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化学   31篇
物理学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采用三重-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氨基酸注射液中的3种芳香氨基酸,讨论了测定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 7.4的NaH2PO4-NaOH缓冲溶液中,3种氨基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酪氨酸2.0×10-6~2.8×10-5 mol/L,苯丙氨酸2.0×10-5 ~1.6×10-3 mol/L,色氨酸4.0×10-7~1.6×10-6 mol/L.回收率在95%~105%之间.  相似文献   
12.
以芦丁(rutin)为对照品,测定了穿心莲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时间驱动模式)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穿心莲提取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相互作用,讨论了药物对BSA构象的影响,证实了二者间相互作用为单一的动态猝灭过程,求出了猝灭常数Ksv=0.95 × 103,并依据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药物与蛋白的最近距离r=2.15 nm.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罗丹明6G(R6G)的荧光光谱、共振散射光谱和吸收光谱,讨论了共振光散射与共振荧光的区别与联系。在罗丹明6G水溶液的三维荧光等高线光谱中,瑞利散射线与荧光等高线有部分相交。共振散射峰(544nm)介于荧光激发峰(530nm)和发射峰(552nm)之间。由光偏振实验,测得R6G共振散射光谱544nm处的偏振度P为0.0105。上述实验结果证明,R6G的共振散射峰主要是共振荧光。共振光散射信号随pH值增大而增强的机理是R6G酸碱平衡移动导致荧光型体的形成。由于自吸收的影响,荧光强度、共振散射光强度与R6G浓度之间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偶氮氯膦-mA-铌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体系.在pH3.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Mcllvaine)中,随着BSA量的增加,偶氮氯膦mA-铌配合物在542 nm波长处吸收峰也随着减小.据此建立了以偶氮氯膦mA-铌配合物为光谱探针,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牛血清白蛋白量在0~60 mg/L范围内与体系的褪色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r=0.9996,摩尔吸光系数为ε542=3.3×105 L·mol-1·cm-1.方法应用于人血清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MBTH法测定织物中的微量甲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MBTH法测定织物中微量甲醛的原理及条件.甲醛与MBTH反应形成嗪,嗪与MBTH的氧化产物反应生成青蓝色化合物,该青蓝色化合物在635nm处有最大吸收,在最佳条件下甲醛的检出限为0.00l8μg/mL.利用此法测定织物中甲醛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0%-2.5%,回收率为96%-105%,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新型量子点“开关”测定痕量诺氟沙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并构建了一种新型CdTe量子点“开关”,利用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变化进行痕量诺氟沙星的检测.考察了不同缓冲溶液,pH值,C02+浓度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0的硼砂缓冲液中,C02+能猝灭CdTe的荧光;体系中加入诺氟沙星后,CdTe的荧光得到恢复,并且量子点荧光的恢复强度与诺氟沙星的浓度与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量子点“开关”技术,通过检测CdTe荧光恢复强度,建立了一种测定诺氟沙星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8×10-8~4.4×10-7 mol/L;检出限为2.3×10-9 mol/L.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RSD≤2.2%(n=6),回收率为98.4%~102.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在阿拉伯树胶(AG)存在下,铌-偶氮氯膦Ⅰ(CPAⅠ)-邻菲罗啉形成的多元络合物体系。在优化条件下,体系所形成的多元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6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ε06=2.2×105L.mol-1.cm-1,相关系数r=0.9992,铌量在0~0.40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考察了30多种共存离子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扰较少。方法应用于合金钢中铌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18.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稀硫酸介质中,铌(Ⅴ)灵敏催化溴酸钾氧化氯磺酚S褪色反应,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铌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005 ̄0.1mg/L,检测限2.9μg/L。本法准确、灵敏、简便,已用于合金钢中微量铌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Cu-酪氨酸荧光静态猝灭体系,络合物为Cu(Tyr)22 ,猝灭常数K为1.59×1010.以时间驱动模式代替浓度模式,在pH 8.8的硼砂介质中,测得Cu2 的线性范围为4.00×10-7~1.12×10-5 mol/L和8.00×10-6~1.12×10-4 mol/L,相关系数R=0.9996/0.9992,检出限(3σ)为6.6 × 10-8 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8%(n=11,C(Cu2 )=2.4×10-6 mol/L).本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研究并构建了一种基于荧光碳点(carbon dots, CDs)的新型“开关”探针,利用CDs荧光强度的变化进行痕量组氨酸(histidine, His)的检测。在pH 7.6的溶液中,钌(Ru)能与CDs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形成弱的基态化合物,导致CDs的荧光猝灭,此时体系处于“关闭”状态。而His与Ru有更强的亲和力,故向体系中加入 His后,Ru从CDs表面竞争中下来,CDs的荧光得到恢复,此时体系被“打开”。考察了pH、缓冲溶液、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并初步讨论了Ru对CDs荧光的猝灭类型,得出了Ru对CDs荧光的猝灭属于静态猝灭的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pH 7.6的溶液中,在20~25 ℃条件下,体系在10 min 内反应完成。His的浓度与碳点荧光的恢复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6.5~219.3×10-6 mol·L-1,检出限为:2.15×10-6 mol·L-1。将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氨基酸注射液中组氨酸含量的测定,其RSD≤2.07%,回收率在95.7%~102.4%之间。将具有优良光学特性的CDs应用于构建“开关”型荧光探针,不但拓宽了CDs的应用范围,为一些重要物质的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