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化学   393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48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109篇
物理学   2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甲磺酸培氟沙星与氯冉酸在甲醇介质发生荷移反应,建立了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荷移反应生成1∶1型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甲磺酸培氟沙星线性范围为2.25×10-8—3.38×10-6mol/L浓度内,回收率为98.7%—101.4%。  相似文献   
62.
推导了消失波函数的表达式,介绍了衰减全反射现象及SPR传感器测量液体折射率的原理,并利用SPR传感器测量了牛奶样品的反射系数及折射率与脂肪等主要成分含量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63.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系统在不同N2分压的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ZrN/WN纳米多层膜.借助慢正电子湮没技术分析了样品的缺陷性质,采用纳米压痕仪研究了多层膜的力学性能.结果发现:N2分压为0.4Pa的多层膜具有最小的空位型缺陷浓度,其中心层和膜基结合层的平均S参数分别为0.4402和0.4641,而较低或较高的N2分压都可能导致空位型缺陷浓度的增加.随着空位型缺陷浓度的减小,多层膜的硬度和临界载荷增大.对于空位型缺陷浓度最小的多层膜,其硬度和临界载荷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4.8GPa和100mN,说明较低的缺陷浓度有利于提高多层膜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ZrN/WN纳米多层膜 缺陷性质 力学性能 慢正电子湮没  相似文献   
64.
用COMPASS分子力场的方法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分子链以及它们同白炭黑(SiO2)、改性SiO2粒子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体系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得到了体系能量变化与PDMS分子链中Si原子移动距离的关系曲线,分析了产生和影响体系力学性能的化学过程本质,预测了宏观PDMS/SiO2体系的拉伸行为.  相似文献   
65.
We report on simultaneous magneto-optical trapping of fermionic ^40K and bosonic 87Rb atoms. This trap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quantum degenerate fermi gas ^40K. Laser lights for the two-species magneto-optical trap (MOT) are generated from diode lasers and tapered amplifier. The enriched ^40K dispenser is utilized in the experimental setup. We obtain up to 10^7 -10^8 ^40K and 10^8 -10^9 ^87Rb atoms respectively in the steady-state single-species MOT.  相似文献   
66.
李利军  钟亮  程昊  李彦青  喻来波 《化学通报》2011,(11):1053-1057
在玻碳电极上成功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s)修饰玻碳电极(GCE),并对其进行显微表征。研究表明,该修饰电极(MWNTs/GCE)对Fe3+具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将其用于流动注射不可逆双安培(FI-IB)体系的构建,即:利用Fe3+在MWNTs/GCE上的还原和硫酸羟胺((NH2OH)2.H2SO4)在另一支金...  相似文献   
67.
臭氧层的化学破坏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层的化学破坏是人类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对臭氧层的形成,作用,臭氧层破坏的后果,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及作用机制和保护臭氧层的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8.
杆培军  方志良 《光学学报》1989,9(10):21-924
本文提出利用衍射光栅的反射特性,在自光图像处理系统中对光栅进行实时无损伤检验.这种方法灵敏度高、简便易行,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理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9.
分界线环的稳定性和分支极限环的唯一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证明若在鞍点处发散量保持为零,则在分界线环L_0分支出极限环的过程中发散量积分是连续的,因而当发散量沿L_0的积分不为零时,L_0产生的极限环是唯一的。本文还证明,仅由细鞍点的阶数和鞍点量的符号并不能给出判定过细鞍点的单叶(双叶)同宿分界线环的内侧(内外侧)稳定性的普适准则。最后证明具有以细鞍点为重点的不可约三次代数曲线解的二次微分系统必可积;二次系统的同宿分界线环因改变稳定性而生成的极限环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70.
We study the L x-ray emission from Zr, Mo and In targets and M x-ray emission from Pb target under bombardment of low energy Ar^q (q = 13, 14, 15, 16) ions. The relative x-ray yields were measured in the projectile kinetic energy range 210-360 keV. It is found that the relative x-ray yields from Zr, Mo and Pb target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projectile kinetic energy for Ar^14 and Ar^16 projectiles and depend on the potential energy of the projectile remarkab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