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118篇
物理学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31.
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荧光联用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分离技术,毛细管电色谱(CEC)结合了毛细管电泳的高效性和高效液相色谱高选择性的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CEC的基本原理、常用色谱柱和检测器。重点针对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该方法在生物、医药、环境等诸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2.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检测水产品中15种喹诺酮类药物(氟罗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洛关沙星、单诺沙星、奥比沙星、双氟沙星、沙拉沙星、司帕沙星、口恶喹酸、萘啶酸、氟甲喹)残留量的方法.试样中残留的喹诺酮类药物采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正已烷液液分配脱脂后,以强阳离子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对液/质分离条件与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喹诺酮类药物在分析过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15种喹诺酮类药物在1.0~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24~0.9992.在0.002~0.04 mg/kg浓度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9.9%~93.8%;相对标准偏差为4.8%~14.6%.方法可满足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检测与确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3.
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亚甲蓝及其代谢物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水产品中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天青A、天青B、天青C残留的方法并用于样品检测.试样中残留的药物以含离子对试剂对甲苯磺酸的乙酸铵缓冲液-乙腈提取,二氯甲烷反萃,MCA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液相色谱测定.对提取、净化及仪器分离分析条件进行了探讨,对亚甲基蓝在分析过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水产品中4种化合物在0.005~0.5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 9946~0.9978.在0.005~0.5 mg/kg浓度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9%~93.2%; 相对标准偏差为3 3%~11.9%; AZA、AZB、AZC、MB的检出限分别为1.27、0.98、1.48和1.33μg/kg.方法稳定可靠,可满足水产品中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