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化学   272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56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173篇
物理学   2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5 毫秒
71.
本文从理论上对肋板系肋的抗扭刚度对抗弯刚度的贡献给以证明.它使文献[1]采用的正交构造异性板刚度的实用算法有了依据.尤其无内横肋的肋板系桥跨计算时,需计入该贡献.  相似文献   
72.
采用曲拉通X-100(Triton X-100)/正己醇/正庚烷/RuCl_3·3H_2O水溶液构成微乳液,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了纳米Ru颗粒,再破乳将其负载于NaY分子筛得到M-Ru/NaY催化剂.通过XRD、BET、XPS、SEM、TEM及DSC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M-Ru/NaY催化剂具有金属钌平均粒径小,分布均匀,高度分散等优点.以对苯二酚加氢制1,4-环己二醇为探针反应,对微乳法和传统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对对苯二酚加氢活性的影响及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实验结果表明,M-Ru/NaY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50℃,氢气压力4.0 MPa,m(M-Ru/NaY)∶m(对苯二酚)=0.2∶1,溶剂为异丙醇,此条件下反应30 min,对苯二酚转化率为100%,1,4-环己二醇的选择性高达92.6%.还考察了M-Ru/NaY催化剂的稳定性.最后,探讨了对苯二酚加氢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73.
近红外光能量占太阳能的44%,但是传统半导体光催化剂难以利用近红外光,因此制备近红外光催化剂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镧系离子掺杂的近红外光催化剂催化的基本原理,综述了镧系离子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半导体复合近红外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外延生长法,静电纺丝法与化学组装法。并对这些近红外光催化材料在光降解污染物和光解水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4.
颗粒介质的弹塑性动态本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和微结构连续力学的理论方法,考虑了颗粒体的拓扑结构及颗粒体之间的局部非线性相互作用,通过引进恢复系数,导出了适合于大变形运动(包括平动与转动)情况下,颗粒体间的滑移和分离的客观弹塑性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75.
本文利用非线性时空有限方法和样条有限元技术对具有初内力的板的非线性频响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在不同初始内力下方板的大振幅自由振动、有阻尼强迫振动和矩形板的内共振。  相似文献   
76.
论述了基于复杂网络的演化博弈.通过介绍相应的演化博弈模型-囚徒困境模型以及一些复杂网络,鉴于复杂网络的优点以及博弈演化的特性,将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介绍了研究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7.
以R600a压力式封闭系统喷雾冷却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其换热过程进行分析。对液滴撞击热面后的状态进行建模,分析了其运动状态。通过忽略液膜的对流换热,引入韦伯数来简化并修正雾滴与热源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关联式;借鉴二次成核理论,通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覆盖的雾滴数量对核态沸腾换热系数关联式修正。通过上述分析,以对流换热和核态沸腾换热两种机理为中心,建立了新的换热系数关联式。通过与其他文献的关联式、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不同工质进行比较、不同实验系统比较,发现该式预测值和实验测量值偏差在±20%以内,能够很好地预测压力式封闭系统喷雾冷却过程的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78.
以感应熔炼和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制备了La4MgNi19合金, 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该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结构分析表明: 当热处理工艺为900 °C+水淬时, 合金主要由CaCu5结构的LaNi5相和少量未知相组成; 当热处理工艺为900 °C退火时, 合金主要由Pr5Co19、Ce5Co9结构的(La, Mg)5Ni19相及少量CaCu5结构的LaNi5相组成. 淬火和退火后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S100)分别为49.7%及76.0%, 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相结构密切相关. 退火热处理有利于生成Pr5Co19、Ce5Co9型相. 在La-Mg-Ni 系储氢合金中, La4MgNi19合金电化学循环稳定性不及La3MgNi14合金.  相似文献   
79.
课本中的例题都是经过编者的深思熟虑、反复斟酌而精心设计的,研究和运用好例题往往能收到会一题而通一类的效果.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分析好课本例题,发挥好它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80.
使用R-矩阵方法,在扭曲库仑-玻恩非交换近似下(DCBNX)采用二态密耦图象,计算了原子镁从电离阈值附近到100eV范围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从能量微分截面可看到明显的Rydberg系列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