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83篇
化学   118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37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1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A 127-element adaptive optical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and integrated into a 1.8-m astronomical telescope in September 2009.In addition,the first light on a high-resolution imaging for stars has been achieved(September 23,2009).In this letter,a 127-element adaptive optical system for 1.8-m telescope is described briefly.Moreover,star observation results in the first run are reported.Results show that the angular resolution of the system after adaptive optics correction can attain 0.1 arcsec,which approaches the diffraction limit of 1.8-m telescope at 700-900 nm band.  相似文献   
342.
We report the molecular beam epitaxy growth of 1.3 μm InAs/GaAs quantum-dot (QD) lasers with high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 T0. The active region of the lasers consists of five-layer InAs QDs with p-type modulation doping. Devices with a stripe width of 4 μm and a cavity length of 1200 μm are fabricated and tested in the pulsed regim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t is found that T0 of the QD lasers is as high as 532 K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10°C to 60°C. In addition, the aging test for the lasers under continuous wave operation at 100°C for 72 h shows almost no degradation, indicating the high crystal quality of the devices.  相似文献   
343.
方形截面柱体的圆角化处理是常用的流动控制方法,但其流场作用机理尚未被澄清.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在雷诺数为2.2$\times$10$^{4}$时,考虑风攻角的影响,对均匀流作用下的标准方柱和圆角方柱的气动性能和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定量分析了圆角化气动措施和风攻角变化对分离泡特性的影响规律,从流场角度澄清了圆角化气动措施对方柱气动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与标准方柱相比,圆角方柱的表面风压、气动力和涡脱强度呈整体下降的趋势,但圆角方柱的斯特劳哈尔数更高;圆角方柱的"分离泡流态'发生在更小的风攻角范围内,分离泡的出现会进一步造成方柱的尾流变窄,涡脱强度减弱;随着风攻角的增大,分离泡的长度会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分离泡的中心会逐渐向方柱前角(迎风向)和方柱壁面移动;与标准方柱相比,圆角方柱的气流发生初次分离的位置向下游移动,分离后的剪切层更贴近方柱,因而更易发生再附现象;方柱尾流宽度的减小和涡脱强度的减弱是导致圆角方柱气动力减小和斯特劳哈尔数增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4.
方形截面柱体的圆角化处理是常用的流动控制方法,但其流场作用机理尚未被澄清.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在雷诺数为2.2×104时,考虑风攻角的影响,对均匀流作用下的标准方柱和圆角方柱的气动性能和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定量分析了圆角化气动措施和风攻角变化对分离泡特性的影响规律,从流场角度澄清了圆角化气动措施对方柱气动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与标准方柱相比,圆角方柱的表面风压、气动力和涡脱强度呈整体下降的趋势,但圆角方柱的斯特劳哈尔数更高;圆角方柱的"分离泡流态"发生在更小的风攻角范围内,分离泡的出现会进一步造成方柱的尾流变窄,涡脱强度减弱;随着风攻角的增大,分离泡的长度会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分离泡的中心会逐渐向方柱前角(迎风向)和方柱壁面移动;与标准方柱相比,圆角方柱的气流发生初次分离的位置向下游移动,分离后的剪切层更贴近方柱,因而更易发生再附现象;方柱尾流宽度的减小和涡脱强度的减弱是导致圆角方柱气动力减小和斯特劳哈尔数增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5.
应用晶体相场方法模拟研究金属微互连结构形变过程对界面Kirkendall空洞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研究在金属微互连结构对称界面不同取向差的情况下,双向恒定速率应变对Kirkendall空洞微观组织及生长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微互连结构界面在双向恒定速率应变作用下有非晶化趋势,界面原子错配度和缺陷密度增大,进而抑制Kirkendall空洞的生长;双向恒定速率应变不改变Kirkendall空洞在对称界面取向差情况下的形核方式,Kirkendall空洞的形核方式为体系形核点饱和后的晶界形核;Kirkendall空洞在金属微互连结构小角度对称和大角度对称界面皆为均匀分布;随着演化时间的延长Kirkendall空洞平均尺寸和面积均逐渐增大;随着小角度对称界面取向差的增大Kirkendall空洞平均尺寸、面积和生长指数均逐渐降低;随着大角度对称界面取向差的增加,Kirkendall空洞平均尺寸和面积逐渐减小,而生长指数逐渐增大。双向恒定速率应变可有效减小Kirkendall空洞生长尺寸和面积,抑制Kirkendall空洞的生长,进而提升金属微互连结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46.
为探究栀子苷与不同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的相互作用的机理,以Zeta电位、粒径及微观样貌观察(SEM)为指标对栀子苷-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物进行表征,并采用荧光光谱法探究栀子苷与不同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之间的淬灭方式、结合位点数、结合作用力类型。结果表明,栀子苷会使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粒径减小,且栀子苷与80℃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的复合物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粒径最小;栀子苷与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之间淬灭过程是自发的,机制为静态淬灭,相互作用类型为范德华力和氢键,并形成了结合位点数近似于1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