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76篇
物理学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两亲性酞菁锌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磺基二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酞菁锌(ZnPcS2P2)是一种具有卷动力活性的两亲性抗癌光敏剂,本文应用紫外吸收示差光谱、稳态和动态荧光光谱及平衡透析法研究了在生理条件下ZnPcS2P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Hill位点模型,应用改进的蛋白内源荧光猝灭法求得ZnPcS2P2与BSA形成复合物的结合参数,结果与平衡透析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2.
以一种具有超强耐酸碱的表面活性剂-丁基封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晶型调节剂,利用钛酸丁酯和氢氧化钠的水热反应制备了双晶相(单斜相与锐钛矿相)TiO2,考察了丁基封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钛酸丁酯的物质的量比R、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的晶相组成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的晶相转变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具有光动力抗癌活性的两亲性光敏剂磺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酞菁羟基铝 (Al(OH)PcSP)在醇水和在水中的电子吸收光谱 ,并探讨了其聚集状态。研究表明 ,Al(OH)PcSP在醇水溶液中以单体形式存在 ,醇的碳链和羟基数对Al(OH)PcSP的单体吸收光谱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在水中 ,Al(OH)PcSP存在单体 二聚体平衡 ,二聚平衡常数为 5 730 7× 10 4 mol·L-1。Al(OH)PcSP在水中所形成的二聚体的Q带特征吸收峰位于 740 5nm ,相对于其单体特征吸收峰 (6 76 5nm)红移 ,而一般金属酞菁在水中所形成的聚集体Q带特征吸收光谱均相对于单体兰移至位于 6 30nm附近。研究了Al(OH)PcSP的荧光光谱 ,结果说明 ,二聚体的荧光很弱。  相似文献   
54.
以1,3,3-三氯异二氢氮杂茚和3-(2’,2’,4’-三甲基-3’-戊氧基)-1,3-二亚胺基异吲哚啉为原料,合成了二烷氧基取代无金属酞菁,产物经IR,UV-Vis,1H NMR及MS表征。在与相应的四烷氧基取代无金属酞菁相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产物的UV-Vis光谱中的Q带波长及其分裂程度与取代基的数目以及溶剂极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5.
本文测定了三核钼簇合物(Me4N)[Mo3(μ3O)(μCl)3(μO2CCH2Cl)3Cl3]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P212121,晶胞参数:a=12.6375(9),b=18.894(4),c=10.733(4),Mr=871.15,Z=4,Do=2.26g/cm3。晶体属离子型,其簇阴离子是由一个μ3O原子桥连于准等边三角形排布的三核钼簇骼构成,具有接近C3V的对称性。其中MoMo和Mo(μ3O)平均键长分别为2577和1980。同时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该簇合物在CH3CN溶剂中的氧化还原电位。  相似文献   
56.
不同激发波长下ZnPcSP的光敏化能力和抗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激发光的波长对金属酞菁配合物ZnPcSP光敏化产生1O2的能力和光动力抗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发波长对ZnPcSP配合物光敏化产生1O2的能力和光动力抗癌作用的影响显示了同样的规律性,波长为670um的光具有较佳的激发效率.研究结果同时说明ZnPcSP在光动力治癌中的主要光敏反应机制可能是产生1O2的Ⅱ型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57.
采用1,4-二丁氧基2,3-二氰基萘和无水氯化钴在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7烯(DBU)存在下,醇溶剂中加热回流,合成了尚未见报道的5,9,14,18,23,27,32,36-八丁氧基萘酞菁钴(Ⅱ)。并研究了溶剂种类、DBU与1,4-二丁氧基2,3-二氰基萘摩尔比、回流时间等因素对配合物产率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IR、UV-Vis光谱及TG和DTG的测定。  相似文献   
58.
八烷氧基2,3-萘酞菁锌(Ⅱ)的合成及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在强有机碱1,8-二氮杂双环[5,4,0]+--7烯(简称DBU)存在下的醇溶剂中,由“分子碎片”与锌盐通过模板反应的新方法合成了一组八烷氧基2,3-萘酞菁锌配合物(Zn(RO)8NPc, 其中R=C4H9、 C8H17、C12H25, NPc=C48H16N8)。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59.
对纳米半导体材料 SO2 -4/La-α-Fe2 O3 进行了 IR、XPS分析和比表面积测定实验 ,并制成厚膜型酒敏元件 ,探索了焙烧温度与灵敏度的关系以及气敏元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样品中 SO2 -4与 La-α-Fe2 O3 表面的金属离子 (Fe3 + 或 La3 + )结合构型是无机桥式配位型 ,SO2 -4的加入使 Fe2 p3 /2 电子结合能从 71 0 .85 e V提高到 71 2 .1 0 e V,表面 Fe3 + 在 SO2 -4的作用下显示出更正的电位 ,从而改变了半导体性质 ,由 p型转变成为 n型 ;在焙烧温度为 45 0℃烧结的 SO2 -4/La-α-Fe2 O3 元件 ,对酒精的灵敏度最高 (S=3 5 .7)、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0.
新型单取代两亲性酞菁锌的制备及其光动力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组成和结构单一的新型两亲性酞菁锌光敏剂.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出2-单羧基取代酞菁锌, 并使之与五聚赖氨酸偶联成五聚赖氨酸2-羰基酞菁锌. 综合运用各种分析及光谱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表征和确认. 研究了在光照下五聚赖氨酸2-羰基酞菁锌对3种肿瘤细胞(人源肝癌细胞Bel7402、人源胃癌细胞BGC823和人源白血病细胞K562) 与一种正常细胞(人源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的杀灭活性. 该光敏剂不仅克服了酞菁锌在水中溶解度低的问题, 且因所偶联的五聚赖氨酸对肿瘤细胞有靶向作用, 具有较高的杀灭肿瘤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