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6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1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非结构化网格的VOF算法,根据相界面网格的相函数值对相界面网格进行自适应细化与合并,通过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界面构造方法构造相界面,在适量增加网格单元数量的情况下提高了计算的精度。该方法随着时间及相界面的变化无需重新整体生成网格,算法效率较高。经典算例的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自适应网格方法计算得到的结...  相似文献   
252.
根据Dorenbos能级模型的推论,利用掺杂Yb3+和Er3+对典型的长余辉材料SrAl2O4:Eu2+,Dy3+(简称SAO:ED)的发光特性(发光强度和余辉时间)进行调制.在发光特性分析中,发展并使用了一种简便易行的解析模型,而不是常用的多项e指数衰减函数的经验模型.研究发现,正如Dorenbos所预言的,Yb+3掺杂确实能够提高SAO:ED的发光强度;但进一步研究发现,Yb3+不完全是发光中心,而是一种辅助激发中心.Er3+掺杂效果也和Dorenbos的预言相同,即它是一种俘获中心;但是当Er3+和Yb3+共掺杂时,Er3+却有一种脱俘作用,使得初始发光强度增强,衰减常数变小,但蓄光能力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53.
本文搭建了微流体实验平台,对T型微通道内微液滴的对称被动破裂进行可视化实验研究,探索微液滴破裂的机理。采用横截面为200μm×100μm或100μm×100μm的微通道,用改性硅油和花生油作为连续相,去离子水作为离散相,在毛细数为0~0.1的范围下,捕捉到了T型微通道被动破裂的隧道破裂、不连续阻塞破裂、永久阻塞破裂和未破裂等四种流型,绘制了流型图并获得了临界毛细数与微液滴的无量纲轴向长度经验关联式,用来预测不同结构及尺寸微通道发生破裂等与未破裂的条件.  相似文献   
254.
通过控制混凝土板的厚度、混凝土板中还原铁粉掺量、在混凝土板中加钢丝网,研究混凝土板对电磁波的反射和透射性能。反射率测量采用弓形架测试方法,透射衰减测量采用两端口测试方法。混凝土板对电磁波的反射率测试频段为2~18GHz,透射衰减测试频段为12~18GHz。不同的混凝土板对电磁波的反射率在-5dB左右。40mm厚的混凝土板中还原铁粉的掺量超过200kg/m3时,电磁波的透射衰减量可达到-50dB以上。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混凝土板的厚度、混凝土板中还原铁粉掺量和钢丝网对反射率大小影响较小,对透射衰减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55.
高精度直流传感器DCCT标准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斌  陈素颖  程健  张旌 《中国物理 C》2008,32(Z1):43-45
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改造工程(BEPCⅡ), 磁铁电源系统大量使用了电流型直流传感器(DCCT)作为电源的反馈和回采器件. 为了能够对DCCT的性能进行检测和校准, 设计研制了高精度直流传感器DCCT标准测试系统. 该测试系统主要由PC工控机、7.5数字万用表、超高精度直流传感器和高精度直流稳流电源构建而成. 论文中主要介绍了测试系统的功能和系统软、硬件结构, 并给出了测试系统在实际DCCT检测中的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256.
Madaline网络分离重叠光谱峰在灰色体系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慧生  吴玉田  陈斌 《分析化学》1999,27(8):875-880
将Madaline网络分离重叠光谱峰法应用于组成范围已知的灰色体系进行分析。模拟数据研究表明:当测量误差在「-0.005,+0.005」范围内,且所含组分峰形相同但峰位不同时,最低检测限是峰位差不小于1.5nm。15相实际样品分析表明:本法能给出比较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57.
设{W(t),t>0}是标准Wiener过程,M(t)=max|W(s)|,v(t)是M(t)的定位,即|W(v(t))|=M(t),本文证明了((1/t)v(t),(M(t))/(2tloglogt~(1/2)))的极限点集(t→∞)以概率1是K={(x,y),0≤x≤1, 0≤y≤1,x≥y~2}.  相似文献   
258.
酚氧树脂/聚(4-乙烯基吡啶)高分子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元素分析、DSC、FTIR、紫外光谱及XPS等手段对酚氧树脂和聚(4-乙烯基吡啶)在氯仿中溶液共混形成的高分子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相应的共混物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得的各复合物的组成相同,其值与组分分子中的链节等摩尔比一致;而共混物也为相容体系,其组成与两高分子组分的投料比对应。基于实验结果,揭示了复合物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59.
金属玻璃在低温高应力条件下容易生成剪切带而导致结构的破坏,大大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三种Cu64Zr36(不带缺口、一侧带缺口、两侧带缺口)金属玻璃板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带缺口金属玻璃板试样在低温高应力的拉伸过程中会自发出现局部剪切转变区,发生剪切局部化,继续拉伸会在与加载轴大约成45°方向上形成剪切带。剪切带的形成与剪切转变区的分布和局部化有关,带缺口比不带缺口的试样会更早出现应变局部化,即在较低的拉伸应变下便形成剪切带,其拉伸强度也相应较低。相同条件下,一侧带缺口与两侧带缺口的试样在拉伸强度上几乎相同,但两侧带缺口试样的应变局部化程度稍低,主要是两侧缺口处均出现了剪切转变区,导致其分布和局部化不够集中,这也是形成主剪切带和次剪切带的主要原因。以上结果为进一步从原子尺度理解金属玻璃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特征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260.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若干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课堂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喜欢学习 ,具有能自主地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这已经成为各位数学教学同仁的共识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数学 ,兴致颇高地探究数学问题呢 ?本人觉得以课堂为阵地 ,通过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 ,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载体 ,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 .它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最基本方法 ,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