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03篇 |
晶体学 | 4篇 |
力学 | 6篇 |
综合类 | 2篇 |
数学 | 17篇 |
物理学 | 6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91.
192.
集成具有一序列微流控操作单元的芯片实验室技术,在微流控通道内铺陈金属纳米粒子(尤其是金、银以及铜纳米粒子)作为衬底,泵入多通道微纳升分析物,用于联用表面增强光谱在痕量、实时、原位、过程反应等检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联用检测技术集成了芯片实验室和表面光谱两种技术的优点:芯片实验室技术集成流程式分步操作,实现筛选取样,分段、实时反应检测,减小样品量,稳定测试环境等优势以及表面增强光谱的光谱响应快,灵敏性和选择性强、原位检测等优点。借助于Drude模型以及适当的边界条件,外电场引发金属颗粒价电子的局域等离子振荡,并推导了产生共振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增强以及受激感应偶极子振荡产生表面拉曼增强的物理电磁增强机制。综述了芯片实验室表面局域等离子检测在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应用,检测通道的增加促使检测效率有较大的提高,同时检测限能力获得较大的突破。综述了芯片实验室技术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公共安全、生物医学、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高度灵敏性以及指纹性应用于痕量检测。根据芯片实验室技术在研究开发和应用已经获得不断的进展,结合3D打印技术,精准控制多通道结构尺寸,更好地满足设计的需求。表面等离子增强光谱以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表面光谱检测技术在应用上日趋成熟,获得突破传统显微镜的光学极限的分辨能力。这种联用技术在实际定性或者半定量痕量分析检测应用中具有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3.
在SiO2玻璃衬底上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分别沉积Ti和Ti/Al膜,经电化学阳极氧化成功制备了多孔TiO2/SiO2和TiO2/Al/SiO2纳米复合结构. 其中TiO2薄膜上的微孔阵列高度有序,分布均匀. 实验研究了Al过渡层对多孔TiO2薄膜光吸收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无Al过渡层的多孔TiO2薄膜其紫外吸收峰在27
关键词:
2薄膜')" href="#">多孔TiO2薄膜
阳极氧化
紫外光吸收 相似文献
194.
195.
196.
自石墨烯被发现以来,二维材料因其优异的特性获得了持续且深入的探索与发展,以石墨烯、六方氮化硼、过渡金属硫化物、黑磷等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相关研究层出不穷.随着二维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探索的不断发展,单一材料性能的不足逐渐凸显,研究者们开始考虑采用平面拼接和层间堆垛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来弥补单一材料的不足,甚至获得一些新的性能.利用二维材料晶格结构的匹配构建异质结,实现特定的功能化,或利用范德瓦耳斯力进行堆垛,将不同二维材料排列组合,从而在体系里引入新的自由度,为二维材料的性质研究和实际应用打开了新的窗口.本文从原子制造角度,介绍了二维平面和范德瓦耳斯异质结材料的可控制备和光电应用.首先简要介绍了应用于异质结制备的常见二维材料的分类及异质结的相关概念,然后从原理上分类列举了常用的表征方法,随后介绍了平面和垂直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光电性质及器件应用做了简要介绍.最后,对领域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7.
在SiO2玻璃衬底上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分别沉积Ti和Ti/Al膜,经电化学阳极氧化成功制备了多孔TiO2/SiO2和TiO2/Al/SiO2纳米复合结构.其中TiO2薄膜上的微孔阵列高度有序,分布均匀.实验研究了Al过渡层对多孔 TiO2薄膜光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Al过渡层的多孔 TiO2薄膜其紫外吸收峰在270 nm处.且峰强不随阳极氧化工艺参数调节;而有Al过渡层的多孔TiO2薄膜其紫外吸收峰红移至293 nm处,峰强和峰形不仅受阳极氧化电压调节而且受Al过渡层厚度的影响也很敏感.进一步分析了两种结构在吸收边附近的光跃迁特性.这些结果对基于多孔 TiO2的光伏电池和紫外光传感器的应用研究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98.
THE RAMAN SCATTERING OF CARBON NANOTUBES PRODUCED IN DIFFERENT INERT GASES AND THEIR PRESSURES BY ARC DISCHARGE 下载免费PDF全文
First- and second-order Raman spectra of carbon nanotubes produced in helium and argon atmospheres at a pressure ranging from 11 to 92 kPa by arc discharge have been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The position and bandwidth of the spectral lines depend on the kind of inert gases and their pressure. The Raman spectra of the nanotubes produced in argon gas atmosphere are much more similar to that of polycrystalline graphite than those of the nanotubes produced in helium gas atmosphere. The position and bandwidth of nanotube Raman peaks change with gas pressure in arc discharge because different diameter distribution of nanotubes is produced at different inert gas pressure. The Raman spectra of nanotubes produced at high pressure is much more like that of graphite than those produced in lower pressure 相似文献
199.
200.
基于CLBGK模型,通过引入浓度分布函数,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顶盖驱动的复合方腔内的双扩散混合对流现象进行了研究,复合方腔由多孔介质区域和纯流体空间组成.在Richardson(理查德森)数Ri=1.0,Lewis(路易斯)数Le=2.0,Grashof(格拉晓夫)数Gr=104和Prandtl(普朗特)数Pr=0.7时,分析了孔隙尺度下多孔介质层不同位置及浮升力比(-5.0≤N≤5.0)对复合方腔双扩散混合对流的影响.给出了浮升力比N及多孔介质层位置影响下的高温高浓度壁面上的平均Nusselt(努赛尔)数Nuav、平均Sherwood(舍伍德)数Shav及当地Nusselt数Nulocal和Sherwood数Shlocal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