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6篇 |
晶体学 | 8篇 |
力学 | 51篇 |
综合类 | 16篇 |
数学 | 23篇 |
物理学 | 1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激光离散处理车轮钢-钢轨钢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激光离散处理前后的车轮试样分别与钢轨试样匹配,利用滚动接触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研究激光离散处理对轮轨摩擦副滚动接触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轮试样经过激光离散处理后,其抗磨损性能大幅增加,对应的轮轨试样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小幅增加,其对摩钢轨试样的磨损加剧.未处理车轮试样主要发生剥层磨损并伴随轻微的疲劳磨损;处理后的车轮试样主要发生疲劳磨损并伴随轻微的剥层磨损.这是由于激光离散处理提高了车轮试样表层材料的抗塑性变形能力,从而抑制了材料的剥层磨损.各钢轨试样均发生剥层磨损,但是车轮试样经激光离散处理后,对应钢轨试样的剥层磨损加剧. 相似文献
192.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底泥中氯硝柳胺及其降解产物(5-氯水杨酸和2-氯-4-硝基苯胺)的方法。以中性氧化铝作为池内吸附材料,集提取和净化于一步,乙腈-水(3∶1,体积比)作为萃取溶剂,优化了温度和静态萃取时间等参数。在优化条件下,氯硝及其降解产物在0.1~20.0μg/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4~0.1μg/kg和0.2~0.5μg/kg。用于底泥中氯硝柳胺及其降解产物的分析,在0.5、1.0、2.0μg/kg加标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5%~101.9%,相对标准偏差为3.7%~6.7%。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193.
裂纹在韧性材料中扩展时,将们随着微孔洞的萌生和生长,孔洞的萌生和深化将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总体断裂韧性和强度,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裂纹的扩展刻划为微孔洞的萌生、生长和汇合这样一个过程。从传统的断裂过程区模型出发研究微孔洞的萌生和生长对材料总体断裂韧性的影响,通过采用Gurson模型,建立塑性增量本构关系,然后针对定常扩展情况直接进行分析,孔洞对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由本构关系刻划,而在孔洞汇合模型中,上 相似文献
194.
通过分析机非混合这一城市交通的主要特征,结合最小车头时距及不同车辆长度,对机非混行路段单个自行车对机动车的干扰分析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并对机动车道上出现自行车群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概率论及流体力学理论方法建立了相应的阻滞干扰模型,对评价路段服务水平、实施城市道路机非分离设计及提升道路交通通行能力等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5.
网格环境下基于本体的知识库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知识技术仪用于描述网格服务的可用性以及如何被发现、调度和进化的现状,在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的基础上,给出了知识库本体的形式化定义,分析了构建知识库所需的本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格环境下知识库通用体系结构及基于语义适配器的存储模型,克服了Sesame仔储模刑在存储不同格式文件和本体方面所存在的小足,讨论了网格知识库的访问机制。 相似文献
196.
扩展裂纹尖端弹塑性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幂硬化材料中平面应变Ⅰ型裂纹的扩展过程进行精细的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给出扩展裂纹尖端附近环形区域内弹塑性场的分布。首次提出适用于扩展裂纹尖端环形区域的三项解。其中旨项为HRR奇异解;第二项反映三轴应力的强弱;第三项与HRR奇异性项相比还含有线性项,并指出:扩展裂纹尖端环形区域弹塑性应力应变场的分布和强弱可由J-Q-k_2三参量刻划。此结论适用于不同试样几何,不同材料硬化指数以及由小范围屈服至全面屈服的不同屈服程度。 相似文献
197.
本文采用超声分子束技术,分别在308nm和355nm的紫外激光下,对环氧乙烷分子进行了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TOF)质谱研究.在308nm激光作用时,观测到C_2H_4O~+、C_2H_3O_+、CHO~+和CH_3~+等离子的信号;在355nm激光作用时,则没有观测到分子离子的信号.在两种激光作用下最强的信号都是CHO~+.但是两种激光下各碎片离子信号的光强指数有一定差别,表明在两种情形下,环氧乙烷分子经历了不同的电离解离过程. 相似文献
198.
19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电中性团簇MCu2Ox(M=Cu2+, Ce4+, Zr4+; x=3, 4)的特性及其对甲烷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乙酸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团簇催化的反应由甲烷C—H活化、 二氧化碳插入引起C-C偶联、 CH3COO转向和氢迁移4步构成. 前两步为关键步骤, C—H和C-C各自与团簇活性位点间形成四中心结构并推动反应进行. 电子自甲烷流出到团簇, 再流入二氧化碳, 使甲烷的C—H和二氧化碳的C=O得以活化, 继而驱动C-C偶联. Ce, Zr引入至氧化铜团簇中后, 团簇由原有的六元环结构衍变为六元环Ⅰ、 掺杂原子分别位于中心和端末的双四元环Ⅱ和Ⅲ 3种结构. 团簇结构和电子自旋均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低自旋团簇有利于甲烷 C—H活化, 而高自旋团簇则有利于C-C偶联; 在3种掺杂团簇结构中, 处于三重态的结构Ⅲ团簇可以较好地兼顾C—H活化和C-C偶联. 通过比较相同结构发现, Ce, Zr掺杂调变了氧化铜团簇活性位点的局域电荷, 虽使其对甲烷C—H活化的能力略有下降, 但却显著降低了C-C偶联反应的活化自由能垒, 从而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掺杂原子Zr的助剂作用比Ce要大. 相似文献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