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65篇
化学   323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84篇
物理学   29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充分考虑航空CCD相机工作环境和成像特点,设计了一款具有5000万像素的航空CCD数码相机光学系统,焦距75 mm,F数为4,畸变小于0.1%,工作温度-40℃~60℃.通过重点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数码相机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提出通过无热优化的方法,保证相机在宽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温度适应性.这种方法既能有效减小光学...  相似文献   
612.
由黄磷副产物磷铁合成球形LiFePO4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产磷的副产物磷铁和混合锂盐(Li2CO3+LiOH·H2O)为原料,采用流变相法成功地合成了具有高附加值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磷酸亚铁锂(LiFePO4,1),其结构经XRD表征,表面形貌通过SEM观察,氧化还原电位由循环伏安曲线测定.在750 ℃焙烧15 h制备的1属正斜方晶系,平均粒径38.3nm,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为3.51 V和3.36 V.  相似文献   
613.
本文针对现有的损伤识别方法不能满足部分结构损伤识别精度要求的现状,对结构的小损伤精确识别方法开展研究.以长细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具有不同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圆柱形的轻阻尼梁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应用数值计算方法和实验确定的特征向量和特征频率对长细结构裂缝参数进行识别计算.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编制了一个创新性的预测程序,通过其一次性生成目标函数图来选择合适的初始参数,从而对识别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提出的识别方法,裂缝位置的识别误差可以控制在0.05 %~0.28 %范围内,裂缝深度识别误差低于7 %.  相似文献   
614.
三(2,4-戊二酮)合铱(Ⅲ)的热分解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革新  刘伟平  高文桂  胡昌义  余巍  梁广 《化学学报》2004,62(19):1901-1906
采用TG DTA及GC MS联用分析手段研究了CVD (ChemicalVaporDepo sition ,化学气相沉积 )铱的前驱体三 ( 2 ,4 戊二酮 )合铱 (Ⅲ )的热分解行为 .结果表明 ,在氧气气氛下 ,三 ( 2 ,4 戊二酮 )合铱 (Ⅲ )在 2 5 8℃时开始燃烧分解 ,并伴随着升华失重 ,燃烧释放的热量远大于升华所需的热量 ,气相中的主要分解产物为 2 ,4 戊二酮、二氧化碳和 2 ,5 二甲基 3 乙酰基呋喃等 .而在惰性的氩气气氛下 ,三 ( 2 ,4 戊二酮 )合铱 (Ⅲ )从 2 3 9℃开始大量吸热升华并明显失重 ,它不会燃烧 ,只能随着温度的升高加快升华 ,当温度高于 3 0 0℃后开始分解 ,气相中的主要分解产物为 2 ,4 戊二酮、3 丁烯 2 酮和 2 ,5 二甲基呋喃等 .三 ( 2 ,4 戊二酮 )合铱 (Ⅲ )在氧气气氛下由于能够比较充分地氧化 ,因而分解产物种类比在惰性气氛下由于自身分解而生成的产物种类少并且稳定 .对不同气氛下所制备铱涂层的SEM研究结果表明 ,以三 ( 2 ,4 戊二酮 )合铱 (Ⅲ )作为前驱体制备铱涂层时 ,以掺有适量氧气的惰性气体 (比如氩气流量为 5 0mL·min-1,氧气流量为 3mL·min-1)作为载气能得到致密光亮的铱涂层 .本文还对三 ( 2 ,4 戊二酮 )合铱 (Ⅲ )主要热分解产物的自由基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615.
采用液相色谱-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HPLC-HG-AFS,以下简称LC-AFS)对水产动植物样品中无机砷进行测定。藻类中以紫菜、海带、羊栖菜为研究对象,水产动物中以贝类、鱼类、虾类为研究对象,实验中研究了流动相的种类和浓度、提取剂的种类和浓度,并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氧化时间。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运用等度洗脱的方式测定了样品中无机砷的含量,并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价砷、五价砷、一甲基砷和二甲基砷在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同时对不同海产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分的加标回收率在80%~105%。平行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6%。说明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法很好地解决了水产品中砷形态测定的问题,尤其对无机砷的测定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法。方法简便、准确、设备价格低廉,完全可用于水产动植物产品中无机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616.
气浮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痕量SO3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碘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缔合体系溶剂浮选褪色光度法测定SO2-3 的新方法,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ε365=3.0×105L·mol-1·cm-1,最大吸收波长为365 nm,测定5.0μg/50 mLSO2-3 6次,RSD为1.8%,线性范围为0~30μg/50 mL,方法应用于食品中SO2-3 的测定。  相似文献   
617.
精细化分离是石油化工生产的关键技术及研究热点之一,其中C2 (C2H2/C2H4和C2H4/C2H6)的高效精细分离更是现代化工过程中高质量生产的难点和新挑战.传统的热驱动分离过程(如精馏分离和选择性催化加氢分离)存在能耗高、经济效益低的缺陷,而采用非热驱动分离过程(如吸附分离和膜分离)可大幅度节能降耗.在众多吸附分离...  相似文献   
618.
谱分析法测量叶尖小翼对风轮旋转时固有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力机叶尖加小翼,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增加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提高功率系数.本文通过应用谱分析法测量风力机风轮旋转时机头的振动谱,通过分析得到了风轮动频,应用动频曲线研究了风力机叶尖小翼对风轮固有频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叶尖小翼虽然降低了风轮静频但通过增大离心力和气动力提高了动频.叶尖小翼可以改善旋转风轮的结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619.
纳米TiO2预分离/富集FAAS法同时测定Cr(Ⅲ)和Cr(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新兴功能材料,具有一系列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和一些优于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能.其中一点是随着粒径的减小,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大,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具有不饱和性,易与其他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来,因而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纳米材料对许多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痕量元素分析较为理想的分离富集材料.文章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研究了纳米TiO2(金红石型)对Cr(Ⅵ)/Cr(Ⅲ)的吸附性能,并应用于水样中铬的形态分析.吸附体系中pH对Cr(Ⅵ)和Cr(Ⅲ)的吸附有很大影响,当pH>6时,纳米TiO2对Cr(Ⅲ)的吸附率大于90%,而对Cr(Ⅵ)基本不吸附,从而达到二者的分离.pH 6.5微酸性条件下,纳米TiO2吸附Cr(Ⅲ),然后以2mol.L-1HCl洗脱,得到Cr(Ⅲ)的含量,剩余水溶液中测定Cr(Ⅵ)含量.该法测定Cr(Ⅵ)和Cr(Ⅲ)的检出限分别为57和41 ng·mL-1,RSD分别为2.6%和3.4%(2.0μg·mL-1Cr,n=6),Cr(Ⅵ)和Cr(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0和0.1~10μg·mL-1.该法选择性好,大多数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该法简便快速,用于工业废水、地表水中铬的形态分析,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620.
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阴极流道中安装阻块可以强化氧气传输,提升电池性能,但不同位置的阻块高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建立了一个三维、两相、稳态的PEMFC数值模型,对阴极流道安装有阻块的PEMFC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全因子设计法研究了不同位置的阻块高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程度。此外,基于敏度分析结果,采用遗传算法对阻块高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越靠近出口位置的阻块,其高度变化对低电压下的电池功率的影响程度越大。增加靠近出口位置的阻块高度可以促进催化层反应物的均匀分布,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提升电池性能。当组块高度H1和高度增量ΔH分别为0.9537 mm和0.009 mm时,PEMFC性能最佳,与未安装阻块相比,电池最大净功率提高了18.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