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化学   2篇
物理学   18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维氧化锌柱阵列空间取向激发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两步气相沉积-氧化法制备了具有高度一致指向性的一维纤锌矿六方结构的氧化锌单晶柱阵列,探测它的不同空间取向激发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一维阵列样品在不同空间取向的激发光照射下,其荧光光谱有明显变化。当低功率355 nm激光对一维方向进行横向激发时,激子发光的相对强度较大;当用1 064 nm 激光取向激发时,发射光谱的差异更明显。除了荧光光谱的发射峰强弱发生变化外,在一维横向激发时上转换发射光谱产生了新的发射峰,表明在不同的取向激发下一维阵列样品对激发光的吸收有明显变化。由此产生的荧光发射的差异非常明显,表明一维氧化锌柱阵列对能量吸收、能量传递等有很强的方向性。上转换偏振光谱表明,当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阵列的一维方向平行时,发射光谱中400 nm的发光峰强度比偏振方向与一维方向垂直时要大,表明偏振方向对一维阵列的空间取向激发荧光光谱是有影响的。在讨论阵列发光性质如发光光谱,发射强度的时候,必须明确激发光的强度、取向以及激发光的偏振方向。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分子束外延制备的高质量CdTe/Cd0.64Zn0.36Te多量子阱结构的光学性质,由变温光致发光光谱讨论了随温度升高辐射线展宽和辐射复合效率降低的机理.在变密度激发的皮秒时间分辨光谱中,发现不同激发密度下发光衰减时间不同,并研究了它的机理.在高激发密度下观测到n=2的重空穴激子发光.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ZnqCl2薄膜与器件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热蒸发技术成功地制备了新合成的二氯取代的八羟基喹啉锌(ZnqCl2)薄膜,并制作成有机发光嚣件。紫外吸收谱分析表明,器件在225,290,350,392.5nm处有4个吸收峰。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研究衰明,ZnqCl2薄膜有良好的发光特性,器件的发光亮度大。并分析了ZnqCl2薄膜的能级结构。  相似文献   
14.
飞秒激光在6H SiC晶体表面制备纳米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诱导周期性纳米微结构在多种材料包括电介质、半导体、金属和聚合物中观察到。研究了800nm和400nm飞秒激光垂直聚焦于6H SiC晶体表面制备纳米微结构。实验观察到800nm和400nm线偏光照射样品表面分别得到周期为150nm和80nm的干涉条纹,800nm圆偏振激光单独照射样品表面得到粒径约100nm的纳米颗粒。偏振相互垂直的800nm和400nm激光同时照射晶体得到粒径约100nm的纳米颗粒阵列,该纳米阵列的方向随400nm激光强度增加而向400nm偏振方向偏转。利用二次谐波的观点对以上纳米结构的形成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叶绿素吸收光谱的观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东昱  崔新图  黄镜荣  赵福利 《大学物理》2006,25(1):50-53,F0003
运用光谱技术进行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这一方法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使用.通过光学多通道分析器(Optical Multi-channel Analyzer,简称OMA),分析研究了叶绿素分子的吸收光谱特性.此实验可方便地应用于大学物理、化学及生物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增强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型偶氮苯侧链共聚物的超快光致双折射特性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采用抽运探测方法测量了一种新型的含 4 偶氮苯 4′ 偶氮苯酚侧链的共聚物 (DAP PGMA)的光致异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DAP PGMA比含单偶氮苯侧链共聚物P (MMA co MAZ)有较大的光致双折射效应 ,Δn~ 6 .6 0× 10 -4 ;同时DAP PGMA比P(MMA co MAZ)具有更快的开启速度 ,光致向向异性上升时间为 40 ps,这种皮秒量级的快过程对应于双偶氮苯生色团的顺反异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室温下获得了均匀沉积法制备的纳米ZnO颗粒在低能量2.33 eV光子(532 mm)的准连续皮秒脉冲激发下的频谱范围从550~1 000 mm的时间分辨光谱和时间积分光谱.随着样品粒径的增加,发光带谱带峰值出现规律性的红移.通过高斯拟合对光谱结构解迭发现,这种规律性的红移是由于低能端区域的高斯组分的相对比例增加所致.时间分辨光谱中超快发射的荧光衰减寿命(皮秒量级)也出现随着样品粒径的增大而相应变长.源于材料尺寸、纳米颗粒大的比表面积所引起的表面能级可以较好的解释此范围的超快发射特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内容采用经典的吸收光谱和光谱分析方法,应用化学手段,使用邻菲咯啉作为显色剂获得不同的二价铁离子浓度的溶液,进行光谱探测,采用高斯拟合并在线性分析基础上解得二价铁离子的浓度。文章提出的二价铁离子测量方法是在三价铁离子测量方法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人体活性血红素的测量可以在纯血中直接测量,比传统的测量方法更加精确,有助于测量血铁方法的改进,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ZnO纳米颗粒受激发射的时间分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飞秒脉冲激光激发下,观察到了均匀沉积法获得的ZnO纳米颗粒的受激辐射现象,并从频域和时域两方面研究了ZnO纳米多晶的室温激射特性。氧化锌纳米颗粒中出现激子-激子散射导致的激射阈值为7.2 GW·cm-2,激射模式类似于F-P谐振腔模式,时域谱则表现为寿命曲线中出现快速衰减成分。与荧光的时间衰减曲线不同,P带时间衰减具有对称结构,高斯拟合结果只有几个ps,接近条纹相机的时间分辨率极限。研究ZnO纳米颗粒的受激发射与激光特性对揭示ZnO晶体的内部结构和激子激发态的性质、激光产生的机理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稳态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超快光谱研究了DCM掺杂PVK(聚乙烯咔唑)体系的发光特性和能量转移。根据DCM的吸收光谱与PVK的荧光光谱,用Frster理论估算出DCM:PVK掺杂体系能量转移的临界半径及其效率。在DCM:PVK掺杂薄膜中,随着掺杂浓度的升高,DCM的发射强度增强,PVK的发射强度减弱,两者相对强度之比与估算结果一致。还利用时间分辨超快光谱研究了DCM:PVK掺杂薄膜体系的能量转移动力学过程,观察到DCM:PVK掺杂薄膜的荧光寿命随着掺杂浓度的升高逐渐变短。结果表明,在DCM:PVK掺杂薄膜中,存在从PVK到DCM较为有效的Frster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