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0篇
化学   86篇
物理学   1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 number of naphthalene donor compounds that possess an adamantanamine binding moiety and an (OCH2CH2)n (nn1, 2, 3, 4, 6, 8) spacer were synthesized.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between these donor substrates and mono-6-O-p-nitrobenzoyl-β-cyclodextrin (pNBCD) and mono-6-O-m-nitrobenzoyl-β-cyclodextrin(mNBCD) was studied in detail. It was found that very efficient fluorescence quenching could occur in these supramolecular systems. This quenching was attributed to the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inside the supramolecular assembly between the naphthalene donors and cyclodextrin acceptors. Detailed Stern-Volmer constants were measured and they were partitioned into dynamic Stern-Volmer quenching constants and static binding constants.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inding constants between all the naphthalene compounds and cyclodextrins are the same as they possess the same binding site, i.e., adamantanamine.  相似文献   
92.
刘涛  魏用刚  袁燕秋  郭庆祥 《中国化学》2005,23(10):1430-1436
A series of N-bonded donor-acceptor derivatives of phenothiazine containing phenyl (PHPZ), anisyl (ANPZ), pyridyl (PYPZ), naphthyl (NAPZ), acetylphenyl (APPZ), and cyanophenyl (CPPZ) as an electron acceptor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ir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solvents of different polarities by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techniques. These studies clearly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an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ICT) excited state in the latter four compounds. The solvent dependent Stokes shift values were analyzed by the modified Lippert-Mataga equation to obtain the excited state dipole moment values. The large excited state dipole moment suggests that the full (or nearly full) electron transfer take place in the A-D systems. In the system of A-D phenothiazine derivatives, the transition dipole moments Mflu were determined mainly by direct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olvent-equilibrated fluorescence ^1CT state and ground state because of their lack of significant change with increase of the solvent polarity. The electron structure and molecular conformation of phenothiazine derivatives will be significantly chang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lectron affinity of the N-10 substituent.  相似文献   
93.
李哲  傅尧  刘磊  郭庆祥 《有机化学》2005,25(12):1508-1529
综述了Ni催化的碳(sp2)-碳和碳(sp2)-杂交叉偶联反应. 主要反应类型有: Heck反应、Sonogashira反应、Kumada-Corriu反应、Negishi反应、Stille反应、Suzuki反应、Ullmann反应、C—N偶联反应、C—O偶联反应、C—P偶联反应和C—S偶联反应. 详细地介绍了各个反应的底物要求、反应条件、反应选择性和产率. 最后, 我们对Ni催化的反应机理研究也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94.
王毅敏  周畅  傅尧  刘磊  郭庆祥 《有机化学》2005,25(11):1398-1402
使用复合从头算方法系统地获得了一批精确的烯丙位化学键的均裂裂解能(BDE). 取代基效应的研究表明, C—H与Si—H的BDE表现出差的Hammett关系, 而N—H, O—H, P—H与S—H的BDE表现出好的Hammett关系. 进一步分析表明烯丙位BDE受共轭效应比诱导/场效应的影响更为明显. 并且还讨论了BDE的基态效应和自由基效应, 其结果与最近报道的有关苄位BDE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5.
描述了一种有效的环境友好的“一锅煮”法合成13-乙酰基-9-甲基-11-羰基-8-氧代-10,12-二氮杂三环[7.3.1.0~(2,7)]十三碳-2,4,6-三烯。该法用廉价易得的溴化镁作催化剂,在无溶剂存在下,由起始原料水杨酸,乙酰丙酮和脲通过Biginelli缩合反应伴随着分子内的Michael加成反应一步完成。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飞行时间质谱以及红外光谱数据表征了产物的结构为一氧桥多环化合物,而不是带有自由羟基的二氢嘧啶酮。最后由质谱给出的精确质量及其所代表的元素组成推出了该化合物的质谱裂解途径。  相似文献   
96.
DTE-甲亚胺叶立德盐(DTE:二噻吩乙烯基)与C60在甲苯中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被用于合成新型的哑铃型富勒烯化合物1.为了与1作比较,还同时合成了单加成物2.并通过HF-3/21G方法计算确定了这两种化合物分子的几何结构,同时在室温下测定了化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证明了化合物内给体和受体间光诱导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的存在.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一系列5-乙氧羰基-4-取代-6-甲基-3,4-二氢嘧啶-2(1H)-酮的电子轰击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此类化合物的裂解方式和分子离子峰的强度规律.利用飞行时间质谱的中分辨能力,测得了各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这些数据经OpenLynx软件导出所有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的元素组成.根据质谱裂解规律,主要质谱离子得到了归属.两类主要裂解途径为:对所有标题化合物,通过失去4位上的R1,酯基上的C2H4(麦氏重排)和H2O(通过环状六员过渡态)形成三种阳离子;对4-芳基化合物,通过失去EtCO2形成另一类阳离子.此外,还提出了个别化合物的一些重要裂解行为.  相似文献   
98.
唐诗雅  傅尧  郭庆祥 《化学学报》2012,70(18):1923-1929
铬族金属氢化物M-H 键的均裂是在自由基环化反应中的关键过程, 它直接影响反应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 使用理论方法精确预测铬族金属氢化物M-H 键键能不仅有助于了解这类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而且对进一步发展高效的自由基环化反应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达此目的, 我们使用不同的理论方法计算14 个有可靠实验值的铬族金属氢化物M-H键键能, 通过比较发现B3P86/lanl2dz+p 方法表现最佳(计算精度为1.6 kcal/mol). 之后我们运用这个理论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铬族金属氢化物M-H 键键能的构效关系. 就周期性规律而言, 在铬族金属氢化物中, 金属对于M-H 键能的影响大于配体的影响. M-H 键键裂解能的大小顺序为:铬氢络合物<钼氢络合物<钨氢络合物.此外, 我们发现含双茂配体的铬氢化合物中Cr-H 键键能与伸缩振动频率呈良好的线性相关. 有趣的是, 在含双茂配体的铬族金属氢化物中, M-H 键能与键长呈现出良好的正线性相关性. 即“键长越小, 键能越弱”. 通过自然成键轨道分析, 这可能是因为杂化缺失造成原子半径收缩程度比成键变弱引起的扩张程度大.  相似文献   
99.
于海珠  傅尧  刘磊  郭庆祥 《有机化学》2007,27(5):545-564
总结了近几年来经过极性反转的有机催化的研究近展, 概括了以C, N, P, S为中心的各种亲核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催化性能. 通过对不同类别及同类不同活性中心的催化剂的比较分析, 简要概括了各种催化剂的优劣势, 并对极性反转的有机过程进行了机理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0.
王华静  傅尧  刘磊  郭庆祥 《化学学报》2007,65(18):2039-2045
运用6种密度泛函方法(B3LYP, B3P86, B3PW91, PBE1PBE, MPW1B95, MPW1K)对15个含氟有机化合物的碳氟键均裂解离能进行理论计算, 得到的理论值与实验值比较, 发现B3P86方法用于碳氟键均裂解离能的计算相对可靠. 使用验证后的理论方法对含氟杂环有机化合物和卤氟烃中的碳氟键均裂解离能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并进一步讨论了α-取代基效应以及Hammett型取代基效应对碳氟键均裂解离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