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3篇
物理学   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闫靓  陈克安  金义 《应用声学》2006,25(5):319-325
本文提出分别采用“不愉悦度”和“不愉悦概率”作为衡量低频噪声主观感觉的整体评价指标,并确定出评价等级与相应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人工产生的低频纯音为研究对象,结合“5点4级”评价尺度,采用语义细分法,设计并完成了实验室主观评价实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后发现:(1)“不愉悦度”与“不愉悦概率”两种感觉指标的评价结果之间及其各自所确定的评价等级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2)A,C及线性声级均可用于衡量低频纯音的不愉悦度,三者的衡量效果基本一致;(3)不同频率低频纯音的不愉悦度随声压级的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加筋对双层结构低频隔声及有源控制的影响,分析了筋条数目及布放位置对双层加筋结构低频隔声性能、有源控制策略选取及有源隔声性能的影响。首先利用模态叠加与声-振耦合理论对双层加筋结构建模,然后采用数值算例对上述问题展开探讨。研究发现,筋条数目增多或筋条靠近基板的中间位置布放,将有利于双层加筋结构低频隔声性能的提高。对于有源控制措施,声控制策略与力控制策略相比,前者的控制效率较高且降噪效果较好。由于筋复杂的耦合影响,添加多条筋或筋条靠基板中间布置时有源控制效果减弱,需施加多个点源才能获得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理解多层有源隔声结构的物理机理,同时优化被动隔声结构,需深入分析三层结构中声能量的传输规律。首先对三层板腔结构建模并求解系统的振动响应,然后用数值方法求解平板向封闭空间辐射声的声传输阻抗,并计算各层结构的辐射声功率。最后,通过分析各子系统所占的能量及各层结构四类模态组辐射声功率的变化获得声能量的传输规律。结果表明,按模态类型的不同,能量传输可等效认为存在四个传输通道,各通道的能量传输具有相似的带通特性,其成因在于不同的平板与空腔模态对的耦合强弱不同。   相似文献   
14.
基于声场复现的有源噪声控制支撑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克安  胥健  王岩 《应用声学》2018,37(5):743-750
有源噪声控制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低频噪声控制技术,目前已在部分场合取得商业化应用,然而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声场复现技术为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该文论述了声场复现的两种实现方式(声场重构和声场再现)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现状及其在有源控制技术开发中的应用,尤其是基于声压匹配法的初级声场重构、基于球阵的声场再现以及电声器件布放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以表征物理属性的导纳特征为中间量,提取与加筋板材料属性有关的冲击声特征。先用相关分析方法获得金属加筋板物理属性的导纳特征表达以及导纳特征与冲击声特征之间的联系,间接得到表征声源物理属性的冲击声特征,然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验证不同特征在金属加筋板材料分类辨识中的性能。结果表明,所得的4组冲击声特征能准确识别出不同的材料,单个特征的识别率与对应材料属性的可分程度有关,理想冲击声声特征比音色特征的平均识别率更高。由此可见,利用导纳特征提取与材料属性相关冲击声特征的方法是有效的,且所提的特征能够很好的反映声源材料属性。   相似文献   
16.
圆柱腔低频声场的球谐函数分解及声场再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岩  陈克安  玉昊昕  胥健 《声学学报》2018,43(4):719-727
针对圆柱腔低频声场的球谐函数分解,提出了基于移动式球形传声器阵列(简称球阵)测量的空间域直接求解法。利用空间域测量数据,在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框架下通过一次线性方程组求解,获得整体坐标系下的声场展开系数。首先讨论了感知矩阵的列相关性,比较不同球阵形式及球面采样点数目,不同球谐函数截断阶数以及空间测量位置等的影响。随后在飞机舱室模型内利用文中提出的方法求解声场展开系数,再现腔内水平面的声压分布,并与传统球坐标变换方法做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空间域直接求解法,通过球面随机挑选10个采样点的刚性球阵在声腔3个位置进行声场测量,不仅能够有效求解声场展开系数,而且声场再现精度更高,同时计算效率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闫靓  陈克安 《声学学报》2011,36(1):43-50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车辆噪声的双耳自相关函数(ACF)因子,确定了车辆噪声的原始听感与决定其代表性听觉感知属性的主导听感,并从各类听感描述因子与基本因子的变化规律角度,分析了车辆噪声主观烦恼度的形成机制.首先,依据车辆噪声的ACF特性,对既有ACF因子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提出平均起伏度(EMD)与包络衰减率(ESM)...  相似文献   
18.
闫靓  陈克安 《应用声学》2004,23(6):35-39
本文针对我们已提出的环境声质量分类评价体系及与之相应的定量评价指标ESQ,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分类评价体系和ESQ是有效的,二者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最后,针对整个实验研究过程进行了讨论,并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舱室环境单通道语音增强问题,设计了一种联合并行空洞卷积与分组卷积的深度时域语音增强网络。该网络以经典卷积时域音频分离网络为基础,在增强层设计中通过不同膨胀因子执行两路并行的空洞卷积操作,实现对长时信号的处理以更多地提取信号包络所包含的低频信息并抑制噪声混响所带来的时延问题,同时保留了局部的语音细节信息,提高对波形中所包含语音及背景噪声谐波信息的提取准确度;另外,利用分组卷积降低并行卷积操作所导致的网络规模扩大,使网络在具有良好增强效果的同时能够保持较小的网络规模及运算复杂度。以多类飞机舱室噪声为数据基础的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网络模块相较于基线网络提升了客观评价指标值,与现有其他常用网络的比较结果表明此方法在舱室环境的数据条件下可获得更好的主客观语音增强评价指标,且在高噪声级的线谱及窄带处具有更低的失真度。  相似文献   
20.
陈克安  孙朝晖  孙进才 《应用声学》1996,15(6):29-32,36
本文研究了有限长充水圆柱置于水中,外声场透射形成的腔内声场自适应有源控制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圆柱结构与水介质的耦合,有源控制中的声控制方法能够较好的抵消声腔主导模态和强耦合的结构主导模态,因而能够抵消在圆柱腔内较宽频带范围的声场,实验还研究了消声频带,误差传感器布放位置及肖声区域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