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279篇
化学   523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22篇
物理学   52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上海一期课改高中数学课本二年级第二学期第88页有这样一道例题:等比数列的S4=-20,S8=-1640,求a1与q.  相似文献   
42.
本文给出一种双扰动随机化回答模型.理论上扰动变量的引入会降低随机化调查的效率,本文使用两个设计参数设计了一种合理的双扰动变量随机化问答技术,在不降低装置对个体保护度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表明,使用两个扰动变量可以提高调查装置的效率.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效率优于Bar-Lev,Bobovitch和Boukai 2004年单扰动回答模型的效率.  相似文献   
43.
系统动力学在建设工程风险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根据建设工程建设程序,提出了建设工程建设阶段的风险管理.简单综述了系统动力学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然后选取在项目实施期间,以项目承包商的视角,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由于篇幅所限,仅以工期风险为例,详细识别了造成工期风险的原因和风险发生后引起的后果,以及风险发生后通过系统内部调节后对自身的影响,证明了系统动力学在风险识别阶段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4.
本简单地分析了销售的过程,利用认知心理得到的销售状态指标和Markov链在Pfeifer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的客户关系模型,对几种不同的销售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与客户关系不好的情况下.采用先改善与客户的关系、后实施销售活动效果比直接销售好些。  相似文献   
45.
Yi-Peng Li 《中国物理 B》2021,30(8):86109-086109
The evolution of helium bubbles in purity Mo was investigated by in-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during 30 keV He+ irradiation (at 673 K and 1173 K) and post-irradiation annealing (after 30 keV He+ irradiation with the fluence of 5.74×1016 He+/cm2 at 673 K). Both He+ irradiation and subsequently annealing induced the initiation, aggregation, and growth of helium bubbles. Temperatur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 of helium bubbles. The higher the irradiation temperature was, the larger the bubble size at the same irradiation fluence would be. At 1173 K irradiation, helium bubbles nucleated and grew preferentially at grain boundaries and showed super large size, which would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microcracks. At the same time, the geometry of helium bubbles changed from sphericity to polyhedron. The polyhedral bubbles preferred to grow in the shape bounded by {100} planes. 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helium bubbles, the functions between the average size, number density of helium bubbles, swelling rate and irradiation damage were obtained. Meanwhile, an empirical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size of helium bubbles during the annealing was also provided.  相似文献   
46.
以羧基化CdTe/ZnSe量子点荧光微球为标记物,通过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活化法将氯霉素(CAP)单克隆抗体与量子点荧光微球偶联制备荧光探针.氯霉素全抗原(CAP-HS-BSA)及羊抗鼠二抗分别喷涂硝酸纤维素膜,形成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组装成新型氯霉素量子点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牛奶中CAP的方法.本研究开发的量子点荧光微球试纸条可在15 min内完成牛奶样品中CAP的定量检测,线性范围为0.1~100.0μg/L,检出限为0.1μg/L.牛奶样品CAP的加标回收率为93.3%~97.9%,相对标准偏差在4.9%~6.9%之间.  相似文献   
47.
通过季铵盐改性四钛酸钾晶须,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改性前后的四钛酸钾晶须进行表征,并初步研究了不同季铵盐改性的四钛酸钾晶须对苯酚吸附性能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前后的四钛酸钾晶须在紫外光区均有较强的光吸收,而在可见光区其吸收则较弱。改性前后四钛酸钾晶须的结构没有改变,季铵盐能够进入层状化合物的层板间,使改性后的层间距稍微增大。与改性前相比,改性后的四钛酸钾晶须对苯酚的吸附量和吸附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8.
硫酸钡比浊法测定煤中硫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中硫含量的测定方法有高温燃烧中和法、电量法、重量法等.前两种属常量分析法,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大, 而重量法为国标规定的测硫方法,但该法操作条件苛刻,手续繁杂,费时.本法以聚乙烯醇作为稳定剂,用艾氏卡法将煤中硫转化为硫酸盐后,用硫酸钡比浊法测定硫酸盐,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再现性好,定量范围SO_4~(2-)为1.0~5.0mg/50ml,标准偏差2.2%,回收率为99.2%~100.9%.1 试验部分1.1 试剂与仪器BaCl_2-聚乙烯醇溶液:BaCl_2·2H_2O溶液(12%)80ml与聚乙烯醇(20%)20ml混合.硫酸盐:经105℃干燥的优级纯Na_2SO_4艾氏卡试剂:以两份质量的化学纯轻质氧化镁和一份质量的化学纯无水碳酸钠碾至小于0.2mm后.混合均匀.UV 9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2 试验方法称粒度小于0.2mm的分析煤样1g(称准至0.0002g)和艾氏卡试剂2g于30ml坩埚中,仔细混匀后,再用艾氏卡试剂1mg覆盖(称准至0.1g).将  相似文献   
49.
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通过对晶体频率特性和质量敏感原理的研究,将石英晶体应用到物理实验微小质量的测量.以7.990 39MHz的AT晶体作为传感器,设计了功能良好的振荡电路,测量了细粉笔灰的微小质量,并研究了晶体温度漂移对微小质量测量影响.  相似文献   
50.
来鹏 《数学研究》2007,40(3):309-313
根据时间序列数据所表现的性质。提出一种新的时序混合模型。并采用一种基于优化的距离来确定成分的个数。并给出了相关的推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