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篇
  免费   677篇
  国内免费   702篇
化学   1079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240篇
综合类   83篇
数学   361篇
物理学   123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5篇
  1961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水热法制备高纯超细CeO2-ZrO2复合氧化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Superfine composite powders of CeO2-ZrO2 (CZ) and CeO2-ZrO2-La2O3 (CZL)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effects of pH、temperature and time for hydrothermal proces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sulting powders were studied. The optimized reaction parameters were on follows: the precursor′s pH≈9.0,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 of 200 ℃ holding for 2 h. Thermal stable powders with average particle size smaller than 10 nm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171 m2·g-1 were obtained. A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was still at 44 m2·g-1 after calcination at 1 000 ℃ for 6 hours.  相似文献   
62.
In recent hundred years the annual discharge variation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represented by the Yichang station) and the Huanghe River (represented by Shanxian and Tangnaihe, respectively) hav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quakes coming about in China in the same year, Both the occurrence of the destructive seism or seismic swarm in the river basins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hocks in the east and south of the basins are the conditions that the Changjiang and Huanghe Rivers are the high flow while that the strong earthquake of magnitude 7 or more occurred in North China is the condition for the Changjiang low flow year and that of 6 or more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area is for the Huanghe River.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is paper, a 2-year sample is given to explain that the conditions of the 2 rivers being high flow years are that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is active and in the meanwhile no seism occurred in South China, and those of the low flow year are that the  相似文献   
63.
气体的清淨是化学工業中常遇到的問題。在化学生产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气体往往带有許多微塵。例如,在燃燒时气体常帶出大量的固体的塵粒。一个大的水泥工厂每天所造成的微塵有数十噸之多。由於生產的要求,气体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常需要除去或分离,这就叫做气体的清淨。气体的清淨在一些工業中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們知道,用接触法制造硫酸时,过程的能否順利進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於气体清淨程度。一般常用的气体清淨方法可以分为机械除塵法、湿法、过濾法和电除麈法数种。机械除塵法在許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重力除麈的設备龎大,效率也低,只能除去較大  相似文献   
64.
为了提高方波极谱的灵敏度,以及能在氢氟酸支持电介质中进行工作,我们遵循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曾研制成聚四氟乙烯悬汞电极,经过多年来的使用,性能良好。 Raaen等用针在聚四氟乙烯锭料中钻孔后与玻璃滴汞电极连接。Bond等是用针钻入一定位置后用高压放电法烧出小孔,同样也需用玻璃滴汞电极相接。最近,Canterford等用同样方法将它接在玻璃悬汞电极上,  相似文献   
65.
铬天青-S-(CAS)-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光度法测定铁(Ⅲ)已有报导,并用于测定高纯锂、铷、铯盐类中微量铁。本文将此法用于矿物、岩石中铁的测定,进行了必要的试验。方法灵敏度高,摩尔吸光系数达1.1×10~5。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66.
用包括水抑制作用的动力学方程,根据建立的反应扩散模型和FT合成化学计量关系,计算了工业原颗粒FT合成沉淀Fe/Cu/K催化剂在工业操作条件下的有效因子。根据不同的产物组成,建立了三种化学计量关系式,比较了气相反应和气液反应的有效因子,确立了FT合成沉淀Fe/Cu/K催化剂有效因子的计算方法。在FT合成反应条件下,产物蜡充满了催化剂的微孔,各组分在蜡中的扩散系数要比纯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小得多。在工况操作条件下(523K,2.5MPa,500h ̄(-1),尾气循环比3.0),工业原颗粒(d_p=2.5mm,l_p=5~10mm)催化剂的实际有效因子是纯气相反应的一半左右,计算的平均有效因子分别为0.40和0.42。  相似文献   
67.
利用密度泛函和电子密度拓扑分析方法对BrO与CH3SH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 在B3LYP/6-311G (d, p)水平上对反应势能面上的各驻点进行几何构型的全优化; 振动分析和IRC计算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和相互连接关系; 计算得到了各反应通道的活化能, 并进行了零点能校正. 计算结果表明: 该反应存在7个反应通道, 其中生成CH3S+HOBr和CH3SO+HBr的通道为主要反应通道. 通过对反应过程中部分驻点的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首次发现了接近平面的四元环状过渡态, 从而拓展了原来对环状结构过渡态定义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8.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微生物产β-羟基丁酸酯与β-羟基己酸共聚物的共混物(PLA/PHBHHx).采用拉伸力学试验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通过土壤悬浊培养降解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对共混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BHHx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降低,而生物降解速率却显著提高.但是,在175h之前,重量组成比为20/80的共混物降解速率比纯PHBHHx还要快.综合分析表明,共混材料PLA/PHBHHx的重量比为20/80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69.
从TGEV 3CL蛋白酶二聚体结构出发,研究了TGEV 3CL蛋白酶二聚体单体之间的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蛋白质的静电相互作用通过有限差分方法求解Poisson-Boltzmann方程得到,疏水相互作用通过分析溶剂可及性表面模型得到.考察了不同pH值对TGEV 3CL蛋白酶二聚体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的影响,在pH值为5.5~8.5时,二聚体静电相互作用能、静电去溶剂化能和疏水自由能都较小,表明在该条件下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有利于二聚体的稳定存在,这符合实验结晶所需条件.pH值对静电去溶剂化能的影响大于疏水自由能,表明静电作用是造成强酸或强碱条件下二聚体不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0.
在人工双层膜囊泡表面, 构建了一个通过人工受体的分子识别行为控制酶反应活性的超分子体系. 体系以生物体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为模拟原型, 由作为受体的烷基胺、被受体识别的信号分子吡哆醛衍生物、乳酸脱氢酶、受体和酶之间的媒介物Cu2+以及作为体系载体的合成肽脂囊泡五个成分构成.通过UV-vis光谱法及动态光散射测定对体系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随着受体疏水参数增大, 其对信号分子的识别能力增强, 二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通过信号分子与囊泡表面静电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信号分子具有选择性; 媒介物与信号分子–受体可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2的配合物, 其形成能力比媒介物与酶的结合能力更强.作为结论, 体系中烷基胺受体对磷酸吡哆醛信号分子的识别有效控制了处于囊泡表面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