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8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2篇
物理学   1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新型CeO2-W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x反应中.活性测试表明,在200~450℃ NOx转化率接近100%.采用程序升温脱附和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该催化剂上的NH3-SCR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主要活性位是CeO2,而WO3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其表面...  相似文献   
2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O摩尔分数为10%~50%的CaO-ZrO2系列纳米催化剂,将其用于催化红麻籽油制备生物柴油,通过CO2-TPD、XRD和TEM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的碱性、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CaO摩尔分数低于30%时,CaO与ZrO2形成连续固溶体,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粒径为10~20 nm。 催化实验表明,当CaO摩尔分数为30%时,CaO-ZrO2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甲醇与红麻籽油的摩尔比为12∶1、催化剂为油料质量比的2.5%、反应时间3 h时,最高转化率可达到93.2%。  相似文献   
23.
众所周知, 双极型晶体管的设计主要是基区的设计. 一般而言, 基区的杂质分布是非均匀的. 本文首先研究了非均匀的杂质高斯分布对器件温度分布、增益和截止频率的温度特性的影响, 发现增益和截止频率具有正温度系数, 体内温度较高. 随后研究了基区Ge组分分布对这些器件参数的影响. 均匀Ge组分分布和梯形Ge组分分布的SiGe 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增益和截止频率具有负温度系数, 具有较好的体内温度分布.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具有梯形Ge组分分布的SiGe 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 由于Ge组分缓变引入了少子加速电场, 不但使它的增益和截止频率具有较高的值, 而且保持了较弱的温度敏感性, 在增益、特征频率大小及其温度敏感性、体内温度分布达到了很好的折中.  相似文献   
24.
比较与研究金属离子与三种蛋白的配位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测定牛血红蛋白、人血清蛋白、伴刀豆球蛋白A与过渡态金属离子Cr(Ⅲ)、Fe(Ⅲ)在不同条件下的荧光强度变化来揭示蛋白质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配位点,从而确定所形成配合物的结构,并讨论了溶液PH值对蛋白质荧光强度的影响。另外,对金属离子与蛋白质体系进行了荧光偏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5.
通过1D 1H NMR, 13C NMR和1H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过渡金属离子Cr3+, Mn2+和Fe3+形成配合物的位置进行了研究, 合成了固体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离子Cr3+, Mn2+和Fe3+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形成1∶2的配合物, 并确定了配位位置.  相似文献   
26.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rMn0.5Fe0.5O3陶瓷样品,并对样品的晶体结构,磁性和离子价态进行了系统的表征与分析. X射线衍射谱的Rietveld拟合表明样品属于理想的立方钙钛矿型结构,Mn离子和Fe离子随机占据B位的O八面体中心.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Mn离子为+3和+4的混合原子价态,Fe离子为+3价. 样品在大于230K的高温区域呈现Curie顺磁特性,在小于230 K的低温区域样品表现出自旋玻璃态行为,这种特性源于Mn离子和Fe离子之间的交换作用及自身价态和分布的不均匀性. 由于Fe3+离子占据O八面体的中心,对顺磁区的Mssbauer谱测量表现为四级分裂.  相似文献   
27.
杨进  陈亮 《经济数学》2018,(2):62-67
为了实现对股票价格变化的短期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WNN)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的组合预测模型.将股票的收盘价序列数据划分为线性以及非线性(误差项)两个部分,分别利用统计学中ARIMA模型和小波神经网络分别对两部分数据进行预测并得到结果,将两部分结果组合相加合成为整个股票价格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在预测精度方面有提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8.
李鑫  羊梦诗  叶志鹏  陈亮  徐灿  储修祥 《物理学报》2013,62(15):156103-156103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 在6-31 G(d) 基组水平上对甘氨酸色氨酸交替组成的六种寡肽链结构进行几何优化, 并进行了结合能和振动光谱地分析. 结果表明, 寡肽的生长利于结构的稳定性. 随着肽链的生长, 单一基团的振动存在蓝移或奇偶震荡现象; 同类官能团的耦合振动存在红移现象; 而肽链端部基团的振动频率基本不变. 这些丰富的频移现象和尺寸效应、耦合效应、诱导效应、奇偶效应等因素共同竞争有关. 该结果对应用红外光谱对寡肽链的残基数及长度地测量等工作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寡肽链 红外光谱 耦合效应 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29.
Highly charged ions (HCIs) have huge potential energy due to their high charge state. When a HCI reaches a solid surface, its potential energy is released immediately on the surface to cause a nano-scale defect. Thus, HCIs are expected to be useful for solid-surface modifications on the nano-scale. We investigate the defects on a 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 (HOPG) surface induced by slow highly charged Ar^q+ ions with impact energy of 20-2000qeV with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SPM).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role of kinetic and potential energies in surface modification, the nano-defects are characterized in lateral size and height corresponding to the kinetic energy and charge state of the HCIs. Both the potential energy and kinetic energy of the ions may influence the size of nano-defect. Since potential energy increases dramatically with increasing charge state, the potential energy effect is expected to be much larger than the kinetic energy effect in the case of extremely high charge states. This implies that pure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the nano-scale could be carried out by slow highly charged ions. The mean size of nano-defect region could also be controlled by selecting the charge state and kinetic energy of HCI.  相似文献   
30.
在不同的衬底温度下,使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氮化锌薄膜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和椭偏仪对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薄膜的晶粒尺寸会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200?C时薄膜的结晶性最好.用椭偏仪测试样品,建立物理模型计算出氮化锌薄膜在430—850 nm范围内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等光学参数.利用Tauc公式计算出氮化锌薄膜的光学带隙在1.73—1.79 eV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