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2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通过CCD图像传感器对光干涉信号进行捕捉与采集,并将捕捉信号送至ARM微控制器,利用芯片内部的A/D转换单元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对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变换、测量处理,将干涉图像、干涉环变换方向及计数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该方法消除了人工记录干涉圆环数目时因疲劳而产生的计数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2.
崔磊  顾斌  滕玉永  胡永金  赵江  曾祥华 《物理学报》2006,55(9):4691-4694
采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结合赝势模型和电子交换相关作用的广义梯度近似,模拟了氮分子在超强飞秒激光脉冲作用下的高次谐波产生现象,并研究了激光脉冲偏振方向对氮分子高次谐波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分子的高次谐波谱具有典型原子谐波谱的特征;谐波谱强度随着θ(激光偏振方向与分子轴向夹角)的增大而减小.这与J.Itatanl在Nature上报道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激光偏振方向 高次谐波 氮分子  相似文献   
23.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和Tersoff多体势函数对以一定能量入射的C 60在石墨(0001)表面以及硅(111)表面碰撞的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发现:碰撞过程是高度非弹性的,在弹回过程中,C60分子质心的运动可被看作是在准谐势下的运动 .C60以240 eV初始能量入射到石墨表面时,C60分子有严重的扭曲,最终将平铺在石墨表面形成薄膜;C60分子以30 eV初始动能入射到石墨表面时,将保持完好球形沉积在石墨表面;C60分子以60 eV的初始动能碰撞硅(111)表面时,C60分子最终沉积在硅表面,碰撞过程中C60分子有形变.  相似文献   
24.
磁层顶位置和形状的动态特征描绘是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研究的难点之一.文章基于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的全球磁流体力学(MHD)数值模拟,运用电流密度极大法确定磁层顶位形,并具体研究两种典型太阳风动压(Dp)和几种不同行星际磁场的z分量(Bz)条件下,地球赤道面上方磁层顶动态特征.模拟结果显示,磁层顶日下点高度r0主要由Dp控制.随着Dp增加,磁层顶被压缩,r0显著减小.相同Dp条件下,在Bz由南向(Bz<0)逐渐减小,并转为北向(Bz>0)逐渐增大的过程中,r0缓慢增大.不同条件下,磁层项张角φ变化较小,反映了赤道面磁层顶结构的相似性.与Shue98低纬磁层顶经验模型比较,MHD模拟能再现磁层顶日下点位置r0对Dp的响应,而r0随Bz变化的饱和性仅出现在低速太阳风条件下.MHD模拟和经验模型的磁层项张角φ差别小于2.5°,但模拟显示φ随Bz的变化趋势并非简单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5.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钠原子跃迁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斌  金年庆  王志萍  曾祥华 《物理学报》2005,54(10):4648-4653
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和局域密度近似方法,计算出了Na原子的多个激发态能级和各能级电子波函数的实空间分布,并从中分析出其跃迁光谱Rydberg序列的主要特征谱线. 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充分验证了密度泛函激发态理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TDDFT 激发态 跃迁光谱 Na原子  相似文献   
26.
重离子生物分子作用中的电子能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重离子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中能量损失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对现有电子能量损失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指出将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7.
梁丁  顾斌  丁瑞强  李建平  钟权加 《物理学报》2018,67(7):70501-070501
根据非线性局部Lyapunov向量方法和增长模繁殖方法,选取Lorenz63模型和Lorenz96模型的不同状态为例,对集合预报与单一预报的预报技巧开展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预报比较,集合预报的均方根误差和型异常相关有明显改善,随预报时间推移,改善效果越显著,且集合平均优于单一预报的实验个例数逐渐增多.就概率分布(f)而言,单一预报状态的f与真实状态基本一致,不随时间变化;而集合平均预报状态的f则随时间呈现出值域变窄、峰值变大的特点.表明随预报时间的延长,单一预报状态为混沌吸引子上的随机状态,而集合平均预报状态为吸引子子集上的随机状态,这可能是集合平均误差小于单一预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