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5篇
  免费   1867篇
  国内免费   2731篇
化学   5143篇
晶体学   183篇
力学   787篇
综合类   372篇
数学   1757篇
物理学   4291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421篇
  1996年   360篇
  1995年   345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273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267篇
  1990年   243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160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122篇
  1984年   109篇
  1983年   112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75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9篇
  1974年   11篇
  1965年   20篇
  196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在暂时性和持续性缺血组家兔背阔肌切片中,可见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坏死,线粒体中出现中度深染的绒球样结构。在暂时性缺血组还见肌原纤维间有另外两种电子致密颗粒。根据颗粒的分布,大小和结构特征,可认为大颗粒是变性的线粒体,小颗粒是变性的肌质网。X射线显微分析的结果证明,这两种颗粒都含有较高浓度的钙,而绒球样结构仅含微量的钙。这说明光镜下在交性坏死肌细胞中所见的钙沉着,系发生于暂时性缺血肌肉的线粒体和肌质网中。本文结合实验结果对钙沉积的条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2.
黄原胶物化性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原胶(Xanthan Gum)是一种阴性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胞外异聚多糖,属于生物高分子。它具有增粘性、悬浮性、耐酸碱、抗盐钙等许多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探矿、钻井、食品等几十个工业部门。因此,自1961年黄原胶问世以来,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的化学结构已被测定,对它的性能研究逐渐展开。由于它是聚电解质、粘度又高、分子量又大,因此,对它的溶液性质的研究十分困难。然而,正是对它的溶液性质研究较多。本文主要综述黄原胶溶液行为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03.
本文讨论了生化反应中一个可逆两分子饱和反应,它的数学模型可近似表达为应用常微分方程性和稳定性的方法分析了参数的所有情况,得到了正初值的正半轨线的有界性、正平衡点的稳定性及极限环的存在唯一性等结论。  相似文献   
904.
905.
906.
考虑一类带有移民和瞬态拯救的Markov分枝过程. 证明了如果拯救速率可和, 则不存在过程. 在拯救速率不可和的情形下, 建立了过程存在性判别准则, 并给出了这一判别准则的一些便于验证的等价条件. 同时, 得到了过程唯一性判别准则; 证明了对给定的q-矩阵Q, 虽然存在无穷多个 Q-过程, 但不中断Q-过程却是唯一的. 给出不中断Q-过程的构造; 证明不中断Q-过程总是遍历的, 给出平稳分布的具体表达式.  相似文献   
907.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方法有很多,其中拉脱法是简单有效的一种,本实验基于拉脱法通过改变河水泥沙含量、温度进行表面张力系数测量,以探究泥沙含量、温度的变化是否会对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值造成影响,并对比分析在澄清和悬浊状态下河水表面张力系数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液体表面张力测量值与泥沙含量、温度变化有关,河水在悬浊状态下的表面张力系数整体上大于澄清状态下的表面张力系数。  相似文献   
908.
本文研究了α,ω-二元醇二苯甲酸酯与三氟乙酸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吸收光谱证明它们在基态时并未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而在激发态时则有相互作用形成激基复合物。又通过同位素效应。改变酸的种类、加入缓冲液等办法,证明激基复合物是由激发的α,ω-二乙醇二苯甲酸酯与氢质子形成的。更有趣的是α,ω-二元醇二苯甲酸酯不但可以与一个质子相互作用形成激基复合物,而且可以与两个质子相互作用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这一结论是根据实验数据满足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条件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909.
910.
吴永汉  徐秀芳 《物理实验》1990,10(5):197-199
目前混合法测比热容的普通物理实验理论和方法较为简单,散热修正也较为粗糙,结果不够准确。如果在理论上用热传导方程的数学物理方法来解该问题,所得结果虽然准确,但其数学方法十分复杂和困难,大大超出了普通物理实验范围。下面我们用较为简化的理论来讨论这个问题,得出必要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