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6篇 |
晶体学 | 8篇 |
力学 | 51篇 |
综合类 | 16篇 |
数学 | 23篇 |
物理学 | 1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152.
153.
黑漆古青铜镜的结构成分剖析及表面层形成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徽镜(SEM)、红外光谱(IR)、电子探针微量分析(EPMA)、微区X射线衍射(Micro-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等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对几块黑漆古铜镜残片进行了结构成分分析,发现黑镜表面曾经过特殊处理,表面层中的铜被大部除去,而过量锡及一定量硅富集于表面,形成的氧化物层以超微细多晶颗粒存在,因此极耐腐蚀,而且成功地保护了青铜合金基体。实验着重剖析了表面层和过渡层,获得一些重要信息,并对古代制做黑漆古铜镜的工艺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和讨论,对古为今用保护合金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4.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Ar气氛中合成了KMF3(M=Mg,Ca,Sr,Ba)基质化合物和掺杂Ce^3+的磷光体。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KMgF3和KCaF3属于立方晶系、钙钛矿型结构,KSrF3和KBaF3具有类似的结构。测定了KMF3:Ce^3+的发光光谱,观察到与其结构对应的分为二种不同的光谱结构,讨论了Ce^3+的取代格信。 相似文献
155.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常规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CuCl2-KCI-LaCl3三组分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乙烷氧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中乙烷的转化率较稳定,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氯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明显下降.XRD,N2吸附,TGA/DTA和XPS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中的活性物种Cu^2 逐渐被还原成Cu^ ,并且积炭的产生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减小.活性物种Cu^2 的减少及比表面积的降低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6.
157.
近年来,太赫兹科学技术在快速发展,它在毒品、爆炸物、有毒危险品等安全检查及反恐怖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应用前景。常用的自由空间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尽管具有很多优越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影响其性能提高和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一些实际问题仍然存在,如对光斑尺寸和样品体积、质量要求等。近年来,随着亚波长人工结构(包括超材料和表面等离子激元器件)的出现,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综述了作者在太赫兹亚波长人工结构器件传感应用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其中包括薄膜材料传感、不同标号汽油传感以及同位素传感等,显著地提高了被测物质的探测灵敏度,同时降低了对被测物质的体积、质量要求,实现了高灵敏、微量物质传感,为太赫兹安全检查及反恐怖应用提供了技术借鉴。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太赫兹亚波长人工结构传感器件未来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8.
文章报道了激光诱导太赫兹表面等离子谐振效应。采用激光抽运-太赫兹波探测技术,实时改变单晶硅中的载流子浓度,使其介电特性从类绝缘体演变为类金属导体,以支持表面等离子谐振效应,进而实现太赫兹波在周期性亚波长单晶硅孔阵列中的实时可控制谐振增强传输。同时还通过实验观测到太赫兹波从光子晶体效应到表面等离子波的实时演变。文章作者采用Fano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分析,获得了与实验数据一致的理论拟合。 相似文献
159.
硼酸系电结晶制[Co/Pt]_n(n≥40)金属多层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钝铜片及玻碳上采用双电解池恒电位结晶制取了[Co(0.5nm~2.2nm)/Pt(2.0nm)]n(n≥40)金属多层膜.低角度X射线衍射表明多层膜有良好的周期性调制结构,其Bragg峰的半幅值随着钴层电结晶电位的负移和铂层电结晶电位正移而减小.中角度X射线衍射表明界面上存在CoPt3金属化合物.多层膜的磁滞回线表明该多层膜的易磁化轴平行于膜面,表现出平面磁各向异性.以低过电位镀Co(厚度约0.5nm)的多层膜的垂直方向磁滞回线形状较好,有望表现出垂直磁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60.
轮轨滚动摩擦温升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有限元法,考虑轮轨间非稳态热传导、与环境的热对流以及热辐射的影响,建立了轮轨滚动接触热耦合计算模型来模拟轮轨滚滑摩擦温升;在模拟轮轨纯滑动条件下,计算分析了由磨损引起的滑动接触斑的尺寸增大对轮轨温度场的影响;在模拟轮轨接触斑部分滑动工况时,针对不同蠕滑率、摩擦系数以及轴重对轮轨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接触斑材料的磨损速度只影响磨损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其稳态温度场分布基本一致;热载荷随着纵向载荷、蠕滑率以及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进而影响轮轨滚动接触热疲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