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2篇
物理学   27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激光三角法具有非接触测量、测量范围大、相对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环境适应性强等多种优点, 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三角测量的理论公式具有非线性特征, 而且光学结构参数(a、b、θ)等在现实工程中具有不可测性。研究了三角测量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选用多项式展开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多项式的方法求解模型系数, 提出了根据最大相对拟合残差要求、结合相关系数用于控制拟合多项式阶数的评价方法, 并通过实际光学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达到了0.01%的相对误差。最小二乘法拟合多项式的方法对于激光三角位移传感器的标定和系统误差消除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电方法解决多发导弹测角的技术途径。示踪器向地面发射的脉冲光被跟踪目标的摄像机接收,解算出光斑和目标的偏角,形成制导修正依据;借助时序控制,使示踪器发光与相机曝光同步;设置各枚示踪器发光顺序,使摄像机每个曝光期内,只有目标或指定的导弹光斑进入,通过对像机视频图片的编组,可形成各枚导弹与目标的序列图片,实现各枚导弹独立制导。通过试验,在PM2.5指数为120的情况下,传输距离达到9 000 m,并实现100 Hz双光源切换,编码精度达到1 μs。该模式可满足探测距离和导弹区分。  相似文献   
23.
为实现对距离4 km目标100 Hz振动特征的提取,提出利用激光微多普勒手段增强导弹目标辨识能力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偏振分光的激光发射/接收/电视共孔径系统,这种能够二级稳定的系统适应于弹载环境,利用光纤选通完成光程自动补偿,实现相干光匹配,采用本振/回波信号相干法,用线宽300 Hz的本振光调制后形成探测脉冲光,可提高探测距离,并避免回波与本振光因大气衰减而导致的错峰,由FPGA/DSP构建的傅里叶变换电路可获取时频曲线信号,频移为36 kHz时可实现目标的辨识。  相似文献   
24.
用结构函数的方法建立了SiC粗糙表面的分形模型,用rms粗糙度Δ,分形维数D,以及相关长度L三个参量来刻画表面高度的自协方差函数,并提出了参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分形模型的基础上,能计算出SiC/SiO2界面对沟道电子的粗糙散射.  相似文献   
25.
在0.1mol/L H2SO4底液中,用碳糊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多巴酚丁胺,阳极峰电位为0.46V(υS.SCE),峰电流与多巴酚丁胺的浓度在3.0×10-9~1.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检测下限为1.5×10-9mol/L,回收范围为94.00%~102.59%,相对标准偏差为3.1%(n=9).本文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
基于等腰棱镜和单摄像机设计了一款小型化工业内窥镜系统,它能够同时获取同一场景的两个视图并在单帧CCD图像上显示。通过建立系统结构参数模型,分析测量范围对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距离测量时,测量范围小系统误差小,随着测量范围变大测量误差也会变大,并且在沿着直线ω12方向,误差变化平缓。利用该系统测量高精度标定板的方格尺寸,测量误差达到微米量级,平均误差为2.06%,符合工业应用需求。文章系统结构紧凑,系统参数相对较少,对工业内窥镜的结构设计与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光电仪器之间的轴系补偿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文建 《应用光学》2003,24(4):42-45,5
综合光电系统经常会同时拥有多个光电仪器,各仪器之间利用计算机通讯实现协同工作。为了达到整个光电系统要求的精度,不但需要严格保证各光电仪器自身的轴系和测角精度,而且要保证各仪器之间的坐标基准精确一致。实际工程中前者易于实现,后者不易保证,即各种光电仪器的坐标系之间经常出现误差。本文利用坐标变换方法将各坐标系转换成统一坐标,前后两者的差值即为补偿量,用计算机进行自动补偿以满足系统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8.
共轭链长及羰基位置对分子二阶极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引入外场微扰的CNDO/S-CI方法,计算一系列二苯基烯酮类化合物的分子二阶极化率(或二阶非线性光学指数)γβvcc值选取了苯环上含不同取代基团的化合物,从羰基在共轭链中的位置及共轭链长度方面,探讨了其微观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共轭链中羰基位置对βvcc值得重要的影响,并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对于苯环上取代相同基团的化合物,其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随共轭链长度的变化成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29.
多光谱多光轴自动校准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具有红外、电视和激光的光电仪器进行多光谱多光轴自动校准的方法.指出在武器系统的设计中,如果条件允许,可在光电仪器的后方设置一个校准棱镜箱(或折反式自准凹面镜组件),以便在控制电路中加入电十字线跟踪产生器等功能单元,使武器系统实现行进间或飞行中自动校准.  相似文献   
30.
无机含氧酸的氧化还原稳定性的规律问题是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一般都是从含氧酸的酸性、空间结构、成酸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及含氧酸被还原成单质所需破坏的化学键的数目等方面进行定性的讨论,几乎未见从含氧酸的分子结构上进行讨论的报道。本文主要探讨含氧酸的中心原子接受电子的能力,中心原子接受电子的轨道半径大小及含氧酸的分子对称性等因素对含氧酸氧化还原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计算最高正价含氧酸还原成稳定单质的标准电极电位的经验公式,并从对称性角度出发,对同种中心原子的变价含氧酸氧化还原稳定性规律进行了定性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