出有效跟踪脱靶量,以及脱靶量是否超出正常跟踪精度的三倍判定干扰是否有效。对激光测距机的干扰效果可以依据致盲激光对测距机测距精度、测距能力的影响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  相似文献   
18.
淳远  高卫  杨金月 《大学化学》2017,32(7):33-36
介绍了南京大学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设计实验的开设情况。在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选取主导仪器、递交初步计划、陈述实验方案和完成设计实验4个环节的训练,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激光束衍射极限倍数β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卫 《光子学报》2003,32(9):1038-1040
针对实用中由于参考光束选择标准不统一导致同一激光束的光束质量衍射极限倍数β因子值不确定的问题,利用衍射理论对各种参考光束的远场衍射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测定激光束衍射极限倍数β时,参考光束拟统一选取为与被测光束发射孔径或面积相同的圆形实心均匀光束.  相似文献   
20.
包学志  高卫 《光子学报》2009,38(2):414-417
利用双光路探测研究了大气条件变化对外场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准确度的影响.将双光路探测应用于比对测量后,推导出了新的比对测量公式,进行了实验验证,并讨论了其适用条件.通过对漫反射板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外场实测,结果表明:利用新的比对测量公式,不仅能有效减小测量过程中因大气条件变化带来的误差,提高测量准确度,而且计算过程较为简单;工程上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