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化学   163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5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鲁米诺-二甲亚砜-氢氧化钠体系化学发光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红  苏克和  车万锐  杨勇  陈新  文振翼 《化学学报》2006,64(19):1981-1987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B3PW91/6-31G**方法研究了鲁米诺-二甲亚砜-氢氧化钠化学发光反应体系中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的分子结构和振动频率, 用B3PW91/6-311+G(3df,2p)方法获得反应能量以及用时间相关(Time Dependent, TD)的B3PW91/6-311+G(3df, 2p)方法进行电子激发能态分析. 研究结果支持了下列化学发光反应通道: LH2(1A)+OH →LH2•OH(1A)→LH(1A)→L·-(2A)→TS1(3A)→LO22-(3A)→TS2(3A)→AP2-*(?3A)→AP2-(X3A)+, 最后即AP2-*回到基态发光; 或AP2-*(?3A)→AP2-*(?1A)→AP2-(a1A)+, 即激发态势能面交叉后的单重态跃迁发光. 它们在可见光区域主要有400~460和500~530 nm的强吸收谱带, 与实验结果符合. 研究还表明, 质子化的鲁米诺能量将大幅度降低, 说明酸性溶液导致鲁米诺的反应活性降低, 从理论上解释了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溶液须呈碱性, pH值影响发光反应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52.
双端羟基聚苯乙烯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α,ω-双羟基聚苯乙烯的合成条件,比较了不同双活性引发剂及不同溶剂的极性对苯乙烯阴离子聚合,特别是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研究了用环氧乙烯使活性聚苯乙烯羟基化的反应,并探讨了聚苯乙烯氧负离子的缔合现象。  相似文献   
53.
镧系元素的双(十七钨二砷)杂多酸钾的合成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福  陈新  王恩波  阎德怀  刘宗绪 《化学学报》1988,46(12):1168-1174
本文报道了镧系元素的杂多钨砷酸钾K17[Ln(As2W17O61)2].xH2O(Ln=La, Ce,Pr, Nd, Sm, En, Gd, Tb, Dy, Tm, Yb)的合成方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 紫外, 红外, 差热, X光电子能谱, 有效磁矩及极谱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4.
蜘蛛吐丝过程中钾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蜘蛛Nephila丝腺体和丝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钾在丝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在丝腺体中的含量.同时,在蜘蛛丝蛋白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溶液出现乳白色浑浊,表明有呈β-折叠构象的微纤产生.浊度测试发现,丝蛋白微纤会逐渐聚集成较大颗粒而在溶液中形成沉淀.另外,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亦证明钾能够使蜘蛛丝蛋白膜发生从无规线团/螺旋到β-折叠的构象转变.有理由认为钾在蜘蛛吐丝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的存在有利于丝蛋白形成β-折叠结构.  相似文献   
55.
以硝酸钴、4,4’-(六氟异丙基)二(苯甲酸)(H2FBA)和1,2-二咪唑基二甲苯(OBIX)或4,4’-二咪唑基二甲联苯(BIMB)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得到2个结构不同的配位聚合物[Co(OBIX)(FBA)]n1)和[Co2(BIMB)2(FBA)2]n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并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它们的单晶结构。配合物1中2个钴离子通过2个OBIX配体桥连成一个24元大环,它再通过FBA配体连接成一维管状结构,而配合物2中钴离子通过两种配体连接成一维左右两种螺旋结构,2种螺旋结构通过交替互锁形成二维层状结构。结果说明了辅助配体在配合物组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基于动物丝蛋白的人工纺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丝,特别是蜘蛛丝近年来由于其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但是天然动物丝的应用由于种种原因而受到各种限制,因此人们期望通过人工纺丝获得性能与天然动物丝相近的人工丝纤维。本文就采用动物丝蛋白进行人工纺丝的历史和现状,从再生蜘蛛丝蛋白、重组蜘蛛丝蛋白和再生蚕丝蛋白等方面进行综述,比较了天然动物丝和人工丝纤维的力学性能,并且探讨了人工生物模拟纺丝制备高性能人工丝纤维(超级纤维)的前景。  相似文献   
57.
利用电学测量方法结合二次离子质谱(SIMS)技术对金属Ag和Al与YBa2Cu3O(7-x)(YBCO)超导薄膜接触界面电学性质和互扩散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由于Ag和Al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二者与YBCO界面的互扩散特性有明显不同.这些不同影响到接触界面的电学性质和接触窗口下YBCO的超导性能.在Ag/YBCO样品中,在高于350℃以上的温度下氧气氛中退火将引起Ag和O的界面互扩散,但对YBCO体内O的分布及YBCO的超导性能影响不大,且有利于在界面形成好的电学接触;在Al/YBCO样品中,在高于350℃以上的温度下氧气氛中退火后,界面则主要发生O向Al膜体内的扩散,并在Al和YBCO界面生成一不导电的氧化层,这些将影响到YBCO体内O的分布和接触窗口下的YBCO的超导性能.在合适的退火条件(约500℃氧气氛中)下退火,Ag与YBCO将形成小的接触电阻,利用剥离工艺制备的样品,其界面接触电阻率ρ(ρc=R×A)高于是10(-6)Ωcm2.  相似文献   
58.
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矿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曹惠  陈新  邵正中 《化学学报》2008,66(18):2059-2064
在以静电纺丝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P)/丝素蛋白(SF)复合纤维的前提下, 采用同轴共纺法获得了以HAP为“芯”、SF为“皮”的双组分电纺纤维(电纺膜), 并通过扫描和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电纺纤维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HAP均存在于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纳米纤维中, 但同轴共纺法不仅可以避免HAP/SF共混电纺时pH值对丝素蛋白结构的影响, 并且能大大提高电纺膜中HAP的含量. 同时, 我们还分别以SF纤维、HAP/SF复合纤维和HAP/SF“皮-芯”纤维作为有机基质, 对羟基磷灰石在其上的矿化过程进行了探索, 结果表明含较多羟基磷灰石的HAP/SF“皮-芯”纤维更有利于矿化的进行.  相似文献   
59.
本文给出了一种拍摄白光再现全息图装置 ,所拍的全息图在阳光或白炽灯照明下清晰地再现被拍的物体形象  相似文献   
60.
然聚电解质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配合物膜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前荣  陈新  邵正中 《化学学报》2005,63(4):259-262
制备了一种新型聚电解质膜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配合物膜, 并对膜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 同时考察了不同配比的配合物膜对模型蛋白质溶菌酶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在碱性条件下(pH=9.2), 随着羧甲基壳聚糖含量的增加, 膜对溶菌酶的吸附能力也随之增强; 当羧甲基壳聚糖的含量为w=40%时, 膜的吸附性能较佳, 可达92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