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58篇
物理学   1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1,4-丁二醇(1,4-BDL)在Pt电极及以Sb和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1,4-丁二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可显提高1,4-丁二醇电催化氧化活性.与Pt电极相比,1,4-丁二醇在饱和吸附Sb原子的Pt电极上氧化的峰电位负移了0.20V,峰电流增加了1.5倍.相反,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饱和吸附的S原子抑制了1,4-丁二醇的氧化.  相似文献   
62.
陈声培 《电化学》1996,2(4):454
最新电化学技术应用文献摘引IndexofRecentLiteraturesinElectrochemicalTechniqueannitsApplications能源的储存与转换铅/酸电池及相关内容书刊:1984-94十年汇编DAJRand,Jour...  相似文献   
63.
运用电化学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了1,3-丁二醇在以Sb和S修饰的Pt电极上的氧化过程。结果表明Sb和S修饰都能抑制1,3丁醇的解离吸附。红外数据指出Sb的存在使1,3丁二醇氧化产物同时含有羰基物种和CO2,而S修饰的Pt电极上以羧酸物种为主。  相似文献   
64.
利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 ,红外显微镜和X Y扫描平台 ,通过设计和研制原位红外显微池和计算机接口及控制软件 ,建立了电化学原位扫描显微红外反射光谱 .研究工作显示 ,这一新的空间分辨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技术不仅可以获得固 /液界面环境中表面微区振动光谱的信息 ,还可以用于电极表面红外成象 .获得的CO在Pt多晶电极表面吸附性能的化学图象在 10 -2 cm尺度上给出电极表面微区反应性能的不均一性及其分布 .  相似文献   
65.
Pt(110)/Sb电极上甲酸的电催化氧化特征和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b在Pt(110)晶面上不可逆吸附电化学特性及甲酸在Sbad修饰Pt(110)电极[Pt(110)/Sb]上的电催化氧化特征及其反应动力学.发现当扫描电位的上限Eu≤0.45V时,Sbad可稳定地吸附在Pt(110)表面上,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甲酸的解离吸附.与未修饰的Pt(110)上的结果相比,在Pt(110)/Sb上甲酸氧化的峰电位负移了0.35V.当θSb=0.126时,Pt(110)/Sb电极对甲酸的电催化活性最高.还研究了Pt(110)/Sb上甲酸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定量解析了不同θSb下甲酸氧化的速度常数kf和传递系数β.  相似文献   
66.
CO在载钯分子筛薄膜电极上的增强红外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Y分子筛超笼为微型反应器,通过“瓶中造船”技术合成钯原子簇(Pd13).并首次把粗糙的分子筛薄膜电极引入到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研究,发现了一类新的增强红外吸收现象.与金属钯电极相比,CO红外吸收带的谱峰强度显著增加,半峰宽加宽.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增强红外吸收取决于钯原子簇的纳米尺度及分子筛超笼的特殊环境.  相似文献   
67.
固/液界面电化学体系与超高真空电子能谱双向转移及其研究系统的建立和对Pt/Bi_(ad)电极表面化学状态的研究孙世刚,陈声培,陈宝珠,徐富春,薛国庆,林文锋,葛福云(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科学仪器系,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68.
运用电化学方法,研制了三种表面合金(PbSbPt/GC,SbPt/GC,PbPt/GC)电催化剂,发现在草酸还原生成乙醛酸的电有机合成中这些表面合金电催化剂有较高的活性,其起始还原电位分别比在Pb阴极上(1.1V)提前了0.48~0.70V。这三种表面合金电催化剂的活性次序为:PbSbPt/GC>SbPt/GC>PbPt/GC。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在这些表面合金电极上草酸还原产物主要为乙醛酸。  相似文献   
69.
应用巨正则系综统计法处理液/液界面(ITIES)双电层体系。根据MVN模型,假定溶液中离子可穿入界面内层(定向溶剂分子层),由体系(内层)巨正则配分函数导出内层微分电容(C1)统计表达式,拟合计算C1随该层表面电荷密度(σm)变化关系。理论同时表明,C1与σm涨落存在确定关系  相似文献   
70.
运用原位FTIRS,UV/Vis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乙腈溶液中「OsⅣ(N)(NH3)4」(CF3SO3)3在GC和Pt电极上的还原过程。结果首次在Pt电极上检测到桥氮物种υ(N≡N)的红外谱峰,位于2019和1970cm^-1附近,分别指认为「Ⅲ,Ⅱ」和「Ⅱ,Ⅱ」混合价桥氮俄络合物。为进一步探讨桥氮偶联过程提供了新的谱学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