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化学   171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1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具有紫外转红光性能的转光剂Sm1 xMx(TTA)3phen (M=Y,Gd).借助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m1 xMx(TTA)3phen与Sm(TTA)3phen的配位结构基本一致|配合物的紫外光吸收特性主要由有机配体决定|配合物吸收紫外光后,均发出Sm3+的特征光,其中Sm0.5Y0.5(TTA)3phen在647 nm处的荧光强度在配合物中最强,达到9.5×106 cps|敏化离子的掺入可以提高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荧光增强效果Y3+优于Gd3+.  相似文献   
92.
合成了2个含有双膦配体的Ag(Ⅰ)配合物,分别是[Ag(DPEphos)(dppe)]2SO41)和[Ag(DPEphos)(SCN)]2·CH2Cl22)(DPEphos=双(2-二苯基膦苯基)醚,dppe=双(二苯基膦)乙烷),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及荧光光谱表征分析。通过热重分析了2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具有简单的单核结构,每个Ag和2个膦配体中的4个P原子螯合配位。配合物2具有双核结构,在配合物2中存在微弱的金属与金属间的作用。在Ag2S2环中,4个原子相互之间形成的内角之和为360°,形成的环[-Ag-S-Ag-S-]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荧光光谱显示配合物中的发射峰主要来源于双膦配体中的π-π*跃迁。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在340℃附近,2个配合物开始分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3.
合成了2个含有杂环硫酮的银(Ⅰ)配合物, [AgCl(PPh3)2(BTZT)]2 (1), [Ag(PPh3)2(BTZT)2](NO3)CH3OH (2)(PPh3=三苯基膦; BTZT=苯并噻唑-2-硫酮), 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分析和表征。杂环硫酮存在化学活性基团-N(H)-C(=S)-在平衡中, 与其硫醇形式可以相互转化。2个配合物是在含有2-巯基苯并噻唑(MBT)的甲醇与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 AgCl或AgNO3与三苯基膦反应得到的。配合物1的每个不对称单元中包含2个相同的分子结构, 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键长和键角。配合物2是一个简单的单核杂配配合物, 它的主体结构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游离的CH3OH和NO3-离子。配合物12发射峰的红移源于配体中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94.
刘茹 《化学教育》2014,(4):19-20
势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内容熵判据有多种形式,应用时常易造成混淆。在对熵判据多种形式的讨论基础上指出,熵判据原本只用于判断过程是否可逆,只有对隔离系统中的过程以及大隔离系统中的总过程,熵判据才可用于判断其能否自发。  相似文献   
95.
为探索双向流固耦合与未耦合方法对偏航工况风力机输出功率的影响机制,以风力机偏航的Glauert动量定理为基础,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方法,采用理论推导与轴向流动过程相结合对输出功率进行分析,揭示了耦合与未耦合数值方法在压力场模拟的差异性、量化了轴向诱导因子对偏航工况输出功率的影响程度、总结了轴向速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未耦合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吸力面压强的变化,耦合时风力机输出功率随偏航角增大的下降程度增大,且更接近实验功率,在偏航角10°时吻合度最高达99.4%;轴向诱导因子随输出功率的减小以0.5%的增幅增大,耦合方法的轴向诱导因子值大于未耦合方法;风轮后侧,随偏航角的增大轴向速度增大,且这种趋势沿叶展方向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6.
运用密度泛函(DFT)和含时密度泛函(TD DFT)理论方法研究了在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HBI)苯环羟基的对位分别被呋喃基、吡咯基等五种芳香性取代基后的衍生物(HBI-R)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考察了取代基的电子离域效应对分子结构、分子内氢键和质子转移的影响,模拟计算了各分子的IR振动光谱和电子光谱。研究发现,基态的HBI与HBI-R分子内氢键O—H…N比O…H—N强度大,因氢键中的O—H增长和H—N的缩短,激发态氢键O—H…N弱于O…H—N强度,基态和激发态的稳定构型分别为醇式和酮式结构,取代基总体上使酮式构型相对稳定性有所增加,但呋喃基、吡咯基和噻吩基却略降低了激发态酮式构型相对稳定性。取代基降低了HBI基态和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反应的能垒,但影响不大。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和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峰主要源于前线分子轨道HOMO与LUMO之间的电子跃迁,芳环取代基增强了电子离域效应,使光谱的吸收峰和发射峰波长均有较大的红移。  相似文献   
97.
以香草醛为原料,经Williamsom反应和Knoevenagel-Doebner反应制得新化合物3-(3-甲氧基-4-羧甲氧基苯基)丙烯酸(2);2与乙醇经酯化反应合成了阿魏酸衍生物——3-[3-甲氧基-4-(2-乙氧基-2-氧代乙氧基)苯基]丙烯酸乙酯(3),其结构经1H NMR,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证。3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8.301,b=8.474,c=11.445,α=82.94°,β=86.86°,γ=84.52°,V=794.63,Z=2,Dc=1.289 g·cm-3,R1=0.046 7,wR2=0.101 8。3通过分子间氢键(C-H┈O)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98.
合成了二苯基硫脲钴(Ⅲ)配合物[Co(DPTU)3](DMF)3(DPTU=二苯基硫脲),通过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体和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既存在插入作用又存在静电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99.
针对常规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无法满足物质变温,特别是低温测试需求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拉曼光谱仪的高精度变温系统。该系统采用GM制冷机作为制冷源,利用高纯无氧铜作为导冷介质,通过将GM制冷机的冷量传导至样品台,并利用控温仪进行温度控制,可以实现待测样品10 K-402 K范围的温度变化控制,控温精度高于0.008 K。相比于常规的低温测试设备,该系统无需采用液氮、液氦进行制冷,大幅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及维护费用。同时,使用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搭载该系统,成功获得了Si、V2O5等材料的变温拉曼光谱,验证了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变温系统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
茹柿平  吴坚  应义斌  季峰 《分析化学》2012,40(6):835-840
利用自制的离子液体修饰碳纳米管电极(CNTs-ILE),在对CNTs-ILE的特性及对碱性磷酸酶(AP)酶促反应的底物磷酸对硝基苯酯(PNPP)和产物对硝基苯酚(PNP)进行电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安培法对酶促反应进程实现了持续动态的检测.实验表明,CNTs-ILE的循环伏安特性优于传统玻碳电极,且它在检测PNP时呈现出良好的抗钝化特性.当AP浓度范围在1.0~100 U/L时,电流大小与AP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可快速检测AP浓度,检测时间在20 min内.CNTs-ILE具有良好的抗钝化、操作简单及制作成本低等特点,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领域中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传统ELISA基础上,利用CNTs-ILE对具体样本最终的AP酶促反应产物进行电化学检测,通过峰值电流大小确定抗原浓度,为检测以AP为标记酶的抗原和抗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