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8篇
化学   92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制备了一种基于四羧基苯基卟啉(TCPP)的水溶性荧光探针(PEI-TCPP),PEI-TCPP对Hg~(2+)有很好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与Hg~(2+)形成的配合物稳定,其结构并不随时间、温度的增大而改变。在pH 5.0~7.5范围内,PEI-TCPP对Hg~(2+)的识别作用最强、结构最稳定;PEI-TCPP对水溶液中Hg~(2+)的检测限为50 nmol/L。根据Benesi-Hildebrand公式和工作曲线,用滴定法考察了PEI-TCPP与Hg~(2+)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其络合比为1:1,络合常数K_a为13.0 L/mmol。  相似文献   
22.
可生物降解聚酯P(DHCA-co-LA)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3,4-二羟基肉桂酸(DHCA)与D,L-乳酸(LA)经熔融缩聚法得到了新型可生物降解聚酯P(DHCA-co-LA),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该共聚物的组成与相对分子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结构明确.改变DHCA与LA单体的配比,得到的P(DHCA-co-LA)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在同一数量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紫外(UV)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共聚物的热性能、紫外与荧光性能,结果表明,P(DHCA-co-LA)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LA的投料比从0增加至50 mol%时,其Tg从132.26℃下降至99.12℃;当LA的投料比为20 mol%时,所得到的聚酯型共聚物溶液呈现最强的荧光强度;在紫外光照下,共聚物可进行环加成反应,但交联度总体较低;紫外光照65 m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交联颗粒形态稳定、有较强的荧光.X-射线衍射(XRD)测定结果显示,由结晶性DHCA和LA共聚形成的P(DHCA-co-LA)为无定形聚合物,有利于生物降解.共聚物在土壤中的降解实验表明,其降解速度随体系中LA含量的增加而减缓.  相似文献   
23.
以7-羟基-4-甲基香豆素为原料,依次与环氧氯丙烷、二硫化钠反应得一含香豆素基元的二硫化物(C-S-S-C),并以其与三丁基膦复合体系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为单体制备了末端为香豆素光响应基元的双亲性遥爪聚合物(C-PNIPAAm).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凝胶渗透色谱(GPC)、氢核磁共振(1H-NMR)等对该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显示该双亲性遥爪聚合物可在水中直接形成胶束,并以荧光素为疏水性客体考察了聚合物胶束的光控释放行为.在波长大于310 nm的紫外光照射下,聚合物链末端的香豆素单元可进行光二聚,胶束结构随之改变,因而所负载的荧光素可得到逐步有效释放.动态激光光散射(DLS)检测显示,光二聚反应使聚合物胶束平均粒径从56.6 nm增大至101.0 nm.  相似文献   
24.
PEG大分子单体的合成及纳米级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以端基反应法合成苯乙烯封端的聚乙二醇(PEG)大分子单体,用凝胶色谱和核磁共振表征它们的相对分子量和末端官能度,发现得到的大分单体的末端有较高的官能度,使该大分子单体与苯乙烯进行接枝共聚,将得到的产物逐步滴加到各种比例的甲醇-水的混合溶剂中,实验发现,接枝共聚物浓度,共聚物中PEG的含量和混合溶剂的比例对纳米微球的形成与聚集形态有明显的影响,X-射线能谱研究表明,微球表面为亲水性PEO,核为疏水的聚苯乙烯,即形成的聚集物为核-壳复合结构的纳米微球。  相似文献   
25.
采用自由基共聚制得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MPC)的共聚物, 在模板中将溶剂蒸发得到了共聚物膜.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凝胶渗透色谱(GPC)、元素分析仪(EA)、氢核磁共振(1H NM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共聚物及其膜的结构与形态进行了表征, 并测定了膜的溶胀度与表面的亲水性, 结合对牛血清蛋白(BSA)吸附研究结果表明: 共聚物膜的溶胀度随着MPC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由动态接触角(DCA)结果可知共聚物膜表面的链段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重排, MPC链段向膜表面的迁移提高了膜表面的亲水性, 降低了对蛋白质的吸附. 并通过体外血小板粘附试验对膜材料的抗凝血性能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当共聚物膜中w(MPC)=0.25时, 膜表面吸附的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 共聚物膜表现出良好的抗凝血性能.  相似文献   
26.
27.
This paper reports the preparation of antimony doped tin oxide crystalline powders by 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the sintering retention time on the thermal infrared emissivity is analysed. The thermal infrared reflectivity is measured and the optimum doping concentration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28.
张丹丹  陈明清  倪忠斌  刘晓亚 《化学学报》2008,66(17):1995-2000
以水为反应介质,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在70 ℃下合成了末端为溴原子的聚丙烯酰胺预聚体(PAM-Br). 利用水相凝胶渗透色谱(GPC)对PAM-Br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单体浓度、单体与引发剂物质的量之比和反应时间对PAM-Br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在较低AM单体与引发剂物质的量比条件下, 其聚合过程符合ATRP的基本规律. 进而使PAM-Br预聚体末端的溴原子与甲基丙烯酸(MAA)进行亲核取代反应, 得到了末端带有不饱和双键的大分子单体(MAA-PAM). 并利用霍夫曼降解制备出了部分胺解的聚乙烯胺(MAA-PVAm)大分子单体, 其结构由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核磁共振仪(NMR)的表征得到了确定. 以得到的大分子单体为反应性分散稳定剂, 与苯乙烯在乙醇/水的混合介质中进行分散共聚反应, 制得了聚苯乙烯接枝MAA-PVAm (PS-g-PVAm)复合微球, 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 微球保持规整的球形结构, 粒径分布均一, 有较好的单分散性.  相似文献   
29.
表面接枝高分子微球具有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 ,分散稳定性好 ,被用于高效催化剂的载体、药物释放控制和疾病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 ,因而引起了许多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1~ 3] .我们用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端为苯乙烯基封端的聚乙二醇 ( PEG)和聚 ( N -异丙基丙烯酰胺 )等亲水性大分子单体 .在与疏水性单体如苯乙烯等的二元分散共聚反应中 ,利用接枝共聚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 ,制备了粒径分布均一 ,颗粒表面形态光滑 ,同时表面具有功能性高分子链的微球 [4~ 8] .传统的合成高分子微球的研究主要是以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  相似文献   
30.
以普鲁兰多糖(Pullulan)为原料、三偏磷酸钠(STMP)为交联剂、甘油(Glycerol)为增塑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得到载有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的普鲁兰多糖复合薄膜。对薄膜的化学结构、透明度、耐水性能、吸水性能、水蒸气透过性能、力学性能、抗菌性以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STMP的添加量(与普鲁兰多糖的质量比,余类推)为10%、甘油添加量为30%、NaOH添加量为0.4%、左氧氟沙星添加量为1%时,得到的薄膜具有较高的耐水性、吸水性和透明度,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等,在水中浸泡24 h后的质量损失为38.74%,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到近100%,生物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