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3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鸡粪堆肥有机质转化的荧光定量化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荧光分析技术和数学分析方法,对不同阶段鸡粪堆肥样品提取出的水溶性有机物进行了特征荧光参数定量化表征。结果显示:随着堆肥的进行,类腐殖质荧光峰与类蛋白荧光峰荧光强度的比值I330/I280、465 nm激发波长下发射光谱中470~640 nm范围内荧光积分面积A470~640及240 nm激发波长下发射光谱中后四分之一波段与前四分之一波段的荧光强度积分面积比A435~480 nm/A300~345 nm均不断增大,表明堆肥腐殖化程度加大。三维荧光光谱显示,随着堆肥的进行类蛋白峰强度不断降低,而类富里酸峰强度不断增大,至堆肥结束类蛋白荧光基本消失;紫外区与可见区类富里酸峰荧光强度的比值r(A, C)随着堆肥的进行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出现了较大波动。相关性分析显示,I330/I280,A470~640A435~480 nm/A300~345 nm两两间显著相关,而r(A, C)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大,与上述3个参数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结果表明,I330/I280,A470~640A435~480 nm/A300~345 nm均能有效表征堆肥腐殖化进程。  相似文献   
82.
镜泊湖水体水溶性有机物荧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黑龙江省区域镜泊湖水体6个点位样品采集(样品号J1-J6),利用荧光检测技术,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区域积分(FIR),研究了水溶性有机物(DOM)的荧光特性。传统荧光光谱显示J4和J5 DOM分子缩合度较高;三维荧光光谱显示J6点位DOM中类蛋白特征峰最为显著;对所有点位DOM的三维荧光光谱5个区域积分(A,A,A:类蛋白区域;A:类富里酸区域:A:类胡敏酸区域)显示:所有点位DOM区域积分中A区域占有比例最大,并且以J4和J5点位最高,J6点位最低。通过对腐殖酸区域(A和A积分比例之和)与类蛋白区域(A,A,A积分比例之和)积分比值表明,J4(4.94)和J5(5.18)点位比值相近;J1(3.52)和J2(3.66)点位比值接近;最小值为J6点位(2.11)。综合以上分析证实,镜泊湖水体各点位DOM腐殖化程度为:J4,J5>J1,J2>J3>J6点位。  相似文献   
83.
自然界植物物种中存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荧光特征信息用于识别其身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基于木材解剖学特征的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木材树种鉴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研究从荧光特征出发探索两个红木树种的识别新方法。分别对5组交趾黄檀和5组奥氏黄檀木材样品中的荧光物质进行完整提取,通过荧光照片、二维荧光谱图、三维荧光谱图对两个红木样品存在的荧光物质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确认。荧光照片结果显示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均呈现明显的荧光特征且随着存贮时间的变化荧光物质能够稳定存在;二维荧光谱图和三维荧光谱图更加详细地展示了两个树种各自的荧光特征,结果显示交趾黄檀提取液含有一种荧光物质,该物质的最大激发波长为297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327 nm;奥氏黄檀提取液的荧光谱图呈现两个最大激发和两个最大发射,最大激发波长分别为317和333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342和358 nm,表明奥氏黄檀提取液中包含两种荧光物质或者存在一种含两种荧光团的荧光物质。另外,不同来源的两个红木试样存在的荧光物质数量和特征各自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且两种树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表明荧光特征能够用于它们身份的识别。此外,该研究构建了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两个红木树种的荧光物质提取方法,交趾黄檀荧光物质的最佳提取试剂为乙腈,体积比为10∶1的乙酸乙酯和乙腈混合试剂更加适用于奥氏黄檀,且两种荧光物质的提取均在12 h内达到稳定。研究结果表明荧光光谱技术能够用于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的识别与鉴定,该方法在红木树种的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荧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取不同填埋年限的垃圾渗滤液样品,利用荧光检测技术,分析了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DOM)组成变化。DOM荧光同步扫描光谱表明,在填埋的0~5年,结构简单的化合物在较短波长(335,385 nm)的特征峰荧光强度急剧降低,而在5~10年的降低幅度较小。DOM三维荧光光谱显示,填埋0年,垃圾渗滤液DOM产生2个类蛋白荧光峰(Ex/Em = 270 nm/355.5 nm和Ex/Em=220 nm/350 nm);而填埋5年后,类蛋白荧光峰消失,形成2个分子结构复杂的类富里酸荧光峰(Ex/Em=330 nm/412.5 nm和Ex/Em=250 nm/416.5 nm),表明DOM分子中简单化合物减少,缩合度高的化合物增加。而后随着填埋时间的推移,DOM成分相对稳定,以富里酸类物质为主,但其数量及芳构化程度则呈增加的趋势。以上结果证实,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DOM分子呈复杂化趋势。  相似文献   
85.
 采用3 300 V/1 200 A IGBT开关及直线变压器的电路结构,实现了单模块时在0.57 Ω负载上4.3 kA的脉冲电流输出和模块串联时在2.2 Ω负载上4.6 kV的电压输出,猝发式重复频率达到200Hz。整个系统包括4个3 300 V/1 200 A的IGBT开关器件及相应的驱动模块、缓冲模块、储能电容和磁芯等。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线性变压器的电路拓扑结构能够拓展固态IGBT开关的输出能力;直线变压器的电路结构结合固态IGBT开关能够很好地实现重复频率工作。在实验基础上分析了磁芯饱和及复位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不采用复位而解决磁芯饱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黄永清  万毅  程海蒂  赵越 《结构化学》2014,33(6):928-934
Two new Ag(I) complexes {Ag2(L)(NO3)(H2O)}n(1) and {Ag(L)}n·nH2O(2) have been synthesized via the reaction of silver nitrate and betaine derivative 1-carboxymethylpyridinium-3-carboxylate(L) by only changing the metal-to-ligand ratio. The results of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indicate that complexes 1 and 2 both crystallize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5.0809(14), b = 17.390(5), c = 13.399(4), β = 91.677(5)o, V = 1183.4(6)3, Z = 4, Mr = 475.90, Dc = 2.671 g/cm3, F(000) = 912, μ = 3.352 mm-1, S = 1.259, the final R = 0.0320 and wR = 0.0831 for 2036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σ(I) for 1 and a = 12.180(2), b = 5.0283(10), c = 14.396(3), β = 94.87(3)o, V = 878.5(3)3, Z = 4, Mr = 306.02, Dc = 2.314 g/cm3, F(000) = 600, μ = 2.294 mm-1, S = 1.053, the final R = 0.0283 and wR = 0.0684 for 2011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σ(I) for 2. Complexes 1 and 2 both feature a unique 2D structure. For 1, the 2D undulated network consists of 1D infinite helical chains running parallel to the b axis, while for 2, the 2D network is made up of 1D tubes along the b axis. Moreover, the Ag…Ag interactions in complexes 1 and 2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7.
以3,5-二(苯并咪唑基)吡啶(L)、间苯二甲酸(m-H2BDC)、4-羧基肉桂酸(H2CCA)、ZnSO4·7H2O和Cd(NO3)2·4H2O为原料,使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两个配位聚合物[Zn(L)(m-BDC)](1)和[Cd(L)(CCA)]·2H2O(2),利用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结构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在配合物1中,L与金属离子连接形成了一维(1D)链结构,而间苯二甲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构成了一个M2(m-BDC)2(M=金属离子)的单元。一维链之间通过M2(m-BDC)2单元连接形成二维网状(2D)结构。在配合物2中,和配合物1类似,L与金属离子连接形成一维链,但与1不同的是羧酸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也构成了一维链结构,两种一维链通过配位作用连接构成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88.
氦在球磨贮氢合金中的存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实  郑华  赵越  熊良钺  王隆保  杨勋 《物理学报》2003,52(3):756-760
通过正电子寿命测量及结构分析,研究了氦气氛球磨LaNi4.75Al0.25和Zr50Co50贮氢合金中氦的存在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氛压力增加,氦的溶入量增加,相对而言,LaNi4.75Al0.25更有利于氦的溶入;球磨样品正电子寿命的特征参数发生变化,这表明氦在材料中存在行为的差异;对于Zr50Co50合金,氦首先填充在超细晶粒的三叉晶界或空位团处,随着气氛压力增加,有小部分氦填入单空位的自由体积处,形成空位-氦复合体;对于LaNi4.75Al0.25合金,氦首先进入单空位大小的自由体积中,形成空位 关键词: 正电子寿命 氦引入 高压球磨 贮氢合金  相似文献   
89.
基于半导体放电管过电压自击穿原理,探索设计了一种固体场畸变三电极开关。该开关由两组半导体放电管阵列印刷电路组成,受到触发时,一组半导体放电管阵列首先击穿,另一组阵列继而过电压自击穿,开关导通。实验测试了特定幅值触发脉冲时的负载电压,初步验证了半导体放电管固体场畸变三电极开关设计的可行性。讨论了降低开关导通电感,提高通流能力、工作电压及运行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胡敏酸动态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中降解部分,采用工厂化工艺进行堆肥,对堆肥过程中胡敏酸动态光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堆肥进行,胡敏酸在短波长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并且主体峰位置发生改 变,逐渐靠近土壤胡敏酸的主峰位置。红外光谱解析显示,胡敏酸结构中多糖类脂类等小分子化合物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而芳族类化合则呈增加的趋势。紫外扫描光谱进一步证实,在堆肥过程中 ,胡敏酸分子共轭作用、缩合度增加,腐殖化程度明显。但与土壤胡敏酸的E4/E6值、光谱特性比较表明,堆肥后的胡敏酸具有相对简单的分子结构,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