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22篇
化学   387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37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108篇
物理学   2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 *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最近建成并已投入运行的新装置———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 (RIBLL) .RIBLL是PF型双消色差反对称结构放射性核束分析设备 ,它的立体角接收度≥ 6 .5msr,动量接受度± 5 % ,最大磁刚度4.2Tm ,元素分辨>150 ,质量分辨>300 ,最短分辨时间 <1μs.初级束流的入射角在 0°~ 5°范围可调 .RIBLL已为第一批物理实验提供17N ,8He等多种放射性核束流 .  相似文献   
112.
RIBLL束流诊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描述了兰州放射性离子次级束流线(RIBLL)上研制并安装使用的放射性束流(RIB)诊断装置的种类、结构、性能及在AIBLL上的位置和功能.重点叙述了以光纤为基础的几种诊断元件,它们探测效率高、响应时间快、制作容易、性能稳定.给出了RIB17N等高图,说明诊断装置辅助MBLL得到RIB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3.
螺旋槽端面微间隙高速气流润滑密封特性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考虑入口气流压力损失和出口阻塞效应,建立了微间隙端面高速气体润滑密封分析数学模型,对螺旋槽端面微间隙高速气流润滑密封特性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密封间隙、密封压力和转速等工况条件下,入口压力损失和出口阻塞效应对开启力、泄漏率及气膜刚度等密封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速气体阻塞效应使出口压力高于环境压力,压力损失使入口气膜压力下降,导致泄漏率和气膜刚度明显下降,并使开启力增加.随着密封压力和密封间隙的增加,阻塞效应增强,导致泄漏率和气膜刚度显著降低.密封压力10 MPa时,泄漏率降低可达20%,气膜刚度的下降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14.
在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技术领域,显著性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许多工作重要的一步.大量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技术工作(如图像分割、图像标记、视频跟踪)依赖于精确的显著性图.然而,现有的大多数显著性检测算法所得到的结果存在较大缺陷:如边界不明晰、召回率过低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矩形波谱分析的显著性检测算法,将图像分块,分别与预先设定好的矩形波构成的模板进行卷积运算,依据所得到的响应,评价某一区域与周围区域的差异性以及在全局中的独特性,赋予其相应的显著性值.通过在不同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证明,与现有的大部分显著性检测算法相比,本方法不仅有较高的准确率-召回率,且在得到的显著性图中,具有更明晰的边界.  相似文献   
115.
刘玉荣  王智欣  虞佳乐  徐海红 《物理学报》2009,58(12):8566-8570
以高掺杂Si单晶片作为栅电极, 热生长SiO2作为栅介质层, 聚三己基噻吩薄膜作为半导体活性层, Au作为源、漏电极, 并采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对栅介质表面改性, 在空气环境下成功地制备出高性能聚合物薄膜晶体管. 结果表明, 通过采用OTS对栅介质层表面修饰大幅度地改善了聚合物薄膜晶体管的电性能, 器件的场效应迁移率高达0.02 cm2/(Vs), 开关电流比大于105. 关键词: 聚合物薄膜晶体管 聚三己基噻吩 场效应迁移率 表面修饰  相似文献   
116.
一种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90-110℃冷凝温度范围的HFC类中高温热泵非共沸混合工质,其理论循环性能优于CFC114,实测COP为纯工质HFC245fa的97.2%-130.6%、制热量高于HFC245fa。  相似文献   
117.
一段反应法制备宽/双峰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采用一段反应法制备宽/双峰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开发进展,并根据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将催化体系归纳为复合催化剂和单组分催化剂.复合催化剂包括茂金属/Ziegler-Natta复合催化剂、不同茂金属复合催化剂、铬系/Ziegler-Natta复合催化剂、茂金属/后过渡金属复合催化剂、非茂单活性中心/茂金属复合催化剂、非茂单活性中心/Ziegler-Natta复合催化剂和不同后过渡金属复合催化剂.复合催化剂中多活性组分具有不同的链增长、链转移、链终止速率常数,从而在聚合反应中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导致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加宽,因而复合催化剂可用于一段反应法制备宽/双峰聚乙烯.单组分催化剂包括单核茂金属催化剂、多核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及其它单组分催化剂.单组分催化剂可用于一段反应法制备宽/双峰聚乙烯,其催化机理是中心金属原子与主配体、辅配体、助催化剂、其它添加剂及载体形成了多种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18.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脂肪中111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2次,旋转蒸发浓缩后经过凝胶渗透色谱净化.111种农药在Atlantis T3柱上以乙腈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下完成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为2.4 ~33.8 min,线性相关系数为0.984 5 ~0.999 9;在4种动物脂肪中分别添加1倍、2倍、4倍定量下限3个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60% ~120%,相对标准偏差为0.6% ~19.8%;111种农药在动物脂肪中的检出限为0.20 ~960 μg/kg,定量下限为0.40 ~2 400 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符合农药多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9.
以自制Mg0.2Zn0.8O∶Al陶瓷为靶材,采用室温溅射后续退火磁控溅射工艺制备了Mg0.2Zn0.8O∶Al紫外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溅射压强和退火气氛对Mg0.2Zn0.8O∶Al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溅射氩气压强不影响薄膜的相结构,但对薄膜的取向生长和结晶质量有一定影响;薄膜的方块电阻随溅射压强的增加先大幅减小后有所增大,溅射气压为2.0 Pa时,薄膜的方块电阻最低;不同溅射气压下制备薄膜的透光范围均已扩展到了紫外区域,而且具有85;以上的高透射率,但溅射气压对薄膜的带隙宽度和透光率没有明显影响;室温下溅射制备的薄膜经真空退火处理后其导电性能显著提高,但在空气中退火处理后其导电性能反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0.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架构了Cu(50 nm)/Nb-Ni(50 nm)/Si异质结,利用四探针电阻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等研究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高真空退火后的结构及输运性质.结果表明:经退火处理后的样品的方块电阻均小于常温下样品的方块电阻;X射线衍射图谱中,各个退火温度下均没有Nb-Ni结晶峰和其它杂峰出现;在AFM图像中,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样品表面的粗糙度逐渐增加,晶粒的尺寸也在逐渐增大,直到当退火温度达到750℃左右,样品表面布满了岛状晶粒进而导致阻挡层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