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82篇
化学   312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93篇
物理学   6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对数凸型滚针凸度量设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三维有限长弹性接触问题的数值解法分析了实体套圈滚针轴承中的越程槽结构因素对对数凸型滚针接触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套圈上的越程槽宽度是确定滚针最佳凸度量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此给出了对数凸型滚针凸度量设计的新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各种结构形式滚针轴承的滚针凸度量设计。  相似文献   
62.
在pH 1.52的Clark-Lubs缓冲介质中,固绿与血清白蛋白作用,在室温下能迅速结合形成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70 nm,以此反应为基础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血清蛋白质的光度测定法。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AS)质量浓度在5~110 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成正比,检出限(3S/N)分别为0.52 mg·L~(-1)和0.41 mg·L~(-1)。应用于尿液及人血清中总蛋白的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G-250法相符。  相似文献   
63.
建立了牛奶和奶粉中卡巴氧代谢物喹喔啉-2-羧酸(QCA)和喹乙醇代谢物3-甲基喹喔啉-2-羧酸(MQCA)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将样品经0.6%(体积分数)的甲酸溶液进行消化,用Tris缓冲溶液调节pH后,加入Protease蛋白酶进行酶解,样品溶液用0.3 mol/L HCl溶液酸化后,采用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Oasis MAX进行净化和富集。分析样品以0.1%(体积分数)的甲酸溶液-甲醇-乙腈为流动相,经Inertsil ODS-3色谱柱分离,采用负离子扫描,在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喹口恶啉-2-羧酸和3-甲基喹口恶啉-2-羧酸的方法测定下限牛奶为0.5μg/kg,奶粉为4.0μg/kg。对牛奶在0.5~5.0μg/kg,奶粉在4.0~40.0μg/kg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68.2%~82.5%,RSD为3.4%~12%。  相似文献   
64.
Blumlein双极脉冲形成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超宽带系统的辐射因子,对超宽带脉冲整形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介绍了采用Blumlein线产生双极脉冲的高功率双极脉冲产生技术。对采用Blumlein线产生双极脉冲的原理进行了讨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影响双极脉冲形成的主要因素。设计了一套Blumlein高功率双极脉冲形成线,在800 kV脉冲源上开展了高压实验研究,分析了开关及形成线长度对形双极脉冲的影响。在输入单极脉冲电压为652.0 kV、脉宽为2.1 ns的情况下,Blumlein双极脉冲形成线可以产生负峰电压为571.9 kV、正峰电压为550.4 kV、半周期为740 ps的双极脉冲,峰-峰值电压是入射脉冲峰值电压的1.72倍,辐射因子为4.54 MV。  相似文献   
65.
根据目标上实际最大光强与理想合成效果下最大光强的比值定义了合成效果因子,用以评价相干合成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相干合成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合成效果因子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阵列紧密程度对合成效果影响不大,在较小的空间占空比下有可能得到较好的合成效果.影响合成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随机相位差,当随机相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光束合成其实已经由相干合成过渡到了非相干合成,得不到预期的相干合成效果;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空间占空比对合成效果因子的影响将进一步减小,影响合成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随机相位差.  相似文献   
66.
连天虹  王石语  过振  李兵斌  蔡德芳  文建国 《物理学报》2011,60(12):124208-124208
提高激光雷达对空间小目标探测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增大发射到目标上的光强,激光相干合成是在目标上获得较大光强的有效途径.为了评价相干光束在目标上的合成效果,引入了适合空间小目标探测的相干合成效果评价参数(合成效果因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光束相干合成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合成效果因子随合成光束束腰间距的增大呈周期振荡变化,振荡幅度逐渐减小;达到理想合成效果需要的光束传输距离随光束间距的增大而增加,这对设计相干合成系统光束束腰间距具有参考意义.同时,还研究了光束的相位控制精度与合成效果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当相位控制精度达到π/4时,合成效果可以达到理想效果的80%;当相位控制精度为π/2时,合成效果降为理想效果的50%.研究还表明,激光偏振方向不平行对合成效果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相干合成 激光雷达 合成效果  相似文献   
67.
以腔内倍频调Q激光器工作原理为基础,研究了多种形式抽运光分布的情况下倍频光的脉冲形状以及脉冲持续过程中光场分布的时间不稳定性,分析了倍频光光束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发现腔内倍频调Q激光器输出的倍频光光场分布在脉冲的持续过程中并不稳定,呈持续变化.对高斯型抽运的情况研究发现,减小腔长会使脉冲光场分布的不稳定性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68.
在许多物质或能量传递交换的过程中都有效率的概念,如热功转换过程、流动过程、输电过程等,但是在传热过程中却没有.基于效率可以讨论传热过程的性能,并可作为传热过程优化的目标.本文基于新的物理量=定义传热过程的效率,讨论影响传热过程效率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把"不可逆"因素与"不可用"因素分开.不可逆因素来自于某种能量形式的耗散...  相似文献   
69.
Song和Chisson于1993年提出模糊时间序列预测理论.虽然至今已经提出许多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但是迄今为止尚未给出预测未知年数据的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提出基于逆模糊数的模糊时间序列预测的新方法该模型对广西大学已知的2001-2012年的注册数进行预测分析,平均预报误差率比相关文献的方法有所改善.还对广西大学未知的2013年和2014年注册数进行预测研究.方法是短期预测的一种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