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439篇
化学   818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72篇
综合类   97篇
数学   264篇
物理学   5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镜从不同层次的结构水平上研究了含柔性间隔基热致液晶性共聚酯的结晶形态。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典型的负光性球晶形态,透射电镜揭示了球晶是由厚度为10nm并沿着径向生长的片晶结构所组成,分子链沿晶片厚度方向取向排列。并研究了分子链的刚性程度对热致聚芳酯结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链刚性越大其结晶性和球晶的完善性越高。  相似文献   
42.
聚偏氟乙烯取向薄膜的结晶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小角激光散射法研究了聚偏氟乙烯薄膜在拉伸取向过程中晶体形态及结构的变化。拉伸使球晶形变为椭球,同时伴随着局部熔融与重结晶过程,散射图案由原来的四叶瓣发展为八叶瓣。红外测量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拉伸引起分子链构象改变,使晶型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43.
环戊二烯基希土氯化物是一类合成希土有机配合物的重要前身。尽管在1980年前没能成功地合成含轻希土元素的这类配合物,但目前已发现,采用具有较大体积的取代环戊二烯做配体,如C_5Me_5H,C_5H_3〔Si(CH_3)_3〕_2H,C_5Me_4C_3H_7H和桥联的配体(C_5H_4)_2(CH_2)_3H_2都可得到相应的取代环戊二烯基轻希土氯化物。控制LnCl_3和CpNa的反应摩尔比也可以成功地得到这类轻希土的环戊二烯基氯化物。  相似文献   
44.
提出了在高酸度下流动性射在线共沉淀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铅的新体系。在0.5mol/L HCl介质中痕量铅与DDTC-Zn螯合物产生共沉淀。在线生成的沉淀物收集在编结反应器中,用甲基异丁酮溶解沉淀并直接引入火焰原子化器中进行测定。经40s富集,检测限为2.7μg/L,测定含量为200μg/L的铅时,相对标准偏差为1.3%,建立的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人发标准参考物中和水样中痕量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45.
硝酸镧与冠醚(2, 2)配合物的晶体及电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硝酸镧与冠醚(2,2)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发现其具有与报道的Eu(NO_3)_3(2,2)配合物不同的配位方式.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晶胞参数为a=10.312(2)(?);b=12.745(3)(?);c=8.917(2)(?);α=103.79(2)°;β=112.73(2)°;γ=83.68(2)°;V=1049.5(5)(?)~3;F(000)=587.88;Z=2.结构用重原子法解出;R值为0.0292.用INDO法计算了配合物的净电荷分布,电子结构、键级.结果表明,镧与配位原子间的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共价性.镧的5d轨道对共价性的贡献最大,而4f轨道基本上不参与成键.La-N比La-O(醚)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增大了配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
得到Na+, K+, Mg2+∥Cl-, SO2-4-H2O五元体系15 ℃时的介稳溶解度数据, 绘制了该体系15 ℃的介稳相图, 共有9个为氯化钠所饱和的结晶区域 氯化钾、硫酸钠、钾钠芒硝、软钾镁矾、白钠镁矾、光卤石、七水硫酸镁、六水硫酸镁和水氯镁石. 所得15 ℃介稳相图和Vant Hoff稳定相图比较有较大区别; 在15 ℃介稳相图中钾镁矾、钾盐镁矾以及五水硫酸镁和四水硫酸镁结晶区域消失, 而软钾镁矾结晶区域显著扩大. 比较作者所作该五元体系15 ℃, 25 ℃及35 ℃介稳相图, 发现软钾镁矾(包括钾镁矾)相区以25 ℃时最大, 35 ℃时最小; 随温度升高, 钾钠芒硝结晶相区依次向KCl相区平行移动, 导致KCl相区缩小, Na2SO4相区扩大; 随温度升高相应点的钠含量和水含量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47.
在RHF/6-31G(d)水平下,对C5H10NH(NH3)n(n=1~3)氢键团簇的平衡构型进行了从头算研究,优化得到各种可能的平衡构型.C5H10NH(NH3)为线型氢键结构,而C5H10NH(NH3)2为三元环结构,C5H10NH(NH3)3为四元环结构.在MP2/6-31G(d)//B3LYP/6-31G(d)水平下,对最稳定构型C5H10NH(NH3)n(Ⅰ)(n=1~3)的分子轨道进行布居分析,并且对相应的占据轨道进行指认.C5H10NH(NH3)n(Ⅰ)(n=1~3)垂直电离势的计算结果表明,形成氢键团簇后,分子的垂直电离势降低.  相似文献   
48.
以Sio2和PMo12为表面材料,用可选频脉冲TEA-CO2激光器作光源,考察了激发频率、激光强度、脉冲次数和脉冲间隔等激光参数对甲醇激光分解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甲醇的激光表面反应具有频率选择性,激发频率不同,甲醇分解率也不同;不同表面上激发次数影响规律不同,随着激发次数增加,甲醇转化率增加;脉冲间隔的改变只影响转化率,脉冲间隔越小,能量利用率越高,甲醇分解率越高;激光强度的提高可增加甲  相似文献   
49.
50.
针对一系列疏溶剂嵌段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用模拟退火方法研究了双亲半柔性两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形态.模拟结果显示共聚物在溶液中均形成核-壳聚集体,其中疏溶剂嵌段形成聚集体的核,亲溶剂嵌段形成聚集体的壳.当上述相互作用较小时,核呈球形,而壳如同长在核上的刺.随着上述相互作用的增大,核逐渐增大.在较大的相互作用时,核呈柱形;而随着相互作用的加大,长在核上的刺逐渐伏贴于核表面.在更大的相互作用时,核又呈球状,壳伏贴于核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