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化学   247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83篇
物理学   3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Template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TIT) is designed for the scenarios where a batch of disarmed nuclear weapons or components would be dismantled to observe a nuclear disarmament treaty. The core function played by the TIT is to make a judgment on whether the verified item belongs to a certain kind of nuclear weapons or component (NW/NC) or to which kind the verified item belong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unctions played by the TIT in the process of NW/NC dismantlement, and proposes that two phases would be followed when applying the TIT: firstly to establish NW/NC templates with a sample of size n drawn from a certain kind of disarmament NW; secondly to authenticate NW/NC by means of the TIT. This paper also expatiates some terms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the TIT and investigates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NW/NC TIT based on radiation signature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design of template structure is crucial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TIT and that starting from different research angles and aiming at the same goal of classification different template structures and corresponding templat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can be built up to meet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682.
研究了强激光等离子体中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效应下阻尼电子与光子的散射特性,推出了其微分散射截面表达式。研究表明,尾波场的涨落和随机误差是电子发生纵向群聚的根本原因,且能引起电子更剧烈的群聚。电子横向动量的变化是引起电子和光子散射的根本原因,其微分散射截面随与一个电子同时作用的光子数的增大而减小,随散射非弹性成分的增大而迅速减小,但比激光场中的情况来得慢一些。只有当与电子同时作用的光子数与散射非弹性成分相等时电子才能被光场俘获。  相似文献   
683.
钚部件属性γ射线综合测量原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γ射线辐射探测、能谱分析和信息屏障等技术集成,建立了一套可用于核裁军核查的钚部件的钚存在、武器级钚和年龄属性的HAM-1型γ射线综合测量系统.在不泄漏核部件敏感设计信息的前提下,探测核部件是研制HAM-1型γ射线综合测量系统的基本出发点.根据信息屏障的设计要求,选用ARM微处理器作HAM-1的控制中心,自行研发了高分辨γ能谱的解谱分析技术和属性分析技术,编制了HAM-1型γ射线综合测量系统的应用软件,实现了能谱采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的自动化和核部件敏感设计信息的保护. 关键词: 钚部件 属性测量 信息屏障 γ射线综合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684.
N-苯基亚氨基二乙酸,Cu2 离子和2,2'-联吡啶在溶液中组装得到标题配合物[Cu2(Pida)2(2,2'-bipy)2](H2pida=N-苯基亚氨基二乙酸).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标题配合物为N-苯基亚氨基二乙酸根桥联的双核结构,配体pida中的N原子没有参与配位.中心铜离子为五配位畸变的四方锥构型.  相似文献   
685.
首先以吡喃型D-甘露糖为原料,合成糖单体2-(2,3,4,6-四-O-乙酰-α-D-吡喃甘露糖)甲基丙烯酸乙酯,并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制备了含双硫酯片段的聚2-(2,3,4,6-四-O-乙酰-α-D-吡喃甘露糖)甲基丙烯酸乙酯(PAc Man EMA);再以PAc Man EMA和1,2-二苯基-1,2-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乙烯(TPE-2DGE)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得到结构规整的A-B-A型聚糖(PAc Man EMA-TPE);最后脱去乙酰化保护得到水溶性荧光聚糖(PMan EMA-TPE),产率为90%.通过核磁共振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荧光光谱以及细胞毒性实验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聚合物进行结构、性能以及生物毒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目标荧光聚糖PAc Man EMA-TPE和PMan EMA-TPE均表现出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且PMan EMA-TPE表现出较低毒性或者无毒性,具有作为生物医学探针的潜能.  相似文献   
686.
研究了旋光-双反射结构作为星载量子密钥分发终端的精跟踪系统时的反射光偏振态保持情况,分析了反射光面(由入射光和反射光适量确定)不一致导致的反射光子偏振态变化情况,并计算了此时可能引入的量子误码率。根据双反射结构的特点,给出了两个反射镜法线方向与入射光、出射光矢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旋光-双反射结构的卫星精跟踪系统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687.
应用相对论理论、Compton散射等离子体离子源和龙格-库塔方法,研究了Compton散射对等离子体鞘层厚度的影响,提出了Compton散射等离子体离子源概念,并将入射光和Compton散射光作为形成等离子体离子初始速度的新机制,给出了Compton散射下鞘层空间内电位梯度随等离子体离子初始速度变化的修正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Compton散射前相比,Compton散射使等离子体鞘层厚度随加速电压增大而明显的非线性增大,这主要是由于Compton散射使离子与电子碰撞频率增大,电子温度升高,使离子初始速度和能量增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688.
基于多模光纤滤波器的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全光纤、宽带可调谐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利用由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组成的滤波器实现波长可调谐及激光器的全光纤结构。该滤波器将多模光纤缠绕在偏振控制器上,两端分别与一段单模光纤相连,通过调整偏振控制器的状态,实现了中心波长1542~1560nm的不同激光输出。单波长连续可调谐激光器的波长可调范围为18nm,边模抑制比大于40dB,3dB线宽为0.096nm;进一步调整偏振控制器的状态和抽运功率,实验同时得到了连续可调谐的双波长、三波长等多波长激光输出。对于可调谐的多波长激光器,通过调整偏振控制器的状态,可实现波长间隔及输出中心波长两者可调。  相似文献   
689.
开发了氢气甚高频(60MHz)容性耦合放电的PIC/MC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带电粒子(e,H+,H2+,H3+)与H2的21种碰撞反应过程,模拟了氢气甚高频放电射频电场和电势分布以及电子和氢离子(H+,H2+,H3+)粒子密度和平均能量分布,并与频率为13.56MHz的放电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频率13.56MHz的放电,氢气甚高频放电等离子体电势增高,导致两电极附近的电场增强;另外,两鞘层厚度变窄并且电子和H3+离子平均能量减小,其总密度却增加.H3+离子为氢气甚高频放电空间的主要离子,H2+离子密度比H3+离子小约2~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90.
郝英奇  丁勇  何宁 《实验力学》2011,26(4):447-456
介绍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测试系统(BOTDA)的应变测量原理,并应用BOTDA技术对H型钢梁加载后的应变分布进行了测量。试验表明,BOTDA的应变测量结果与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结果及理论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光纤测量的数据是连续的,因而更加适用于那些需要测试连续变形的结构。由BOTDA的实测应变分布推算出的H型钢梁的弯矩和挠度,与理论分析结果高度吻合。作为先进的监测技术手段,分布式光纤传感测试系统应用于SMW工法桩施工监测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