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2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波变换-偏最小二乘法用于Co,Ni,Zn的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以 2 (5 溴吡啶偶氮 ) 5 二乙氨基苯酚 (5 Br PADAP)作显色剂 ,溴代十六烷基吡啶 (CPB)为增溶增敏剂 ,用小波变换—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钴 ,镍 ,锌的方法。在波长 5 30~ 5 90nm范围内每隔 2nm测定其吸光值 ,将测定结果分别用偏最小二乘法处理和经小波变换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处理。结果表明 ,经小波变换后处理结果回收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2.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了对X@Al12 (X=C, Si, P+)团簇吸附氧原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分析了氧原子在三个吸附位置(顶位置、桥位置和空位置)的氧原子吸附能,HOMO-LOMO能隙和电荷转移等性质。结果表明氧原子更倾向于吸附在空位位置。C@Al12和Si@Al12, P+@Al12 在对氧的吸附性质上比较接近。氧在X@Al12(X= C, Si, P+)的吸附性质与Al13−有显著不同。在Al13−O中O是倾向于以桥位形式吸附在Al13−上的。X@Al12(X=C, Si, P+)和Al13−的电子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导致了O在这些团簇表面不同的吸附形式,表明掺杂可以有效的改变团簇的性质。  相似文献   
23.
合成了一种新型四(对磺酸基偶氮苯基-4-氨基磺酰基)铝(Ⅲ)氯酞菁(S-AlPc), 采用元素分析, IR, 1H NMR和ESI-MS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S-AlPc中带负电荷的磺酸基与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L-赖氨酸(PEG-b-PLL)带正电荷的PLL嵌段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合成负载四(对磺酸基偶氮苯基-4-氨基磺酰基)铝(Ⅲ)氯酞菁聚合物纳米粒子(S-AlPc/PbP), 直径约为10~20 nm. 采用UV-Vis和稳态及瞬态荧光光谱法比较了S-AlPc和S-AlPc/PbP的光物理性质, 并研究了它们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摄取量. 与S-AlPc相比, 包裹S-AlPc的聚合物纳米粒子S-AlPc/PbP的HUVEC摄取量有所提高, 且提前1 h达到最大浓度. 采用MTT法评价了S-AlPc和S-AlPc/PbP对HUVEC的光动力活性, S-AlPc/PbP的细胞抑制率大于S-AlPc. 因此, S-AlPc/PbP是一类很有前景的第三代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敏剂.  相似文献   
24.
蛋白质与小分子结合的研究中, 处理单位点结合模型的经典方法在计算解离平衡常数(Kd, Ki)时有缺点; 文中推导的两个公式拟解决这个问题. 公式直接使用受体总浓度([R]t)、配体总浓度([L]t)和探针分子总浓度([P]t), 其适用性不受受体浓度、受体被探针饱和的程度, 以及配体活性高低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这两个公式使用非线性拟合方法, 可以从结合实验求得探针分子的Kd, 从竞争实验求得配体的Ki. 以CPA为荧光探针, 运用推导的公式, 则测定了PPARg和一些配体结合的Ki, 并首次报道了PPARg-LY171883的Ki.  相似文献   
25.
采用开环聚合、发散法以及"点击化学法"合成了线型-树状聚两性电解质.首先通过γ-苄基-L-谷氨酸酯羧酸酐(BLG-NCA)的开环聚合及发散合成法分别合成了叠氮端基聚(γ-苄基-L-谷氨酸酯)(PBLG-N3)及以炔基为内核的带有4个伯氨端基的第2.0代聚酰胺-胺(PAMAM-D2),再将二者通过"点击反应"制备的线型-树状嵌段共聚物PBLG-b-D2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利用其末端氨基引发ε-苄氧羰基-L-赖氨酸羧酸酐(ZLL-NCA)的开环聚合,获得线型-树状嵌段共聚物PBLG-b-D2-(PZLL)4,再经酸解脱除PBLG上的苄基及PZLL上的苄氧羰基,获得目标产物聚(L-谷氨酸)-b-聚[酰胺-胺-聚(L-赖氨酸)](PLGA50-b-D2-(PLL9)4)线型-树状聚两性电解质.通过核磁(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了聚合物分子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通过电导滴定法、1H-NMR、zeta电位、激光光散射(LL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圆二色谱(CD)等方法研究了PLGA50-b-D2-(PLL9)4对溶液pH值响应性.结果表明随溶液pH由酸性转变为碱性,PLGA50-b-D2-(PLL9)4显示出了多重胶束化行为,同时不对称的线型-树状分子拓扑结构影响了聚集体的形貌,在酸性pH值下形成以PLGA为核的球形胶束,而在碱性pH值下形成以PLL为核的棒状胶束,并分别伴随着PLGA及PLL链段构象从无规线团向螺旋构象的转变.  相似文献   
26.
线性变位极谱法研究VII: CAEM过程配位吸附不可逆波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属配合物在电极上的吸附和反应机制与简单物质的吸附反应机制是不一样的, 因此其理论处理方法也不同. 本文推导了不可逆电极反应过程配位吸附波(CAEM过程)常规和导数谱方程式, 并以Cu^2^+-PAR-NaOH-丙三醇体系进行了验证, 理论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27.
首先将对氰基溴化苄与3,5-二羟基苯甲醇通过Frétchet反应合成芳基苄醚树枝分子3,5[二-(4'-氰基苯甲氧基)]苯甲醇(1),1与4-硝基邻苯二甲腈合成前驱物4-{3',5'-[二-(4-氰基苯甲氧基)]}苯甲氧基邻苯二甲腈(3),然后3在乙酸锌,1,8-二氮杂二环(5,4,0)-7-十一烯(DBU)和正戊醇...  相似文献   
28.
汪莉  陈莉莉  宋永海 《化学教育》2021,42(12):35-40
目前,伴随中国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有效融合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与新形势下的线上教学是全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本校分析化学课程现有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设计构建了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线上线下教学综合考核方式,最后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9.
牛顿早就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因此在数学中考中,既要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要考查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既重视数学学习结果的考查,又重视过程、方法和推理能力的考查.近年来数学推理题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30.
金属配合物在电极上的吸附和反应机制与简单物质的吸附反应机制是不一样的,因此其理论处理方法也不同。前文提出了线性变位极谱配位吸附可逆波理论,本文推导了不可逆电极反应过程配位吸附波(CAEM过程)常规和导数极谱方程式,并以Cu~(2+)-PAR-NaOH-丙三醇体系进行了验证,理论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