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6篇 |
免费 | 126篇 |
国内免费 | 9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83篇 |
晶体学 | 6篇 |
力学 | 34篇 |
综合类 | 7篇 |
数学 | 47篇 |
物理学 | 2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Sputtering pressure influence on growth morphology,surface roughness,an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for strong anisotropy beryllium film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strong anisotropy beryllium (Be) films are fabricated at different sputtering pressures by direct current magnetron sputter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the deposition rate of Be film first increases, and when the pressure exceeds 0.8 Pa, it gradually descends. The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Be film is of α-Be phase, its surface always reveals the (101) crystal plane possessing the low surface energy. As for the growth morphology of Be film, the surface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e fibrous grains, while the cross section shows a transition from a columnar grain to a mixed grain consisting of a cone-shaped grain and a columnar grain as the sputtering pressure increases. The large grain fraction decays exponentially from 75.0% to 59.3% with the increase of sputtering pressure p, which can improve the grain size uniformity. The surface roughness increases due to the insufficient atom diffusion, which is comparable to its decrease due to the etching effect at p 〈 0.8 Pa, while it increases drastically at p 〉 0.8 Pa, and this increase is dominated by the atom diffusion.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values of Be films range from 1.7 μΩ m to 2.7 μΩ m in the range 0.4 Pa-1.2 Pa, which is 50 times larger than the bulk resistivity. 相似文献
62.
计算了计入次近邻相互作用后一维点阵在低温下的定"长"比热,结果表明次近邻的影响使比热减小.比热;次近邻作用 相似文献
63.
64.
65.
以改性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采用化学镀法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包覆一层银,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将聚苯乙烯微球溶解,得到中空Ag纳米球壳。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及分析,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粒子的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此法成功地制备出中空Ag纳米球壳的内径为250 nm,壁厚约为15 nm,并且成功地使纳米粒子的紫外吸收光谱由600 nm红移至900 nm左右,实现了在可见光至近红外光区调节Ag纳米结构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66.
67.
在教学上,作为一个教师,我很重视教学法.我认为教师要教好一堂课,都必须认真备课.首先要充实自己,在备课时我以学生自居,探索在讲课中会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哪些是关键之处应予加重;那些是教本上欠缺地方.因此要多阅读有关资料,反复思索.其次,要多了解学生水平,然后根据自己见解进行讲授.最重要的,要讲得生动和学得活泼,决不照本宣读,给学生死记硬背.记得在抗战时期,没有课本,我更勤勤恳恳地备课,备得很晚,第二天就只拿几支粉笔去讲课,学生仔细听课,作笔记,回去后互相讨论.发现难处,解决不了,还到我家要求解答.这样的讲课既生动,学生也学得扎实. 相似文献
68.
70.
化石能源的日渐紧缺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密切关注,而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资源,可以替代化石能源,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虽然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甘油副产物,但是甘油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平台分子,可用于生产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学品.为了提高甘油的利用价值,同时探索一条高产率制备甲酸的可替代路径,本文研究了一个在较温和条件下,以三氟甲磺酸盐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将甘油选择性氧化为甲酸和乙醇酸的催化体系.结果表明,金属阳离子的催化活性与它们的水解常数(Kh)和内含水配体取代的交换速率常数(水交换速率常数, WERC)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适当的水解常数和较高的水交换速率常数有利于甘油氧化反应.在考察的多种金属三氟甲磺酸盐中,三氟甲磺酸铝(Ⅲ)是甘油选择性氧化为甲酸最有效的催化剂.在温度为70°C,反应12 h的条件下,甲酸收率可达72%.另外,反应体系中甘油、催化剂和H_2O_2的比例对甘油氧化产物分布有一定影响.一系列实验研究表明,催化体系中产生的Lewis酸和Br?nsted酸存在协同作用,具有适当Lewis酸和Br?nsted酸比例的金属盐呈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催化剂过度水解可降低其催化活性.Al(OTf)_3原位水解过程中产生的Lewis酸性物种[Al(OH)_x]~(n+)和Br?nsted酸物种CF_3SO_3H是催化甘油转化的活性中心,另外在H_2O_2存在下产生的Al过氧物种可能是甘油氧化的活性中心.反应动力学和~1H NMR研究表明,在甘油转化为甲酸的过程中,甘油酸、乙醇酸和乙酸可能是反应的中间产物,可以继续氧化转化为甲酸.该催化剂体系同样适用于其他生物平台分子选择性氧化转化为有机羧酸,并且能够在甘油氧化反应中多次循环使用.Al(OTf)_3作为简单易得的催化剂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和优异的循环使用性能,这将为甘油选择性氧化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开辟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