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76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探针测定肾上腺色腙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红燕  王艳妮 《发光学报》2016,37(2):230-236
通过高温裂解柠檬酸合成了水溶性石墨烯量子点(GQDs),并应用钝化剂PEG2000进行修饰,提高了GQDs的量子产率。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荧光寿命。实验发现,在p H=7.40的Tris-HCl缓冲液中,肾上腺色腙(CBZC)对GQDs荧光强度有明显的猝灭作用。基于此提出了以GQDs为探针测定肾上腺色腙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缓冲溶液用量、缓冲溶液种类、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多种因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当量子点浓度为2.3×10-3mol/L时,肾上腺色腙浓度在4.0×10-7~1.2×10-5mol/L(0.995 6)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值Δ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5×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15%(n=5,c=4.0×10-6mol/L)。该方法对于样品中肾上腺色腙含量测定的回收率为97.46%~101.6%。通过测定温度对猝灭常数的影响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确定了二者的猝灭过程和相互作用力类型。  相似文献   
12.
马红燕 《光谱实验室》1999,16(5):548-550
提出了在PH10.38的碱性介质中高灵敏度测定氢化可的松的荧光光度新方法。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2.8×10^-9mol·L^-1;线性范围为5.518×10^-9-3.862×10^-6mol·L^-1。应用本法测定注射液中氢化可的松,平均回收率为99.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甲磺酸培氟沙星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基本元素之一,对它的分析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合成抗菌素,在临床上有重要用途。由于此类药物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它们可与许多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根据其分子吸收或荧光光谱的变化可对药物或金属含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酸性介质中钛(Ⅳ)-邻氟苯基荧光酮-CTMAB-柠檬酸钠四元显色体系的特性及形成条件,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钛(Ⅳ)的方法。四元体系的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3×105L.mol-1.cm-1,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为K′稳=2.34×1014,钛含量在0~0.2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钢样及发样中钛(Ⅳ)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头孢氨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在强酸性介质中初生态Mn(Ⅲ)直接氧化头孢氨苄产生强化学发光,将在线恒电流电解产生Mn(Ⅲ)与流动注射技术结合,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测定头孢氨苄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头孢氨苄的线性范围为1.0×10-7~6.0×10-5g/mL,检出限为5×10-8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8%(c=5.0×10-6g/mL,n=11)。方法简便快速,用于头孢氨苄胶囊中头孢氨苄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测定利福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现利福平对电生BrO-氧化Luminol的强化学发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将在线恒电流电解产生BrO-与流动注射技术结合,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测定利福平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10-8~1×10-6g/mL,检出限为3×10-9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7%(n=11,c=2.0×10-7g/mL)。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浓硫酸颜色反应用于甲芬那酸荧光测定的新方法.甲芬那酸为弱荧光物质,与浓硫酸反应后荧光显著增强.体系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385.0和471.9nm,甲芬那酸浓度在9.0×10-9~7.5×10-5 g·m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3.1×10-9 g· mL-1,回收率为99.3% ~ 102%.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甲芬那酸胶囊中甲芬那酸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Mo(Ⅵ)-5-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新的三元配合物体系Mo(Ⅵ)-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显色反应的条件,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528nm,试剂λmax在468nm,对比度为60nm,ε528=1.47*10^5L.mol^-1.cm^-1。该体系选择性好,方法简便、快速,用于测定水样中微量钼,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注射液中的硫酸庆大霉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硫酸庆大霉素对鲁米诺在铂电极上弱的电氧化发光信号的强增敏作用与流动注射技术的结合,建立了一种测定硫酸庆大霉素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法测定硫酸庆大霉素的检出限为8.0×10-10 g·mL-1,线性范围为1.2×10-9~4.0×10-6 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2.0%(n =11)。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已成功地用于注射液中硫酸庆大霉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以天然生物质去皮的蓖麻为碳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荧光性能优良的绿色荧光蓖麻碳量子点(CO-CQDs),对其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将该CO-CQDs与荧光极强的卤代荧光素染料曙红Y(EY)复合,二者可形成荧光发射峰相距较远的新型CO-CQDs/EY复合物。在pH=4.00的Na2HPO4-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在320 nm的激发波长下,CO-CQDs/EY复合物于405 nm和540 nm处显示出两个独立的荧光发射峰。在该体系中加入Cr(Ⅵ),405 nm和540 nm两处的荧光信号均显著猝灭。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AA)的加入可使复合物于540 nm的荧光信号恢复,而405 nm处的荧光强度基本不变。据此建立了一种以CO-CQDs/EY复合物为比率型荧光探针测定AA的新方法。实验测定了荧光信号恢复的最佳条件和影响荧光恢复的因素,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探针于540 nm/405 nm两处的荧光强度比值与AA的浓度在5.0×10^-8~4.0×10^-6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7×10^-8 mol/L。该探针用于检测药物、水果和蔬菜中AA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