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化学   108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32篇
物理学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73.
报道了一种利用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非敏化单模光纤中制备的高阶倾斜光纤Bragg光栅(HOTFBG)。倾斜折射率调制是将聚焦的飞秒激光穿过高阶相位掩模板,并扫描曝光倾斜放置的光纤实现的,其覆盖了全部纤芯和部分包层。该单一HO-TFBG在1200~1700nm波长范围内可形成三组与高阶Bragg谐振相对应的"包层模式谐振系列"。因此,其携带的信息量远高于紫外倾斜光纤Bragg光栅(UV-TFBG),其功能性更佳,尤其适用于多传感参数的监控。研究了HO-TFBG的折射率、轴向应变和温度等传感特性。此外,该器件兼具飞秒激光诱导光栅结构的高温稳定性,其在苛刻环境中的化学和物理传感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74.
以苎麻纤维为基础,通过甲醛交联固化杨梅单宁制备吸附材料(RF-BT),进一步经Mannich反应改性,引入-NH2,制备改性苎麻纤维接枝杨梅单宁吸附材料(RF-BTM)。通过IR和SEM等方法表征了两种材料的结构,并研究了两种材料对Pr3+,Nd3+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03 K,p H为5.5,Pr3+溶液初始浓度为1127.2 mg·L-1,Nd3+溶液初始浓度为1153.6 mg·L-1时,RF-BT的最大吸附量为:Pr3+420.3 mg·g-1,Nd3+432.8 mg·g-1;RF-BTM的最大吸附量为:Pr3+461.7 mg·g-1,Nd3+477.8 mg·g-1;表现出优良的吸附性能,其吸附热力学符合Freundlich方程,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率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75.
采用方差分析方案使用重复性(r)检验钛合金光谱分析标准物质均匀性的方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出受检样品的不均匀性,较之其他方法简单,方便,但要求比较严格.  相似文献   
76.
近二十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酮羰基导向C—H键活化已发展成为在酮的非传统反应位点构建碳碳键和碳杂键(杂原子为氮、氟和氧原子等)的强有力而快捷的手段.其中,钌、铑、钯、铱等贵金属催化的酮羰基导向C—H键活化反应得到了广泛研究,而廉价3d金属锰、铁和钴催化的酮羰基导向C—H活化反应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中按照过渡金属催化的酮羰基导向C—H键官能化的不同反应类型(烷基化、烯基化、酰胺化、芳基化、环化等)综述了该领域近年来(2014~2021)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7.
基于距离选通成像系统的水下目标探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距离选通原理,采用波长为532 nm、脉冲宽度为20 ns的Nd∶YAG激光器和距离选通ICCD成像系统,通过脉冲激光照射水下目标,ICCD系统同步选通接收,对漫射衰减系数约为0.45的8 m水深内的水下目标的成像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10 ns的图像选通效果和7 m的探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距离选通成像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水下目标探测和识别手段。  相似文献   
78.
水下目标光电探测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超  杨鸿儒  吴磊  黎高平 《应用光学》2011,32(6):1059-1066
 随着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光电探测技术应用于水下目标探测方面的研究重新成为热点。介绍了距离选通、激光线扫描、条纹管成像、载波调制、布里渊散射、偏振差分成像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已有水下目标光电探测系统的性能水平和应用前景,指出水下目标光电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9.
采用非手性物质合成了配位聚合物[C10H18CuN2O9S]n(1)和[C10H14CdN2O7S]n(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热稳定性分析,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构分析表明,1和2分别属于手性空间群P 65和P 6122,均在c轴方向上通过氢键形成一维超分子螺旋链。振动圆二色谱(VCD)表明两种配位聚合物都非外消旋的,分析了螺旋结构对VCD光谱影响,并对2的VCD光谱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表明化合物手性可能来自一维超分子螺旋链。二者的固体荧光光谱分析表明:1在468nm处的宽峰为金属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2在325—450nm处荧光主要由配体产生,配体与Cd的配位作用形成的刚性平面增强了荧光的强度。  相似文献   
80.
由[Ag3L2(CH3CN)2](PF6)3(1,L=bis(N-pyridylimidazoliumyl)methane)通过金属转移反应合成了含有氮杂环卡宾配体的金银混合原子簇化合物,[Au2AgL2(CH3CN)2](PF6)3(2)和[Au4AgL4](PF6)5(3),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23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2结构相同,3个金属原子三角形排列。化合物3中5个金属原子呈链状排列,其中银原子居于中间。这些化合物在室温下分别在417,415和457 cm-1处表现荧光。用MTT实验方法研究了对HuH7,C6和A375肿瘤细胞的毒性,其毒性顺序为1>2>3与这些化合物中银含量顺序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