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545篇
化学   827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172篇
综合类   68篇
数学   227篇
物理学   98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4篇
  1961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十溴联苯醚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十溴联苯醚(Deca-BD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Deca-BDE对BSA的内源荧光有静态猝灭作用.Deca-BDE与BSA在277, 298和310 K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92×105, 1.97×105和2.16×105 L/mol.Deca-BDE在BSA接近于色氨酸残基附近有2个结合位点.热力学参数表明, Deca-BDE与BSA相结合的主要驱动力是疏水作用力. 与Deca-BDE结合后,BSA色氨酸残基附近肽键伸展程度增加,蛋白分子结构疏松.  相似文献   
172.
选择分析纯邻苯二甲酸和浓氨水为反应物,合成了邻苯二甲酸氢铵.利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表征了它的组成和结构.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测定了它在78~400 K温区的摩尔热容,将该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摩尔热容(Cp,m)随折合温度(X)变化的多项式方程,利用此方程计算出该温区内每隔5 K的舒平热容值和相对于298.15K的各种热力学函数值.另外,依据Hess定律,通过设计合理的热化学循环,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分别测定所设计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焓,得到该反应的反应焓为△rHθm=(1.787±0.514)kJ·mol-1.最后,利用此反应焓和反应中其他物质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出邻苯二甲酸氢铵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fHθm[NH4(C8H5O4),s]=-(912.953±0.628)kJ·mol-1.  相似文献   
173.
合成了一系列乙酸稀土盐(乙酸钇,乙酸镧,乙酸钕,乙酸镝),作为单组分催化剂,采用熔融缩聚法催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和1,6-己二酸的共缩聚反应,制备了芳香族脂肪族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co-己二酸乙二酯)(PETA).通过1H-NMR,SEC,DSC及力学性能测试表征了聚合物的序列结构,分子量及分布,热性能及机械性能.结果表明,乙酸稀土盐单组分可催化共缩聚反应,效果优良,能够合成高分子量和较窄分子量分布的共聚酯,共聚酯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74.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钼酸铵和磷酸二氢铵为钼源和磷源,采用溶胶-凝胶法,经干燥、焙烧,程序升温还原制备得到二氧化硅负载磷化钼(MoP)催化剂。以噻吩、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对负载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进行评价,考察了负载量、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oP/SiO2催化剂Mo的最佳负载量为20%,升高反应压力和温度均有利于提高二苯并噻吩的转化率,但降低了产物中联苯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5.
由氯硝柳胺与1,2-二溴乙烷反应,得到2-(2-溴乙氧基)-5-氯-N-(2-氯-4-硝基苯基)苯甲酰胺,再与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分别反应,得到了三个氯硝柳胺衍生物,其结构由IR1、H NMR和高分辨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176.
N80油套管钢钝化膜的光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容测试法研究了N80油套管钢在浓度为0.5 mol/L NaHCO3溶液中形成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能,结合Mott-Schottky方程分析了测试频率,成膜电位和C l-浓度对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的影响。电容测试结果表明,钝化膜呈n型半导体特性,Mott-Schottky曲线的斜率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成膜电位的正移和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应地膜内的施主密度减小。光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光电流强度随成膜电位的正移及成膜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主要归功于高电位和长时间下所成的钝化膜具有比较均匀的组成,光激发所成的空位或电子在膜内的迁移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7.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IClO2异构化反应机理. 优化得到了七种异构体, 其中OIClO和IClOO还未见报道, 对各异构体的热力学稳定性进行了比较. 找到了异构化过程的过渡态, 并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确认了各个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从量子拓扑学的角度, 对典型异构化反应通道IRC途径上的各点进行了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讨论了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生成以及化学键的变化规律, 找到了反应途径上的能量过渡态(ETS)和结构过渡态(STS).  相似文献   
178.
燃料电池中贵金属铂的大量使用是阻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亟需探索高效廉价的替代型电催化剂.在目前的替代型非贵金属催化剂研究中,氮杂炭材料是一类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最好、成本最低廉的催化剂,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Pt催化剂而获得实际应用的催化剂.氮杂有序介孔炭材料因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规整的孔道结构,可实现活性位点的密集组装与反应物料的快速传输,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别以苯胺、吡咯和邻菲罗啉为含氮前驱体,介孔分子筛SBA-15为硬模板,采用纳米浇铸法成功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氮杂有序介孔炭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含氮前驱体对氮杂有序介孔炭材料的影响.采用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研究了氮杂有序介孔炭的组成与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法(CV)以及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等手段考察了其电化学行为与氧还原反应极化性能.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结果表明,采用三种不同含氮前驱体制备的氮杂炭材料都对应Ⅳ型吸脱附等温线以及H4型滞后环,表明所制备的氮杂炭材料具有介孔结构.由TEM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氮杂炭材料已经成功地反转了SBA-15模板的孔道结构.同时发现,含氮前驱体对氮杂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产生较大影响:以吡咯和邻菲罗啉为前驱体制备的炭材料C-PY-900和C-Phen-900的比表面积较高,分别为765和746 m2/g,而以苯胺为前驱体制备的炭材料C-PA-900比表面积较小(569 m2/g);三种炭材料平均孔径大小顺序为C-Phen-900 (3.7 nm)< C-PY-900 (5.0 nm)< C-PA-900 (5.9 nm),这是由于不同含氮前驱体在高温焙烧过程中热分解行为不同所致.XRD结果发现,含氮前驱体对氮杂炭材料的晶型基本没有影响,均为无定形碳.XPS结果表明,采用苯胺、吡咯以及林菲啰啉为前驱体制备的氮杂炭材料中氮含量基本相同,分别为3.13 at%,3.32 at%和3.33 at%,说明在相同热解条件下材料中的氮含量基本不受前驱体的影响,但不同配位环境的氮含量以及氮活化碳原子的含量却有较大差异,其氮活化碳原子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5.60%,19.87%和23.04%.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三种氮杂介孔炭材料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活性顺序为C-PA-900<C-PY-900<C-Phen-900,其H2O2产率低于30%,说明氧还原反应经历4电子转移路径.在碱性条件下,所制氮杂有序介孔炭材料C-PY-900和C-Phen-900表现出较商品Pt/C催化剂更加优异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性能.综上可见,通过改变含氮前驱体的类型可以有效调变氮杂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道结构以及N 1s与C 1s化学态,从而调控氧还原反应活性,本文不仅制备出高活性的非贵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同时也为高活性炭基电催化剂的可控制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9.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CPs) based on two new tetrazole-based ligands, namely, [Cu(TPP)]n(HTTP = 4-(3-(2 H-tetrazol-5-yl)phenyl)pyridine, 1) and {[Cd_2(TBCA)_2(H_2O)_2]·-H_2O}n(H_2TBCA = 3?-(2 H-tetrazol-5-yl)biphenyl-4-carboxylic acid, 2), were synthesized via solvothermal reactions.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compound 1 exhibits a(3,6)-connected rtl network topology based on binuclear secondary building units(SBUs). Compound 2 presents a 2D framework composed of 1D SUBs formed by both carboxyl and tetrazole groups. The 2D network is linked into a 3D framework via various hydrogen bonds. They represent two examples of CPs construct from rigid 5-substitued tetrazole-based ligands with relatively longer spacer. The thermal stabilities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compounds 1 and 2 were also explored.  相似文献   
180.
综述了国内外5-烷氧基-2(5H)-呋喃酮通过Michael加成、[3+2]环加成、光催化加成等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参考文献56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