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5篇
  免费   1103篇
  国内免费   1544篇
化学   2864篇
晶体学   101篇
力学   540篇
综合类   232篇
数学   1080篇
物理学   266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3篇
  1974年   11篇
  1965年   17篇
  196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352.
加巴喷丁是一种抗癫痫新药,为1-(氨基甲基)-环己烷乙酸。其测定方法从结构上分析可以用非水滴定法,文献[2]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衍生化后),加巴喷丁可见光区无吸收,紫外光区吸收太小,文献[3]中未见茚三酮显色法测定加巴喷丁的报道,此法适用于痕量加巴喷丁的测定。  相似文献   
353.
环孢霉素A(Cyclosporin A)是一种20世纪80年代引入临床的新的十一环多肽抗生素.因其毒性小,有较高的选择性,在临床上将其用于脏器移植中抗排异反应的首选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354.
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荧光性质[1,2],在DNA拓扑酶抑制剂、HIV逆转录酶的抑制剂、分子探针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3]。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一类活性很强的内吸型杀菌剂,它的主要作用方式是植物病原的R-微管蛋白结合,破坏R-微管蛋白的功能,抑制真菌的有丝分裂和形态建构。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病菌的抗生越来越强,导致在部分地区失效,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所以迫切需要寻找高效、新型的杀菌剂。近些年来,二茂铁衍生物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杀菌、杀虫、抗炎及调节植物生长等…  相似文献   
355.
亚硝酸根和硝酸根与肉制品中的蛋白质结合,能较长时间保持食品的色香味不变;同时,亚硝酸离子对梭状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防腐性。但亚硝酸根还能与仲胺类物质生成亚硝胺而致癌[1]。因此食品卫生要求严格控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一般硝酸盐含量应小于500 mg/kg,亚  相似文献   
356.
平面双核铜酞菁催化氧化硫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苯酐-尿素路线合成了八羧基铜酞菁(CuPc)和十二羧基双核铜酞菁(Cu2Pc2), 研究了两种铜酞菁对巯基乙醇的催化活性, 推测出了双核铜酞菁的催化机理, 并考察了pH值、催化剂浓度和温度对双核铜酞菁催化氧化巯基乙醇的影响. 实验发现, 单核铜酞菁对巯基乙醇无催化活性, 而双核铜酞菁对巯基乙醇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双核铜酞菁的催化活性在pH=11时最大; 催化活性随催化剂浓度和温度升高而提高; 此催化反应为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357.
活性碳纤维阴极电芬顿反应降解微囊藻毒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碳纤维作为阴极,通过电芬顿反应降解水中微囊藻毒素(MCRR,MCLR)的电化学方法系统考察了电流密度、pH值和Fe2+浓度等因素对微囊藻毒素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Fe2+浓度为1.0mmol/L和电流密度为6.6mA/cm2条件下,电化学处理60min,MCRR(8.81mg/L)去除率为75%,MCLR(6.36mg/L)去除率为94%.证明过氧化氢可以通过电化学还原在活性碳纤维阴极表面高效产生,微囊藻毒素可被高效降解去除.  相似文献   
358.
 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作为环己酮肟的溶剂,考察了溶剂极性对B2O3/TiO2-ZrO2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除乙醇外,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己内酰胺的收率逐渐提高. 在所考察的溶剂范围内,当采用极性最强的乙腈为溶剂时,B2O3/TiO2-ZrO2的催化性能最佳,连续反应9 h,环己酮肟的转化率为100%,己内酰胺的选择性高达98.6%. 极性较强的溶剂可显著改善B2O3/TiO2-ZrO2催化性能的原因主要是其有利于反应所生成的己内酰胺从催化剂表面快速脱附,从而可抑制己内酰胺进一步发生聚合及分解等副反应.  相似文献   
359.
吴晓苹  王玲  施点望  陈天文  谢增鸿  阎超 《色谱》2005,23(4):434-434
吡喹酮和克螨特是新型抗寄生虫药,在水产养殖中被作为渔药复配剂。二者均为受热易分解物质,其残留分析可采用色谱法、光谱法以及生物检测法,但对二者的同时分离检测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同时测定了鱼组织中二者的残留。  相似文献   
360.
具有自修复能力的聚合物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项性能已经达到工程材料指标要求的聚合物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裂纹,进而在使用过程中包藏着隐患,直至丧失使用价值。裂纹的早期修复,特别是自修复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两类修复机制,即共价键与非共价键愈合,重点分析了近年来按共价键机理愈合、具有自修复能力的聚合物材料的研究成果、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